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工位转序车

    公开(公告)号:CN102335840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010230704.X

    申请日:201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工位转序车,它包括车轮装置,所述车轮装置上设有车架,车架通过连接装置与可调装置连接;车架上还设有若干支撑横梁;所述车轮装置包括车轮总成,车轮总成通过车轴与另一车轮总成连接。工位转序车的宽度和长度能根据生产车型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用性较强,避免了制作不同长度和宽度的工位转序车;同时,在生产短车型时,将两端的接长头移去,工位转序车就不会占用较大的生产工位空间,有利于生产组织和存放更多的车辆;由于工位转序车本身带有车轮,无需在地面上安装支撑轮组,也无需控制所有支撑轮组是否在同一高度,节约了大部分的硬件投入和成本,同时,在周转使用时,移动灵活,调整方便。

    一种用于大型客车上的油箱盖

    公开(公告)号:CN1876424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103415.7

    申请日:2006-07-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型客车上的油箱盖,直接安装于车体外壳上,包括连接座,密封盖,连接座的中部有一加油通孔,加油通孔通过一管路连通于汽车内部的油箱,密封盖盖合在连接座上。密封盖包括上盖和下盖,还包括连杆,弹簧,上盖和下盖的本体上开有通孔,连杆一端与上盖通孔活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下盖通孔固定连接,连杆处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杆体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盖的底部和下盖的顶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油箱门结构,加油时打开密封盖即可加油,十分方便。同时,在油箱盖的密封及防倒流性能方面的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并同时与易操作性相结合,使三者得到有效的融合,与现有油箱盖在该三方面的效果相比有显著提高。

    双面斜头型钢下料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179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13582.5

    申请日:2010-10-20

    Inventor: 房继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斜头型钢下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型钢旋转角度x,制作型钢底座;2).将型钢固定在型钢底座上夹紧,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为切割,即得到准确的空间角度斜头。所述型钢旋转角度x为:x=tan-1(tan b/tan a),其中,a为型钢斜面的垂直面夹角,b为型钢斜面的水平面夹角,且a、b均为实际加工时的已知量。所述锯片的切割角度为为:其中,b为型钢斜面的水平面夹角,X为型钢旋转角度。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得型钢的精确空间角度(双面斜头)的下料,解决了该类车架生产中下料难题。

    一种可调式工位转序车

    公开(公告)号:CN102335840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230704.X

    申请日:201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工位转序车,它包括车轮装置,所述车轮装置上设有车架,车架通过连接装置与可调装置连接;车架上还设有若干支撑横梁;所述车轮装置包括车轮总成,车轮总成通过车轴与另一车轮总成连接。工位转序车的宽度和长度能根据生产车型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用性较强,避免了制作不同长度和宽度的工位转序车;同时,在生产短车型时,将两端的接长头移去,工位转序车就不会占用较大的生产工位空间,有利于生产组织和存放更多的车辆;由于工位转序车本身带有车轮,无需在地面上安装支撑轮组,也无需控制所有支撑轮组是否在同一高度,节约了大部分的硬件投入和成本,同时,在周转使用时,移动灵活,调整方便。

    双面斜头型钢下料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1799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513582.5

    申请日:2010-10-20

    Inventor: 房继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斜头型钢下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型钢旋转角度x,制作型钢底座;2)将型钢固定在型钢底座上夹紧,调整锯片的切割角度为,切割,即得到准确的空间角度斜头。所述型钢旋转角度x为:x=tan-1(tanb/tana),其中,a为型钢斜面的垂直面夹角,b为型钢斜面的水平面夹角,且a、b均为实际加工时的已知量。所述锯片的切割角度为为:=tan-1(tanb×cosx),其中,b为型钢斜面的水平面夹角,X为型钢旋转角度。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得型钢的精确空间角度(双面斜头)的下料,解决了该类车架生产中下料难题。

    一种动力电池快速脱离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0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76671.4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快速脱离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可滑动托架以及车体支架,所述可滑动托架上固定有电池箱,所述可滑动托架两侧边框设置有滑动滚轮和导向滚轮,所述滑动滚轮嵌设于所述车体支架上的滚轮滑道内,所述可滑动托架可沿所述滚轮滑道水平运动;所述可滑动托架深入车体支架的最内侧边框设置有锥销,所述锥销与固定于所述车体支架上的定位套相配合;所述可滑动托架的最外侧边框与所述车体支架之间通过快速锁止装置进行固定;本公开所述方案既能保证电池的快速安装,又能满足正常营运要求,还能在电池出现危险信号时,让电池快速脱离车体,避免引起乘员和车辆的伤害。

    一种支撑轴轴荷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774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10307723.2

    申请日:201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轴轴荷控制系统,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包括前轴、驱动轴和支撑轴,其中前轴设为板簧悬架,所述的驱动轴为板簧悬架,支撑轴为空气悬架,所述的空气悬架包括囊式气囊,囊式气囊与高度阀连接。高度阀与气源连接,高度阀控制气源向囊式气囊充、放气从而调节囊式气囊的高度。所述的气源为辅助储气筒。本发明解决了全空气悬架的三轴底盘,结构复杂,造价高;全板簧悬架的三轴底盘,驱动轴与支撑轴板簧支座重叠,不便于车辆整体布置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一种新型支撑轴轴荷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774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07723.2

    申请日:201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支撑轴轴荷控制系统,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包括前轴、驱动轴和支撑轴,其中前轴设为板簧悬架,所述的驱动轴为板簧悬架,支撑轴为空气悬架,所述的空气悬架包括囊式气囊,囊式气囊与高度阀连接。高度阀与气源连接,高度阀控制气源向囊式气囊充、放气从而调节囊式气囊的高度。所述的气源为辅助储气筒。本发明解决了全空气悬架的三轴底盘,结构复杂,造价高;全板簧悬架的三轴底盘,驱动轴与支撑轴板簧支座重叠,不便于车辆整体布置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一种用于大型客车上的油箱盖

    公开(公告)号:CN100463814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103415.7

    申请日:2006-07-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型客车上的油箱盖,直接安装于车体外壳上,包括连接座,密封盖,连接座的中部有一加油通孔,加油通孔通过一管路连通于汽车内部的油箱,密封盖盖合在连接座上。密封盖包括上盖和下盖,还包括连杆,弹簧,上盖和下盖的本体上开有通孔,连杆一端与上盖通孔活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下盖通孔固定连接,连杆处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杆体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盖的底部和下盖的顶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油箱门结构,加油时打开密封盖即可加油,十分方便。同时,在油箱盖的密封及防倒流性能方面的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并同时与易操作性相结合,使三者得到有效的融合,与现有油箱盖在该三方面的效果相比有显著提高。

    一种改进的客车平移式行李仓门

    公开(公告)号:CN2934539Y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620122532.3

    申请日:2006-07-18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客车平移式行李仓门,包括仓门平移机构,还包括有锁止器,在仓门本体内壁的两侧安装有锁止器,在仓门本体的外壁上安装有仓门把手,仓门把手与锁止器相配合,控制锁止器的锁止、开启,在仓门本体内壁的底部安装有弹簧卡锁,弹簧卡锁包括一锁座,一锁止杆,一弹簧,锁座固定于仓门本体上,锁止杆可滑动的安装于锁座上,锁止杆包括一锁头,锁头位于锁止杆的前端,弹簧套于锁止杆的杆体上,其两端分别顶靠于锁座和锁头上,与锁头对应的,在客车本体上安装有锁止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拉环把手拉动铰接板来带动各个拉杆卡锁打开锁头,直接拉动仓门带动弹簧卡锁卡入和移出卡槽即可实现开启或关闭,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