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65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80091107.2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燃烧动力机器(VM)和电驱动机器(EMI)的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变速器(10),该混合动力变速器具有:用于第一子传动机构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4);用于第二子传动机构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6);至少一个副轴(18);用于置入挡位级(E1,E2,1,2,3,4)的多个挡位切换装置(A‑F);以及布置在多个齿轮组平面中的活动齿轮以及固定齿轮,以形成挡位级,其中能够针对燃烧动力机器置入挡位级中的一部分挡位级,并且能够针对电驱动机器置入挡位级中的一部分挡位级;并且能够针对燃烧动力机器并且针对电驱动机器置入挡位级中的至少一个挡位级、尤其独立于针对相应另一机器所置入的挡位级。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动系(12),该动力传动系具有:燃烧动力机器(VM)、电驱动机器(EM1)、以及这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动力传动系的机动车辆。

    紧凑型齿轮马达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34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80077580.0

    申请日:201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壳体的齿轮马达,该齿轮马达包括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包括定子组件(3)和转子(1),该转子(1)驱动减速齿轮系,该减速齿轮系具有多个中间级(100、200、300)和输出级,所述多个中间级(100、200、300)各自由联接有带齿的轮(102、202、302)和带齿的齿轮(103、203、303)的轴(101、201、301)形成,该输出级由联接有轮和联接部件的轴(401)形成,所述转子的轴(2)、所述中间级(100、200、300)的轴(101、201、301)和所述输出轮的轴(401)是平行的,所述齿轮马达还包括横向定位在所述定子组件(3)上方的印制电路(20),其特征在于,输出级的所述轮定位在所述定子组件(3)的一部分上方,所述中间级(100、200、300)的轴位于壳体的下述区域中:所述区域位于包括所述转子(1)的轴(2)和所述输出轮的轴(401)的区域的相对于横切竖向平面(500)相反的一侧。

    快速更换的枪式螺栓拧紧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763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73248.X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的枪式螺栓拧紧器,主轴壳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螺栓拧紧器卡套传动连接,螺栓拧紧器卡套转动连接于立板,立板与主轴壳的前端固定连接,主轴壳与立板之间设有螺栓拧紧器转轮,螺栓拧紧器转轮与传动轴转动连接,螺栓拧紧器转轮分布有多个螺栓拧紧器存放通孔,螺栓拧紧器存放通孔内分别放置有一个螺栓拧紧器单元,主轴壳内设有螺栓拧紧器推拉装置,主轴壳的底部后侧固定有手把,手把内固定有电池,位于手把前方设有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按钮。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快速更换的枪式螺栓拧紧器,实现了螺栓拧紧器单元的快速更换,提高了操作效率。

    一种可变角度传动的线齿轮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01946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49253.X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角度传动的线齿轮机构,该机构由一对相交轴线齿轮组成传动副,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由轮体和线齿组成,主动轮线齿和从动轮线齿的接触线按照一对空间共轭曲线啮合,所述主动轮上的线齿有一条或多条,从动轮上的线齿为具有变角度传动性质的线齿,在传动过程中,该机构可调整相交轴线齿轮副的传动角度,使啮合点在不同的接触线上,同时保持传动比不变,并且传动平稳。本发明的主动线齿轮和从动线齿轮的接触线在不同的传动角度下是不同的,不同的啮合线可以让齿轮机构具有相同的传动比,可以实现两轴之间无级变角度、定传动比传动。

    一种基于粒子群两层优化的齿轮传动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066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129389.X

    申请日:2014-04-01

    Inventor: 陆群峰 徐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两层优化的齿轮传动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优化的目标函数;设定待优化的优化变量;设定优化的约束条件;通过粒子群两层优化获得优化变量的最优解gbest。本发明使用粒子群两层优化获得齿轮传动系统的优化变量,第一层优化侧重于满足所有外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安全系数的标准差较小的要求,并获取可行的齿数方案;第二层优化侧重于满足所有外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标准差较小的要求,并得出包括所有设计变量在内的细化配置方案。本发明使得优化的齿轮传动系统在满足各项强度指标的同时,各个外齿轮的寿命差距较小,能够有效避免齿轮传动系统中常出现的短板效应,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由液压控制的船用消防泵齿轮箱

    公开(公告)号:CN1030754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10011996.1

    申请日:2013-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液压控制的船用消防泵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入轴,输出齿轮轴和离合器,箱体由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组成;输入轴和输出齿轮轴通过轴承支撑于上、中、下箱体的结合部;离合器为液压离合器,驱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并与输出齿轮啮合,液压离合器位于驱动齿轮的一侧;输入轴一端伸出箱体,另一端设有齿轮泵驱动齿轮,齿轮泵安装在中箱体上;输出齿轮轴的一端伸出箱体;齿轮箱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泵、过滤器、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冷却器。液压离合器的工作支路为:齿轮泵→过滤器→电磁换向阀,由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压离合器的工作状态;润滑支路为齿轮泵→过滤器→冷却器,然后再由润滑油道传送到各润滑点。

    一种基于活齿传动的电动轮自卸车轮边减速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44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791021.4

    申请日:2015-11-17

    Inventor: 王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02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齿传动的电动轮自卸车轮边减速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确定传动比、齿数、固齿分度圆直径和偏心量参数;第二步,计算出活齿传动几何尺寸;第三步,确定结构和几何尺寸;第四步,活齿传动固齿轮齿廓采用正包络方法,设计确定活齿传动减速器内齿圈齿廓;第五步,计算确定齿传动啮合件的受力;第六步,计算确定活齿滚轮和固齿齿廓的接触强度;第七步,计算确定活齿滚轮和激波盘的接触强度;本发明的基于活齿传动的电动轮自卸车轮边减速器设计方法设计的减速器活齿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大、单级速比高、抗冲击能力强、传动效率高和扭矩波动小等特性,其轮边减速器磨损很小、故障率低。

    双离合变速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18081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80022163.9

    申请日:2012-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离合变速器、特别是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包括—特别是用于冷却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回路(1),其中,液压回路(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液压介质流的泵(7、9)、至少一个用于冷却液压介质流的冷却器(183)和用于为至少一个配设给双离合变速器的离合器(K1、K2)的冷却装置(221、223)调节液压介质流的体积控制阀(185)。在此规定,所述体积控制阀(185)构成为具有至少两个切换位置区域的切换阀,使得该体积控制阀在具有恒定通流横截面的第一切换位置区域中将液压介质流供应给配设于第一离合器(K1、K2)的冷却装置(221、223)、而在具有恒定通流横截面的第二切换位置区域中将液压介质流供应给配设于第二离合器(K2、K1)的第二冷区装置(223、221),其中,所述体积控制阀(185)的整个切换区域主要由切换位置区域形成并且在相邻的切换位置区域之间仅存在很窄的过渡区域。

    100%低地板轻轨车刚性轮对单电机同轴两轮驱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81839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65642.X

    申请日:2013-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C9/52 B61C9/44 B61F3/04

    Abstract: 一种100%低地板轻轨车刚性轮对单电机同轴两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两套驱动单元纵向呈对角线布置在转向架两侧,齿轮传动机构采用直齿外啮合圆锥齿轮直角传动系,并通过弹性联轴器传动连接轮对。本发明单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两套驱动单元纵向呈对角线布置在转向架两侧,让出转向架中部空间,以降低车体地板面高度,实现100%低地板全贯通式的设计,利用刚性轮对能够使同轴两车轮角速度相同的特点驱动轮对;齿轮传动机构采用直齿外啮合圆锥齿轮直角传动系,提高了传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