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驾驶员健康状态在途实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0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1702.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职业驾驶员健康状态在途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针对驾驶员健康状态的监测包括驾驶疲劳、驾驶适宜性、在岗健康趋势、活力、压力、心脏泵血功能、动脉硬化风险、驾驶倾性、行车风险趋势、低血压、高血压和心率。该方法周期性统计实际的指标数据,确定各个指标数据的临界生理参数阈值,并将实际的指标数据与各个指标数据的临界生理参数阈值进行比对,超过阈值则预警,使运营公司及时做出干预行动,减少因驾驶员意外身故和身体异常而引起的事故。本发明具有全面、实时、个性化的优点,适用于多种需要高度关注驾驶员健康的交通环境,有助于提升行车安全。

    一种可调式车辆限高警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19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65661.7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道路限高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车辆限高警示装置,包括:可移动底座,数量成对设置;伸缩机构,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一对所述伸缩机构之间形成用于供车辆通行的行车通道,激光测量机构,安装在所述伸缩机构的输出端位置,用于检测激光光束是否被通过所述行车通道的车辆遮挡;以及报警机构,用于当激光光束被车辆遮挡时,向外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的实现的对限高高度的调整,能及时的提示人员该车辆是否满足前方的限高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各零件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过程相对简单,适合在紧急施工场所或有高度要求的场所使用;利用了惠斯通电桥的特性,可以降低背景光照的干扰。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344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616652.6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用于识别乘员与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及方法,属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该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带、手环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手环壳体上设置有手环带,手环壳体内部嵌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布设有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位置跟踪模块、显示触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震动模块、存储模块及微处理器,本发明通过手环位置跟踪模块判断使用者是否乘坐在载具上,通过传感器判断使用者是否有疑似转动方向盘的动作。并向移动终端推送若干次消息,询问使用者是否判断正确。在经过若干次数据收集后,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自学习,实现对使用者行车状态的精确识别,为以后用手环识别疲劳状态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42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9289.3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及检测装置,属于电子预警系统领域。将单片机连接到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反应时间采集模块、语音模块。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和反应时间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语音模块。单片机控制整个程序接收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反应时间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别进行驾驶员疲劳状态预判和终判,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语音模块向驾驶员发出相应提示和警告。本发明充分利用车辆现有设备,硬件上容易实现,可推广性较高。本发明方案较为合理,操作简单,检测过程为非接触式,对驾驶员正常驾驶干预较小。

    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0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652899.0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它属于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方法难以对道路照明系统中的任意点照度进行连续准确的定量计算,导致无法对城市道路路灯的配置优化提供有效指导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的输入参数容易获取,可以对整个道路空间中的照度分布进行定量描述,提高对道路照明系统平均照度计算的准确性与连续性,便于对路灯的配置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也能够为建立照明与驾驶员视认特性的关系模型奠定基础。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

    一种基于驾驶倾性的汽车行驶特征评价及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7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453544.9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驾驶倾性的汽车行驶特征评价及预警方法,属于汽车智能交互技术领域,采集车辆实时运行数据作为评价车辆行驶特征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根据场景进行提取,发挥了驾驶倾性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实时评价的特征优势;使用时间序列降维算法可以降低数据复杂程度,同时保留数据隐含的时间序列特征;对操作片段进行统计,得到高频操作片段数据库,可以进行详细的驾驶特征行为描述;应用HMM模型进行倾性辨识,辨识结果具有高度可信性;通过进一步计算外倾值,可以比较驾驶博弈各方的操作特征;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得出的预警信息,其内容便于比较;随着车辆运行不断更新数据,保证评价结果和预警信息的实时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043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52899.0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平均照度的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法,它属于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方法难以对道路照明系统中的任意点照度进行连续准确的定量计算,导致无法对城市道路路灯的配置优化提供有效指导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的输入参数容易获取,可以对整个道路空间中的照度分布进行定量描述,提高对道路照明系统平均照度计算的准确性与连续性,便于对路灯的配置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也能够为建立照明与驾驶员视认特性的关系模型奠定基础。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

    一种基于驾驶倾性的汽车行驶特征评价及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71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53544.9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驾驶倾性的汽车行驶特征评价及预警方法,属于汽车智能交互技术领域,采集车辆实时运行数据作为评价车辆行驶特征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根据场景进行提取,发挥了驾驶倾性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实时评价的特征优势;使用时间序列降维算法可以降低数据复杂程度,同时保留数据隐含的时间序列特征;对操作片段进行统计,得到高频操作片段数据库,可以进行详细的驾驶特征行为描述;应用HMM模型进行倾性辨识,辨识结果具有高度可信性;通过进一步计算外倾值,可以比较驾驶博弈各方的操作特征;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得出的预警信息,其内容便于比较;随着车辆运行不断更新数据,保证评价结果和预警信息的实时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基于车道偏离频次的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状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133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3873.2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车道偏离频次的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状态评价方法,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摄像头、单片机、数据线以及车辆音响系统,将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单片机将获得的图像数据信号进行分析,检测车辆两侧边缘、左侧车道线边缘及右侧车道线边缘的位置;计算车辆两侧边缘分别与左侧车道线边缘以及右侧车道线边缘的距离;记录一个周期内出现车道偏离的频次。根据所述检测到的数据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判断。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在设备安装位置及疲劳判断算法上有较大改进,在不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情况下监测驾驶员状态,可实现实时监测,并提供相应的语音提示,能有效避免因疲劳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基于密度聚类法和形态学聚类法的驾驶员注视点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327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66391.4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密度聚类法和形态学聚类法的驾驶员注视点聚类方法,属于典型密度聚类方法和数学形态学聚类方法的聚类方法领域。包括:提出密度方法与数学形态学方法相结合的自适应DBSCAN-MMC方法;将方法用于驾驶员注视点聚类;首先使用注视点结构参数设置Eps的取值;通过DBSCAN得到MMC聚类的初始点集并确定聚类数目;使用自适应的MMC聚类减少DBSCAN聚类产生的离群点,并最终完成面向驾驶员注视区域的聚类。本发明充分利用了DBSCAN和MMC的不规则形状聚类优势并较好地弥补了两种聚类方法的缺陷,在进行驾驶员注视区域划分时聚类效果优于常规DBSCAN聚类方法和MMC聚类方法,提高了驾驶员注视点聚类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