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8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48416.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水性复合涂层结构的工艺方法,属于汽车车身及附属部件涂装技术领域,在带底漆层工件上喷水性中涂涂层,烘干后喷涂水性色涂涂层,预烘干后喷涂水性清涂涂层,烘干,修饰,水性中涂、水性色漆和水性清涂为手工喷涂或机器人喷涂,水性中涂膜厚35μm‑45μm、水性色漆膜厚15μm‑25μm,水性清涂膜厚35μm‑45μm;本发明提升高端产品喷涂工艺施工友好度,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满足金属基材和非金属基材的防护装饰需要,可以实现水性一体化涂装。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34197.4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定制车型车身镜面效果评价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储存介质;首先对质量合格的车身镜面效果实施范围划分,再对需要镜面效果的车型的CATIA数模进行处理并存为.stl格式,发放给工程部门;设定车身涂层镜面效果的技术要求;根据规定镜面效果实施范围,工程部门制定镜面效果评价具体区域;工程部门按照技术要求对车身镜面效果进行评价;按照目视、光泽、桔皮、粗糙度检测结果评价镜面效果,并将评价结果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20945.5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161/32 , C09D161/28 , C09D183/04 , C09D5/44 , C09D7/12 , C25D13/12 , B05D5/06 , B05D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33/00 , B05D5/061 , B05D7/24 , C08L2205/035 , C09D5/44 , C09D183/04 , C25D13/12 , C08L61/32 , C08L61/28 , C08L83/04 , C08K13/02 , C08K3/04 , C08K5/3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复合涂层的第一层为无磷转化膜,膜厚0.2~0.5μm,第二层为薄膜高泳透力电泳涂层,膜厚15~18μm,第三层为水性素色漆涂层,膜厚35~40μm,总膜厚为50.2~58.5μm;水性素色漆涂层的面漆组成为:着色颜料占总量的18~22%,乳化型树脂占总量的14.5~15.5%,亲水基的水溶性树脂占总量的5%,三聚氰胺树脂占总量的10%,其在保证复合涂层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无磷前处理工艺及水性素色面漆免清漆工艺,减少涂装工序、缩短涂装工艺;采用先进的前处理材料及薄膜高泳透力电泳涂料、水性单涂层素色面漆,降低复合涂层膜厚,来降低生产线投资、降低涂料使用量、降低VOC排放量、降低涂装综合成本,实现绿色环保涂装。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90791.8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车型车门喷涂通用工装辅具为分体结构设计,由限位组件和定位组件组成;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立板、销轴和改制六角螺母,立板连接卡簧,限位板通过改制六角螺母和改制内六角沉头螺钉及销轴与车门车锁安装孔连接;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长销轴和短销轴,定位板通过改制内六角沉头螺钉与车身侧围的安装孔连接;限位组件和定位组件工作连接通过长销轴卡进卡簧内。本发明不仅实现使用功能通用,体现在满足车门喷涂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还降低管理难度和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涂装工艺多车型通用工装辅具设计及应用为汽车产品设计平台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及后续车型导入产线提供工艺数据支持,降低工装辅具开发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5119.8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装用一体化的汽车后备箱盖辅具,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上通过丁字杆、小垫片、小弹簧和小弹性圆柱销可固定连接适配器组件,且拔起丁字杆,适配器组件可在固定组件上转动,固定组件上通过活动连接杆与活动组件连接,活动连杆能够在固定组件上滑道的凹槽中滑动,还包括与活动连杆连接的弹性圆柱销、垫片和弹簧,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均设有卡销扣,固定组件上的卡销扣嵌入后备箱盖内板锁孔上方的内板间隙中,活动组件上的卡销扣嵌在内板对应的间隙中。本发明涂装用一体化的汽车后备箱盖辅具,实现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辅具更换的时间,优化生产节拍,降低了现场操作难度和管理难度,提高汽车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00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96695.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75/02 , C09D5/0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件复合涂层,属于汽车涂装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涂层由两道涂层组成,所述第一层为电泳涂层、粉末涂层或底漆涂层,所述第二层为聚脲涂层;所述聚脲涂层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A组份与B组份按照质量分数计的如下组份组成:所述A组份为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28-30%、环保磷酸锌19-20%、沉淀硫酸钡24-25%、锶黄4-5%、聚氨酯分散剂2%、有机硅消泡剂0.5%、聚氨酯流平剂0.5%、聚乙烯蜡3%、膨润土4%及稀释剂10-15%;B组份为异氰酸酯60-75%、稀释剂35-40%。在原有的底漆涂层上喷涂聚脲底面合一涂料,该涂料低温、快干,节省能源、提高生产效率;施工固体份高达65%以上,VOC含量低,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符合汽车涂装绿色、环保、高品质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626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40702.X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41M5/3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化学转移膜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涂覆步骤如下:清洁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表面,将涂覆用的化学转移膜准备好,先移除转移膜的衬里层,按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的表面形状抻、拉化学转移膜,移除化学转移膜外表面的纸衬或聚氯乙烯衬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的转移膜涂覆完毕。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高装饰性、高性能汽车零部件的化学转移膜涂覆工艺,解决化学转移膜涂覆工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8415.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5D7/00 ,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5/34 , B05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涂层结构及工艺方法,属于经典车修复涂装技术领域,具体为在经典车车身上喷防锈底漆涂层,干燥后涂敷原子灰,干燥,打磨,擦净后涂敷加强涂料,状态调整,使涂料与原子灰层充分反应,涂敷色漆,干燥,修饰,交车,防锈底漆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其中A组分由颜填料、固化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和助溶剂组成,B组分由改性环氧树脂、助剂和溶剂组成,手工喷涂,原子灰材料包括树脂、滑石粉、份钛白粉、份膨润土、助剂和苯乙烯;为手工喷涂或刮涂,材料按重量比配比,充分搅拌均匀混合,目的是防止聚合率过低,导致产品对湿度特别敏感;提高经典车外饰涂层修复质量,减少返工,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5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23778.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腐蚀试验固定装置,包括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转轴、量角器,一号承载板和二号承载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螺栓固定孔;转轴固定在一号承载板一端,二号承载板与转轴铰接,实现一号承载板与二号承载板2的相对转动;量角器固定在二号承载板前侧且量角器圆心与转轴轴心同轴。本发明能够调整螺栓腐蚀试验角度试验,又能使螺栓固定,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单一性,用耐腐蚀材料制备,不会影响试验结果,由于用轻质材料制备不会对试验设备造成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4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86359.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漆废清洗溶剂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处理系统,主要由废溶剂储存罐、三个供料泵、初滤阀组、初滤装置、存渣阀组、漆渣储存罐、过滤阀组、过滤器、超滤阀组、超滤装置、超滤清洗罐、回用储存罐、絮凝槽、排放阀组、排水泵、污水处理站以及压缩过滤阀组构成。本发明采用柔性化工艺方法,不采用RO系统,结合超滤系统和絮凝处理系统,选择可适用的絮凝剂,在满足回收利用要求的同时解除了对清洗溶剂选择的限制,针对不同的生产工艺可适当进行短接;在设备上选择初滤装置、过滤装置和超滤装置配套使用,针对不同产量的生产车间,在超滤后可配置絮凝装置和压缩过滤装置,减少漆渣中的含水量,降低处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