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5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145414.1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进行切换的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第5水路以及构成为将第5水路开放/截断的截止阀。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逆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不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顺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以及第2水路的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42573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45414.1
申请日:2018-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F01P3/02 , F01P3/18 , F01P5/10 , F01P2003/021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7 , F01P2003/028 , F01P2007/146 , F01P2060/08 , F01P2060/16
Abstract: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进行切换的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第5水路以及构成为将第5水路开放/截断的截止阀。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逆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不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顺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以及第2水路的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274117.4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载温度调节装置,同时实现内燃机预热时的能量降低、和发热设备的过度升温的抑制,具备:第1热回路(3),具有发热设备用的热交换器和第1热交换器;第2热回路,具有内燃机(52)的热介质流路和第2热交换器;及制冷回路,具有使制冷剂从第1热回路的热介质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的第1热交换器、和使从制冷剂向第2热回路的热介质放热来使制冷剂冷凝的第2热交换器、并且实现制冷循环。流通形态控制装置在内燃机处于停止期间、且在发热设备用的热交换器进行从发热设备向热介质的放热、且在第1热交换器进行从热介质向制冷剂的吸热时,以使得在第2热交换器从制冷剂吸热而升温了的热介质流入内燃机的热介质流路的方式对流通形态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10333812.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的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的处理这样的内燃机冷却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以通过内燃机散热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内燃机冷却水来冷却内燃机。另外,本冷却装置在要求了由热泵的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的处理这样的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而且,本冷却装置在热泵动作条件成立且内燃机冷却条件不成立这样的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使热泵动作而由制冷剂来冷却混合动力系统,并且,以通过热泵的冷凝器的方式使内燃机冷却水在内燃机循环水路中循环,由此由冷凝器来冷却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2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810731854.5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具备: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其具有使热交换水循环的加热器水路和加热器泵;发动机冷却系统(10),其具有使热交换水循环的发动机水路和发动机泵;以及连通系统(60),其切换发动机水路向加热器水路的连通和发动机水路从加热器水路的切离。加热器芯加热系统利用热交换水对加热器芯进行加热,该加热器芯对为了车辆的车室内的供暖而向车辆的车室内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发动机水路未连通于加热器水路时,在发动机水路中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为在加热器水路中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以上、并且供暖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本控制装置使连通系统工作以使得发动机水路连通于加热器水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370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250918.1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三好悠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公开的车载温度调节系统具备:加热器芯,利用热介质的热对车厢内进行制热;第一加热部,利用内燃机的排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热回路,使热介质在加热器芯和第一加热部之间循环;流通状态切换机构,在第一流通状态和第二流通状态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通状态;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流通状态切换机构。热回路具备旁通流路,该旁通流路与加热器芯被并联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65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180581.0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具备排气净化催化剂、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以及进行流入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排气的空燃比的控制和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异常诊断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如下的空燃比浓化控制:在流入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排气的空燃比被设为浓空燃比时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空燃比维持在稀判定空燃比以上的情况下,使流入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排气的空燃比变化成比此前的空燃比靠浓侧的空燃比。除此之外,控制装置在通过空燃比浓化控制使流入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排气的空燃变化成了浓侧的空燃比时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空燃比向稀侧变化了的情况下,判定为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产生了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87300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15615.1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P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具有汽缸盖(14)和汽缸体(15)的内燃机(10)。本冷却装置在冷却水的温度比被推定为完成了内燃机的暖机时的冷却水的温度即暖机完成水温低的情况下,进行使冷却水循环的控制,以使得流过了汽缸盖的水路(51)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而向汽缸体的水路(52)供给、流过了汽缸体的水路的冷却水向汽缸盖的水路供给。另一方面,本冷却装置在冷却水的温度为暖机完成水温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使冷却水循环的控制,以使得流过了汽缸盖的水路和汽缸体的水路的冷却水在通过了散热器后向汽缸盖的水路和汽缸体的水路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0866177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96477.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冷却装置。具备汽缸盖(14)的第一水路(51)和汽缸体(15)的第二水路(52),能选择性地进行将第二水路的入口端部(52A)连接于泵排出口(70out)的顺流连接或将第二水路的入口端部连接于泵取入口(70in)的逆流连接。内燃机温度在第一温度以上且低于第二温度且没有向热交换器(43)供给冷却水要求时进行逆流连接以使从第一水路流出的冷却水不流经散热器(71)而直接供给至第二水路。内燃机温度在预热完成温度以上且没有向热交换器供给冷却水要求时进行顺流连接以使向两水路供给通过散热器后的冷却水。内燃机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上且低于预热完成温度且没有向热交换器供给冷却水要求时也进行顺流连接以使向两水路供给通过热交换器后的冷却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46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36203.X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02 , F02B75/10 , F02B75/18 , F02D41/0082 , F02D41/025 , F02D41/0255 , F02D41/028 , F02D41/1408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3094 , F02D41/345 , Y02T10/26 , F02D41/0295 , F01N3/101 , F01N2430/02 , F01N2430/06 , F01N2560/025 , F01N2560/14 , F01N2900/0408 , F01N2900/0418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624 , F02D41/1475 , F02D41/2461 , F02D2200/0814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具有多个汽缸的内燃机具备端口燃料喷射阀(12)、缸内燃料喷射阀(11)、配置于内燃机排气通路的排气净化催化剂(20)、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以及控制燃烧空燃比和来自两个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的供给比率的控制装置(31)。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执行将平均空燃比交替地控制成浓空燃比和稀空燃比的平均空燃比控制和控制各汽缸的燃烧空燃比以使得各汽缸的燃烧空燃比比平均空燃比浓和稀的汽缸间空燃比控制。在执行汽缸间空燃比控制的期间,针对燃烧空燃比被设为比平均空燃比稀的汽缸,控制装置控制供给比率以使得来自端口燃料喷射阀的燃料供给量比来自所述缸内燃料喷射阀的燃料供给量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