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1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23035.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横向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转向扭矩请求值;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扭矩请求值确定转向助力矩;根据所述第一转向扭矩请求值确定第一转向补偿扭矩;根据所述转向助力矩和第一转向补偿扭矩确定目标转向扭矩值。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自动驾驶横向控制执行端EPS系统性能的优化,消除了自动驾驶横向控制时的扭矩平台现象,使得车辆在自动驾驶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响应转向信号,降低方向盘在实际响应中会出现的卡滞感。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2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742564.7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储气筒的充气方法、空气悬架系统及车辆,通过空气悬架系统的储气筒的充气方法对储气筒充气能够保证压缩机下次对储气筒充气至充气目标压力所用的充气时间不会过长,从而避免压缩机长时间工作,进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本发明中的空气悬架系统的储气筒的充气方法的空气悬架系统能够延长其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中的车辆通过如上述的空气悬架系统的储气筒的充气方法对其储气筒进行充气,从而延长其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7843.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器阻尼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系统。通过获取并根据待调整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描述信息集,计算得到车辆描述电流集;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和减振器舒适度值,并根据车辆状态、减振器舒适度值和车辆描述电流集,通过预设的车辆阻尼调节电流公式,来确定出阻尼调节电流;根据阻尼调节电流,计算出减振器阻尼值,以根据确定出减振器阻尼值来对目标车辆进行调整。解决了车辆减振器系统的舒适度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能够对车辆减振器的舒适度进行无等级调节,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体验感,让用户体验更加丰富的减振器舒适度,提高车辆的驾乘个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2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71214.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9 , B60G17/052 , B60G17/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悬架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待控车辆的当前行驶参数,其中,当前行驶参数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几种:车身高度、当前车速、当前加速度、转向角度、转向方向以及制动状态;基于当前行驶参数判断待控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基于当前行驶状态控制待控车辆的悬架系统执行相应的动作。本申请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悬架系统仅根据车辆受到的路面载荷进行调节所导致的调节范围有限,用户的乘坐体验感较差、舒适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悬架系统的调节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乘坐舒适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44471.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5 , B60G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车高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车辆满足方便上下车启动条件且方便上下车使能激活时,确定目标用户以及目标用户的目标调节参数;获取车辆的第一状态信息,如果根据第一状态信息确定车辆满足方便上下车功能启动条件,确定第一目标阻尼力,其中,第一目标阻尼力小于车辆的减振器的原始阻尼力;根据第一目标阻尼力对车辆的减振器进行调节,并根据目标调节参数对车辆的车高进行调节。解决了车辆的高度调节过程中只能调节到固定高度的问题,不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调节参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第一目标阻尼力对减振器进行调节,降低减振器的阻尼力对调节的阻碍作用,提高了调节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36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31653.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17/0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控制方法、减振器控制系统、设备、介质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减振器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车速信号、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和车辆稳定控制信号;根据目标加速踏板开度计算得到加速踏板开度变化率;根据目标加速踏板开度和加速踏板开度变化率确定急加速状态;若急加速状态是激活状态,根据目标车速和车辆稳定控制信号确定运行状态;根据急加速状态、运行状态和目标加速踏板开度确定目标控制电流;根据目标控制电流调节目标车辆的减振器阻尼值,并根据调节后的减振器阻尼值对目标车辆进行车身俯仰运动控制。本申请的减振器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对车辆快速起步或者急加速工况时车身俯仰运动的抑制效果,从而提高车辆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5354.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 , B60G17/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减振方法、车辆减振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车辆减振方法通过根据预先获取到的目标悬架高度确定悬架组件的目标悬架运动速度和目标悬架运动加速度,其中,目标悬架高度用于表征悬架组件的高度,根据目标悬架高度和预设的第一悬架高度阈值,确定电磁阀的控制等级,根据控制等级、目标悬架运动速度和目标悬架运动加速度对第一预设映射关系表进行查询,得到目标驱动电流,通过目标驱动电流控制电磁阀调整减振器的阻尼系数。该车辆减振方法能够有效衰减车轮相对于车身的振动,同时避免悬架撞击悬架限位产生异响,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771243.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8 , B60G17/0165 , B60G17/019 , B60G17/052 , B60G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控制系统、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车辆悬架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和执行模块,可以预先设置表示不同行驶风险的多个路面路况等级,控制器能根据采集到的工况数据可以确定出路况等级和路况类型,再针对不同的路况等级、路况类型和车辆状态,对应设置不同的车辆悬架的控制数据,使得车辆遇到不同路况类型、路况等级的路面时,执行模块可以采用与路况类型、路况等级和车辆状态相适应的控制数据去调节车辆的车高和减振器阻尼,将不同路面分为不同的路况等级,对路况等级进行分级处理,以便于车辆悬架控制系统采用更精准的控制数据去控制车辆,兼顾了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人员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63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04484.0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6 , B60G17/015 , B60G17/016 , B60G17/0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控制方法及车辆,减振器控制方法应用于减振器控制装置,减振器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电控减振器、用于制动车轮的制动控制模块和减振器控制模块;减振器控制方法包括:当制动控制模块控制车轮制动时,获取制动控制模块发出的制动激活信号;根据制动激活信号选择对应的预设控制电流;向电控减振器输出预设控制电流以调整电控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减振器控制模块由制动控制模块发出的制动激活信号控制,在降低电控减振器的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兼顾舒适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71243.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8 , B60G17/0165 , B60G17/019 , B60G17/052 , B60G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控制系统、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车辆悬架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和执行模块,可以预先设置表示不同行驶风险的多个路面路况等级,控制器能根据采集到的工况数据可以确定出路况等级和路况类型,再针对不同的路况等级、路况类型和车辆状态,对应设置不同的车辆悬架的控制数据,使得车辆遇到不同路况类型、路况等级的路面时,执行模块可以采用与路况类型、路况等级和车辆状态相适应的控制数据去调节车辆的车高和减振器阻尼,将不同路面分为不同的路况等级,对路况等级进行分级处理,以便于车辆悬架控制系统采用更精准的控制数据去控制车辆,兼顾了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人员的舒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