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生图像增强算法和FPGA硬件加速的手写成绩录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46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73162.7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图像增强算法和FPGA硬件加速的手写成绩录入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分数识别模块和得分统计模块;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通过LDRF算法对试卷图像进行色彩增强后,滤出红色的手写数字图像;所述分数识别模块结合基于FPGA硬件加速的CNN网络对手写分数进行识别;所述得分统计分析模块在系统完成成绩校对后,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向教师显示全班学生成绩的统计数据;本发明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FPGA硬件加速,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经过FPGA硬件加速的分数识别网络和分数统计分析功能,大大提高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及试卷得分情况的了解速度。

    一种场效应管应变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74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32744.3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效应管应变传感器,结构包括隔离层,设置于隔离层上表面的源区、第一沟道层、漏区,所述第一沟道层上表面中部设置栅极氧化层,两侧设置第二沟道层;所述栅极氧化层上设置有栅极,所述漏区一侧设置有漏极,所述源区的一侧设置有源极;所述第一沟道层为拓扑绝缘体,第二沟道层为磁性材料;所述栅极氧化层表面施加一向下的力;所述第二沟道层和向下的力形成FM-strained-FM结,所述FM-strained-FM结与第一沟道层形成FM-strained-FM-TI异质结。本发明的传感器实现了功耗的降低与狄拉克表面态的法布里-珀罗量子干涉领域的探测应用,对于低功率纳米级应变传感器非常实用。

    双栅结构黑磷场效应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26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994244.4

    申请日:2018-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45 H01L29/24 H01L29/78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栅结构黑磷场效应管,包括导电沟道、源区、漏区、栅极氧化层、二氧化硅隔离层、硅材料衬底、源极、漏极和第一栅极,所述的导电沟道、源区和漏区为黑磷材料,栅极氧化层在所述导电沟道、源区和漏区上方,第一栅极设置在导电沟道上方栅极氧化层的外表面,在漏区上方栅极氧化层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二栅极。本发明能够在降低闭态电流,消除短沟道效应的同时,维持较大的导通电流,在未来纳米电子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种激光雷达、双目相机和惯导的在线联合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126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93256.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双目相机和惯导的在线联合标定方法,包括构造相机‑惯导数据对、激光雷达‑惯导数据对;根据相机‑惯导数据对和激光雷达‑惯导数据对信息,以非线性优化方法计算最优的单目相机与惯导以及激光雷达与惯导的外参;以惯导数据的时间戳为基准,对齐激光雷达数据和图像数据的时间戳,将激光雷达原始数据中的直线特征投影到其最相邻时间戳的图像二维平面上,构造激光雷达‑相机数据对,计算激光雷达和单目相机之间的外参;将两个单目相机数据中直线特征的坐标系统一到世界坐标系下,构造相机‑相机数据对并进行配准,计算两个单目相机之间的外参;将各个外参进行全局优化,不断迭代更新,直至达到全局误差阈值。

    基于智能物联网系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002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08543.2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系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1)制作行人重识别数据集;(2)利用深度残差网络训练行人重识别模型;(3)通过多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实时采集行人连续帧图像发送至服务器,并对采集到的行人连续帧图像采用深度残差网络进行图像特征提取;(4)将图像特征与步骤2中所得到的模训练型进行匹配,识别行人身份。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行人数据集的图像特征并训练行人重识别模型,提高了治安监控的准确性以及识别率,同时加快了运行速率。该发明可以应用于视频监控的多个场合,包括银行、商场、企业等,相比于传统监控方案,极大地提升了监控系统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基于FaceNet的多摄像头动态人脸识别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4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70308.3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FaceNet的多摄像头动态人脸识别系统与方法,适用场景为包括安装在管理区域的多个摄像头监控系统,多个监控系统的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实时采集行人的视频,所有监控系统均通过网络连接到同一服务器并共享服务器的内网,包括步骤1,从不同角度采集行人的视频,并采用HAAR模型逐帧从视频流中裁剪出脸部帧;2,采用FaceNet框架来对所有脸部帧提取人脸特征;3,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实现人脸识别。本发明结合多摄像头和服务器的硬件平台,将深度学习和特征识别应用在监控系统上面,对提高治安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欠叠栅结构黑磷场效应管

    公开(公告)号:CN1084287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58144.5

    申请日:2018-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232 H01L29/41725 H01L29/7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欠叠栅结构的黑磷场效应管,包括:导电沟道、源区、漏区、栅极氧化层、栅电极未覆盖沟道区、源极、漏极、栅极;所述的导电沟道、源区、漏区和栅电极未覆盖沟道区均采用黑磷材料制作,在所述的导电沟道、源区、漏区和栅电极未覆盖沟道区外,采用原子沉积等方法生成一层栅极氧化层,在栅极氧化层外再沉淀一层金属电极,作为新型欠叠栅结构的黑磷场效应管的栅极,新型欠叠栅结构的黑磷场效应管与传统结构黑磷场效应管相比,具备了很多的优点,具有更低的边缘场电容,更小的固有延迟时间、更短的功率延迟和更高的截止频率。

    一种双材料氧化层结构的黑磷场效应管

    公开(公告)号:CN108428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58143.0

    申请日:2018-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 H01L29/12 H01L29/4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材料氧化层结构的黑磷场效应管,包括导电沟道、源区、漏区、栅极氧化层、源极、漏极、栅极;栅极氧化层位于导电沟道、源区、漏区外,栅极氧化层包括高介电常数栅极氧化层和低介电常数栅极氧化层;高介电常数栅极氧化层位于源区及导电沟道靠近源区的部分外;低介电常数栅极氧化层位于漏区及导电沟道靠近漏区的部分外。本发明与具有低介电常数的传统黑磷场效应管相比,具有更高的I on/I off比、跨导、移动电荷和平均速度;与具有高介电常数的传统黑磷场效应管相比,具有更低的量子电容,更小的固有延迟时间和更短的功率延迟。

    一种激光雷达、双目相机和惯导的在线联合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126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0993256.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双目相机和惯导的在线联合标定方法,包括构造相机‑惯导数据对、激光雷达‑惯导数据对;根据相机‑惯导数据对和激光雷达‑惯导数据对信息,以非线性优化方法计算最优的单目相机与惯导以及激光雷达与惯导的外参;以惯导数据的时间戳为基准,对齐激光雷达数据和图像数据的时间戳,将激光雷达原始数据中的直线特征投影到其最相邻时间戳的图像二维平面上,构造激光雷达‑相机数据对,计算激光雷达和单目相机之间的外参;将两个单目相机数据中直线特征的坐标系统一到世界坐标系下,构造相机‑相机数据对并进行配(56)对比文件蒋林;夏旭洪;韩璐;邱存勇;张泰;宋杰.一种点线特征融合的双目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第12期),全文.刘广彬;赵鹏;姜洲;焦明东;密兴刚.机载Lidar系统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北京测绘.2020,(第07期),全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