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气冷堆用含钆球形燃料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55475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9970.3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用含钆球形燃料元件,该燃料元件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燃料区和无燃料区;所述燃料区包括包覆燃料颗粒、Gd2O3颗粒和石墨基体;所述包覆燃料颗粒和所述Gd2O3颗粒弥散分布在所述石墨基体中;所述包覆燃料颗粒为70~90份,所述Gd2O3颗粒为10~30份(以所述包覆燃料颗粒与所述Gd2O3颗粒的数量之和为100份计)。本发明高温气冷堆用含钆球形燃料元件提高了球形燃料元件中235U富集度,在同等反应堆功率水平下,可以减少燃料元件装载数量,并提高燃料燃耗深度,提升经济价值。

    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69752.8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方法,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铝组件,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铝组件六边形铝组件,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8盒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21盒铝组件和214个水栅元,18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21盒铝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铝组件布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铝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一种钍基燃料组件及小型压水堆

    公开(公告)号:CN10612851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557308.5

    申请日:2016-07-15

    Inventor: 夏榜样 卢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2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钍基燃料组件及小型压水堆,燃料芯体以氧化钍(ThO2)为主,均匀混合235U丰度约为20%的UO2燃料或239Pu丰度约为18%的PuO2燃料。燃料棒采用稠密栅格布置方式,燃料棒间距约为1.0mm,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栅格排列,再利用组件盒构成正方形或六角形燃料组件。反应堆采用周期性运行方式,即每功率运行若干天,停堆约30天以上。本发明提出的燃料组件及小型压水堆,具有较强的反应性控制能力及较高的堆芯转换能力,从而获得更长的换料周期,显著提高了中子经济性及安全性。

    一种采用棒状燃料组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小堆

    公开(公告)号:CN1061285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73614.0

    申请日:2016-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G21C3/623 G21C5/12 G21C5/16

    Abstract: 一种采用棒状燃料组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小堆,该棒状燃料组件由外向内共有两层,分别为组件壁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的燃料区;该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壳以及置于其内的堆芯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压力壳的上下部分别被上下隔离板隔离出上腔室和下腔室,堆芯内竖向垂直放置多个棒状燃料组件,其燃料棒包壳向上延伸穿过上隔离板与上腔室相连,在下隔离板和堆芯内的棒状燃料组件相连处,对应于每个棒状燃料组件有进气孔;反应堆具有体积小,热效率高,工作压力及冷却剂出口温度低,工程实现难度低的特点。

    超临界水堆组合式方形燃料组件及使用该燃料组件的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0273773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29411.9

    申请日:2012-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堆的组合式方形燃料组件、堆芯及慢化剂冷却剂双流程流动方法。所述燃料组件由4个相同子组件以2×2排列成方形构成,每个子组件由若干燃料棒以正方形栅格形式排列构成,中央区域设置水棒,组件上方设置十字形控制棒导向筒及水棒导管,下部设置水棒导管及慢化剂导流管;所述堆芯分成第1、2流程区;慢化剂在双流程中均自上而下流进水棒及子组件间;冷却剂自上而下流进第1流程燃料区;慢化剂和冷却剂在堆芯下部搅混后,自下而上流入第2流程燃料区,流出堆芯。本发明保证燃料棒获得充分且均匀慢化时,能实现组件及堆芯内慢化剂与冷却剂之间、不同流程冷却剂之间有效分流,且减少结构材料,可行性及安全性高。

    一种新型细棒稠密栅格核反应堆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03390434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280165.4

    申请日:2013-07-04

    Inventor: 戴春辉 赵福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一种新型细棒稠密栅格核反应堆堆芯,包括放置在燃料组件盒中的N个燃料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包括N1根燃料元件棒、N2根控制棒、N3根可燃毒物棒和N4根测量管,其中测量管位于燃料组件中心,所述燃料元件棒、控制棒、可燃毒物棒和测量管的中心连线按照正三角形排列,燃料元件棒、控制棒、可燃毒物棒和测量管的外径D均相同,中心距为P,外径D=5.5m~7.5mm,中心距P与外径D的比值P/D=1~1.3,并且P-D>1mm;本发明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堆芯的功率密度并且控制燃料棒的振动。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水棒

    公开(公告)号:CN10285594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6919.9

    申请日:2012-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水棒。该水棒由水棒外壁和水棒内壁组成,其中,水棒外壁由两种材料构成,分为三层,其内外两层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中间层采用嵌入锗纳米晶体的绝热硅材料;水棒内壁由一种材料构成,只有一层。水棒外壁和水棒内壁围成了方环形水棒外管,水棒内壁围成了方形水棒内管。在超临界水冷堆水棒设计中,通过改进水棒的结构设计,采用热导率较小的水棒外壁材料和热导率较大的水棒内壁材料,从而使慢化剂轴向温升降低,慢化剂慢化效果增强,提高堆芯轴向功率分布的均匀性。该水棒具有结构简单,对原超临界水堆组件设计改进较小的特点,可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