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供系统及信息提示程序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69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79624.5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程序使处理器执行:取得表示作为自身的第一用户的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的第一位置坐标和表示作为他人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移动终端的位置的第二位置坐标;生成虚拟空间图像,所述虚拟空间图像包括:与包含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的提前设定的范围的实际空间对应的空间、和与实际空间内的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二用户图标;使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显示所述虚拟空间图像;以及取得与所述第二用户有关的数据,使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虚拟空间图像相联系并显示与所述第二用户有关的所述数据。

    铁道车辆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03708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380014152.0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10 B61F1/00 B61F1/10 B61F1/12

    Abstract: 铁道车辆(100)具备: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梁(10);在各侧梁(10)的车辆长度方向端部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端梁(20),位于比端梁(20)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位置,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载置于转向架(102)上的枕梁(30);位于端梁(20)与枕梁(30)之间,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中梁(40);位于比枕梁(30)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位置,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横梁(50);以及固定于横梁(50)的上表面,且相对于枕梁(30)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可位移的波板(60)。

    铁道车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499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580076666.8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铁道车辆具备:底架,具有一对侧梁、和与所述一对侧梁连接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隔着间隔配置的多个横梁;和底板,配置于由所述一对侧梁以及所述多个横梁中相邻的一对横梁包围的区域,并且固定于所述底架;所述底板构成为承受从所述底架受到的压缩载荷以及剪切载荷中至少任意一种的强度构件。

    铁道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0370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4152.0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10 B61F1/00 B61F1/10 B61F1/12

    Abstract: 铁道车辆(100)具备: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梁(10);在各侧梁(10)的车辆长度方向端部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端梁(20),位于比端梁(20)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位置,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载置于转向架(102)上的枕梁(30);位于端梁(20)与枕梁(30)之间,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中梁(40);位于比枕梁(30)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位置,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横梁(50);以及固定于横梁(50)的上表面,且相对于枕梁(30)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可位移的波板(60)。

    冲击能量吸收柱及具备该冲击能量吸收柱的铁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14483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80013338.4

    申请日:2013-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45/008 B61D15/06 B61D17/00 B61D17/04 B61D17/06

    Abstract: 冲击能量吸收柱(1)设置于铁道车辆构体(2)的端侧且从端梁(72)向车顶构体(20)延伸。冲击能量吸收柱(1)具备:横截面为凹状截面或中空截面的金属制的外侧构件(3);和沿着外侧构件(3)的内周设置,与外侧构件(3)平行地延伸的增强塑料制的内侧构件(4)。外侧构件(3)是将分别沿着柱轴延伸的两个柱半体(6)向与外侧构件(3)的柱轴正交的方向排列并接合而构成。两个柱半体(6)的接合部分沿着柱轴延伸。外侧构件(3)与端梁(72)及车顶构体(20)之间通过紧固单元紧固。内侧构件(4)将所述被紧固的部分除外,在从端梁(72)至车顶构体(20)的下部之间延伸。

    铁道车辆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9272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380081311.9

    申请日:2013-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5/06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提供在碰撞时强化纤维被充分破坏,可实现稳定且高效的能量吸收碰撞能量吸收装置。铁道车辆1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10)具备: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且在轨道方向延伸地配置的吸收体(15);支持吸收体(15)的轨道方向的后端部(15a)的基端构件(11);以未固定于吸收体(15)的前端部(15b)的状态、与吸收体(15)的前端部(15b)从前方对置地配置的前板构件(20);和将前板构件(20)定位于与吸收体(15)的前端部(15b)从前方对置的状态的保持装置(30)。

    铁道车辆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9272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80081311.9

    申请日:2013-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5/06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提供在碰撞时强化纤维被充分破坏,可实现稳定且高效的能量吸收碰撞能量吸收装置。铁道车辆1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10)具备: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且在轨道方向延伸地配置的吸收体(15);支持吸收体(15)的轨道方向的后端部(15a)的基端构件(11);以未固定于吸收体(15)的前端部(15b)的状态、与吸收体(15)的前端部(15b)从前方对置地配置的前板构件(20);和将前板构件(20)定位于与吸收体(15)的前端部(15b)从前方对置的状态的保持装置(30)。

    铁道车辆的侧构体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1812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380054367.5

    申请日:2013-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8

    Abstract: 铁道车辆的侧构体(1)具备:形成有窗用开口的外板(2);排列于窗用开口的下方,且与外板(2)接合的多个横架(3A);和通过窗用开口的侧方的嵌镶板部(2a或2b)并与横架(3A)交叉的纵架(4A)。纵架(4A)具有在嵌镶板部(2a或2b)上与外板(2)接合的第一凸缘部(43)、和以与第一凸缘部(43)之间形成段差的形式在第一凸缘部(43)的下方与外板(2)相隔开,且与横架(3A)接合的第二凸缘部(44)。

    铁道车辆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55351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380055069.8

    申请日:2013-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08 B61D15/06 B61F1/10

    Abstract: 铁道车辆(1)具备底架(6)、和设置于底架(6)的能量吸收体(31);底架(6)具有在其车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端梁(22)、在与第一端梁(22)相比靠近车身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上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端梁(23)、和连接第一端梁(22)与第二端梁(23)的滑动中梁(24);滑动中梁(24)具有与第一端梁(22)侧连接的第一梁构件(27)、与第二端梁(23)侧连接的第二梁构件(28)、和将第一梁构件(27)与第二梁构件(28)结合的结合构件(29);能量吸收体(31)以吸收因从第一端梁(22)向第二端梁传递的冲击载荷而产生的能量的形式设置于底架(6);滑动中梁(24)以及能量吸收体(31)配置在第一端梁(22)与第二端梁(23)之间的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