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字闸门背拉杆调整的自动加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8929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644158.2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一种用于人字闸门背拉杆调整的自动加力装置,该装置包括由液压泵站、千斤顶和便携式控制箱,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与液压泵站相连接,便携式控制箱通过电缆与液压泵站相连接;所述的液压泵站包括双输出口油泵、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便携式控制箱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与操作触摸屏及变频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双输出口油泵出油,分别与两台千斤项联接,能实现两点同步、平稳、平衡加力;液压泵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加载速度可以灵活调节;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能对两千斤顶的加力点实现自动加力。

    一种枢纽河段过闸船舶航线偏离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03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428982.X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枢纽河段过闸船舶航线偏离预警方法,包括:进行包括内河航道信息数据、航道的船舶历史数据在内的采集并进行预处理;通过缓冲区分析确定航道范围;确定航道交汇节点和区域;构建船舶航线预测模型,预测出船舶的运行路线,以及船舶在不同锚点上的停留时间;在生成最短航线的基础上,规划出一条符合过闸计划的航线,得出最终的预测运行路线;偏航判断:将船舶的位置信息与预测的运行路线进行比对,判断船舶是否偏离了预测的路线,如果偏离,则进行报警;当船舶存在偏航等异常情况时,启动预警机制,提醒船舶驾驶员;优化航行路径,提高航行效率,减少时间和燃料的浪费及人力成本;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航行安全性。

    预测枢纽河段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05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73050.5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枢纽河段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基于和历史船舶航行轨迹数据利用轨迹相似度算法预测目标船舶的航行预测轨迹,综合与航行时间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计算确定目标船舶到达重点水域的航行时间,进而确定预设时间内到达重点水域的船舶数量和预设时间内重点水域的通航密度。本发明的预测枢纽河段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对目标船舶的航行轨迹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船舶的安全,对可能发生碰撞或者遇到其他危险的船舶进行提前警示;另一方面,通过监测和分析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变化,帮助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拥堵状况,有助于航运管理部门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安排,并提供直观、全面的信息。

    预测枢纽河段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研判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27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74362.X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枢纽河段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研判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基于和历史船舶航行轨迹数据利用轨迹相似度算法预测目标船舶的航行预测轨迹,综合与航行时间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计算确定目标船舶到达重点水域的航行时间,进而确定预设时间内到达重点水域的船舶数量和预设时间内重点水域的通航密度。一方面,本发明对目标船舶的航行轨迹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船舶的安全,可以对可能发生碰撞或者遇到其他危险的船舶进行提前警示;另一方面,通过监测和分析重点水域通航密度的变化,帮助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拥堵状况,有助于航运管理部门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安排,为决策提供直观、全面的信息。

    一种人字闸门背拉杆预应力调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267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4107.X

    申请日:2014-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C1/00

    Abstract: 一种人字闸门背拉杆预应力调整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一顶升横梁,顶升横梁套装在背拉杆端头的螺杆上,在螺杆上设置有工装螺母,在顶升梁与背拉杆支座之间的螺杆段设有背拉杆螺母,在顶升梁与背拉杆支座之间还设有加力装置,所述的加力装置由二台千斤顶构成,千斤顶分别与液压泵源连接。调整方法包括加装加力装置、背拉杆拉力及应力测定、预应力调整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人字闸门背拉杆预应力调整时是先将背拉杆完全松弛以确定零值后,再将其预应力调到要求值,导致施工工期较长的缺陷,测定时不用将背拉杆预应力松到零值,直接在原有预应力基础上进行调整,在保证调整效果的同时,缩短了工期,简化了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