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2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01615.6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梁,其包括防撞梁本体、两个吸能盒、两个安装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后侧面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吸能盒与一个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后侧面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吸能盒与另一个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吸能盒包括上U型板和下U型板,所述上U型板的开口与所述下U型板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上U型板的侧板的内壁面用于与所述下U型板的侧板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上U型板的底板与所述下U型板的底板之间的竖直距离可调。本发明的汽车防撞梁具有较好地通用性,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身的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3489.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围安全锁结构,包括防滑锁和防滑套,防滑锁包括防滑动锁钩、防滑动锁柱和安装底座,防滑动锁钩的一端与防滑动锁柱的一端连接,防滑动锁柱的另一端与安装底座连接,安装底座与后门内板连接;防滑套与防滑锁位置相对,防滑套包括锁套本体和锁套底座,锁套本体设置在锁套底座上,锁套本体开设有防抱死锁孔,锁套本体设置有防滑动锁舌,防滑动锁舌与锁套本体间隔形成防滑动锁孔,防滑动锁孔与防抱死锁孔相通,锁套底座与侧围下侧连接。该侧围安全锁结构既能够防止侧碰时后门发生严重位移、滑入乘员舱,又能够保证后门在侧碰后容易打开,不影响救援和乘员逃离座舱,从而提升侧碰安全性能,保证后排乘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1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68055.5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后侧围结构,包括后门框上端前加强板、后门框上端中加强板、后门框上端后加强板、C柱上加强板、C柱下加强板、C柱后加强板和连接桥,后门框上端前加强板、后门框上端中加强板和后门框上端后加强板依次固定连接,C柱上加强板的顶部与后门框上端中加强板靠近后门框上端前加强板的位置固定连接,C柱下加强板的顶部与C柱上加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C柱后加强板的顶部与后门框上端中加强板靠近后门框上端后加强板的位置固定连接,连接桥的一端与C柱上加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桥的另一端与C柱后加强板的中部固定连接。该结构能够提升后排乘员安全性,同时在成本和轻量化方面具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560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5868.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塑料混合前端模块,由金属主体和塑料本体组成,且金属主体和塑料本体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形成完整的前端模块,其中塑料本体由塑料锁环、N个塑料安装本体及塑料连接筋,相邻两个塑料安装本体之间通过塑料连接筋连接,在每个塑料安装本体上均设置有多个塑料锁环,塑料安装本体通过多个塑料锁环与金属主体一体注塑成型。本技术方案一方面解决模塑后组装前端模块组装工艺复杂,整体精度控制难度大,多零件连接点处应力集中,整体刚强度性能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金属嵌入注塑前端模块设计约束条件多,设计难度大,对金属塑料连接界面要求高,对生产工艺要求高,且金属‑塑料连接处易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57934.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侧围加强结构,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侧围加强板以及加强模块;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侧围内板相互拼接,所述侧围加强板连接在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侧围内板的尾部;所述加强模块分布在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侧围内板所形成的A柱、B柱以及C柱的空腔之内,以填充空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侧围加强结构,提升侧围结构刚强度、能量传递和吸收能力,实现通用化,满足柔性化需求,同时有效控制重量和成本的升高,最终达成侧碰安全性能与轻量化、通用化、成本的平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