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割设备快速切换焊接夹具的装置及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43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13903.3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激光切割设备快速切换焊接夹具的装置及切换方法,属于焊接夹具切换领域。解决了激光焊接中频繁切换焊夹而人力无法实现的问题。它包括单向移动机构和多向定位机构,所述单向移动机构上放置焊接夹具,所述多向定位机构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单向移动机构包括脚轮、基础框架、第一导向定位器、第一限位部件、第一定位部件、第一锁紧部件、侧向滚轮和支撑滚轮,所述多向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底板、第二锁紧部件、第二定位部件、第二导向定位器、第二限位部件、多向定位滚珠和侧向滚轮。它主要用于激光切割设备快速切换焊接夹具。

    一种乘用车侧围外板总成试制焊接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57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3076.X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侧围外板总成试制焊接定位系统及方法。所述滑移焊接定位平台包括夹具安装平台、直线导轨、底座平台、焊接夹具、防护栅栏、扶手、夹具安装定位销、夹具安装平台位置定位销和夹具安装平台位置定位销座。夹具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于两根直线导轨上,沿着直线导轨滑动;直线导轨固定连接于底座平台上;底座平台通过地脚螺栓固接于地面上;焊接夹具安装在夹具安装平台上;防护栅栏安装在夹具安装平台上;扶手安装在夹具安装平台外侧;夹具安装定位销与夹具安装平台连接;夹具安装平台位置定位销连接于夹具安装平台上;夹具安装平台位置定位销座固定连接于底座平台上。本发明提高了侧围外板总成的试制焊接效率,降低试制成本。

    一种柔性机器人补焊夹具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230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63076.X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机器人补焊夹具平台,由横向定位机构Ⅰ、横向定位机构Ⅱ、直线齿轮Ⅰ、直线导轨Ⅰ、直线导轨Ⅱ、直线导轨Ⅲ、直线导轨Ⅳ、直线齿轮Ⅱ以及基准座构成;通过对试制工艺过程中补焊夹具装置进行全自动化的改进,可以适应于不同车型的焊接操作,其结构设计区别于批量化生产夹具与手动夹具形式,也是一个基于试制开发的专用产品;该装置半自动化设计理念,可以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本夹具平台作为机器人补焊应用,与普通夹具相比,具有可变形、自动化、记忆功能和灵活的适应性。

    一种用于车门内板总成的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030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2820.5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门内板总成的焊接方法,属于汽车焊接技术领域。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第一道焊接工序:在车门内板的内表面实施激光焊,激光焊的焊缝余高在车门内板的内表面形成高度为L的凸起;S2:车门内板与加强板进行贴合装配,凸起使得车门内板与加强板在贴合装配时产生装配间隙;S3:进行第二道焊接工序:采用激光焊焊接车门内板与加强板;其中,步骤S1中,在所述车门内板的背面垫设铜板,以吸收多余的焊接能量。本发明所提供的焊接方法通过在车门内板的背面垫设铜板,吸收焊接过程中多余的焊接能量,避免在车门内板背面产生焊缝凸起,以不影响车门外观。

    薄板插接快速组合夹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982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81962.0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插接快速组合夹具,包括底板、连接板以及至少一组夹持机构,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平面,所述夹持机构固定插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夹持机构由多块插接板组成,多块插接板之间采用插接方式固定连接,夹持机构用于支撑被加工零件。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块支承插接板、至少一块前侧插接板以及至少一块后侧插接板,支承插接板前端与前侧插接板插接且方向相垂直,支承插接板后端与后侧插接板插接且方向相垂直;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插接槽,用于固定夹持机构。本发明同时公开一种薄板插接快速组合夹具的制造方法,有效减少焊接试制夹具的制造周期和费用。

    一种浮动滚轮去除铸铁桥壳圆角处表面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781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72433.8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浮动滚轮去除铸铁桥壳圆角处表面应力的方法,属于车身零部件试制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缓解应力集中的问题。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残余应力计算测量桥壳圆角处的残余应力值;步骤2:计算并确定桥壳圆角的初始滚压力值范围;步骤3:根据桥壳残余应力值和圆角确定滚压圆角和滚压圈数范围;步骤4:对桥壳圆角进行滚压强化试验;步骤5:对强化完的桥壳进行疲劳试验;步骤6:根据疲劳强度试验结果,选择强化程度满足性能要求的初始滚压力值和滚压圈数。它主要用于铸铁桥壳的制备。

    一种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以及焊装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0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80878.4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多车型白车身共线的焊装生产系统以及焊装生产方法。涉及白车身生产领域,解决了焊线调试周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白车身试制车间。系统包括主拼工位、补焊工位、划橇及转运车,主拼工位为手工悬点焊机工位,补焊工位为双机器人带七轴工位,划橇将白车身定位于主拼工位和补焊工位上完成焊接工序,还用于置于转运车上承载白车身。定制不同车型划橇并进行机器人离线仿真编程;将划橇定位在主拼工位,车身定位于划橇上开始主拼工序;利用举升装置脱离车身定位平台;转运车运至补焊工位,利用举升装置落入补焊工位车身定位平台,启动机器人;利用举升装置脱离车身定位平台;下一车型主拼焊接工序完成后进行机器人调试,重复以上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