一种核电站高压熔堆序列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364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249245.X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电站高压熔堆序列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通过一级概率安全分析模型构建事故序列,并计算事故序列中的每一事故造成堆芯熔化的发生概率;基于发生概率,从事故序列中选择支配性事故序列并对其进行对比筛选,得到高压熔堆有效事故序列;然后将获取到的高压熔堆典型序列添加到高压熔堆有效事故序列中,形成目标事故序列;最后通过核电站一体化分析程序对目标事故序列进行计算分析,选取事故进程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阈值且压力容器失效时一回路压力高于预设压力阈值的序列作为核电站典型严重事故高压熔堆序列,以得到用于评价快速卸压阀容量的典型高压熔堆序列,方便后续验证快速卸压阀在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中的卸压效果。

    压力容器熔池传热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48040.2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熔池传热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公开根据每层的位置确定该层的传热模式,并根据传热守恒关系,以及该层子区域的传热模式,确定该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根据各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确定所述熔池的传热模型;并根据所述传热模型,确定各层子区域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由此能够更加真实、更加精细的模拟熔融池内的传热关系,获得更加准确的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熔融物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的分布,此外,本公开将各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整合为传热模型,并对传热模型进行整体求解,无需针对每层子区域进行重复计算,大大提高了熔融物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计算效率。

    再淹没临界后换热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82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20591.X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淹没临界后换热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公开的方法将骤冷前沿附近的发泡区域从临界后换热区域中剔除出来,避免了发泡区域复杂换热机理,对骤冷前沿下游其他区域换热分析的干扰,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分析骤冷前沿附近的发泡区域下游区域的换热情况。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将骤冷前沿附近的发泡区域下游的区域细分为多个子区域,并根据每个子区域的换热模式确定该子区域的换热量,由此可以更加精细的模拟临界后换热,从而更加精确的模拟再淹没过程的包壳峰值温度以及骤冷前沿推进速率。本公开的再淹没临界后换热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自主化失水事故分析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为压水堆电站失水事故分析奠定基础。

    装备堆芯捕集器的核电厂的堆芯注水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121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09664.8

    申请日:2017-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备堆芯捕集器的核电厂的堆芯注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压力容器内堆芯熔化过程简化为三个阶段;S2、结合具体的堆芯熔化进程,注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S21、监测压力容器内堆芯熔融物重定位的过程,根据仪表监测数据判断堆芯熔化的状态,结合具体的堆芯状态分析确定堆芯注水对策;S22、监测堆芯注水的冷却效果,进一步调整堆芯注水对策;S23、监测到压力容器下封头熔穿,中止注水;S24、监测压力容器熔穿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根据堆芯熔融物的实际位置和状态实施堆芯注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同的事故阶段给出不同的注水对策,根据冷却效果控制注水流量避免蒸汽爆炸,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一种下封头内熔融物冷却滞留有效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8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80762.4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封头内熔融物冷却滞留有效性评价方法:确定熔融池初始状态参数及关键参数的概率密度分布;选择下封头内熔融物冷却滞留有效性评价方法;选择下封头熔融池分层结构和下封头几何结构;选择下封头熔融池水层气隙传热模型;确定熔融池结构状态;计算熔融物到下封头的热流密度;将熔融物到下封头的热流密度与下封头外壁面的临界热流密度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获得下封头内熔融物冷却滞留有效性评价结果;考虑熔融物成份之间的混溶性对熔融池分层的作用,根据熔融物初始状态的成份参数对熔融池分层结构进行判断,计算两层或三层熔融池结构的形成概率和熔融物冷却滞留有效性的概率密度分布,实现三层熔融池结构的ROAAM方法评价。

    一种模块式小型堆的多堆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63167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97388.6

    申请日:2017-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D1/00 G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模块式小型堆的多堆布置结构,包括一个反应堆厂房、两个汽轮机厂房,反应堆厂房包括反应堆水池、乏燃料水池、主控室大厅,乏燃料水池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结构,乏燃料水池、主控室大厅分别位于反应堆水池的一个呈相对的短边两侧,两个汽轮机厂房位于反应堆水池的另一个呈相对的长边两侧;反应堆水池的两个呈相对设置的长边均设有N+1个隔间单元,N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技术方案满足最先进的非能动安全要求,具备更高的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能力,具备更高的抗震能力,极大提高整个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