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1590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680047950.3

    申请日:2006-12-18

    IPC分类号: H01L21/762

    摘要: 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采用分层结构来提供钻蚀结构,所述分层结构包括牺牲层,该牺牲层被夹在两个刻蚀停止层(8,11)之间,并且将半导体薄膜(9)从体衬底(1)分开。在分层结构中形成了穿过半导体层(9)厚度和穿过上刻蚀停止层(8)的访问沟槽(4)和支撑沟槽(5)。支撑沟槽在牺牲层(12)和下刻蚀停止层中延伸得更深,并且被填充。牺牲层被暴露并且通过对刻蚀停止层具有选择性的刻蚀被刻蚀掉,以形成空腔(30),并且牺牲层实现了经由包括填充的支撑沟槽的垂直支撑结构而被附着在体衬底上的半导体薄膜。

    双极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2661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680002444.2

    申请日:2006-01-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标准的CMOS浅沟槽隔离区域的沟槽(4、44)中集成的具有降低的集电极串联电阻的双极晶体管。该双极晶体管包括在一个制造步骤中制造的集电极区域(6、34),因此具有较短的导电路径,降低了集电极串联电阻,改善了双极晶体管的高频性能。双极晶体管还包括基极区域(8、22、38)和发射极区域(10、24、39),基极区域的第一部分位于沟槽(4、44)底部上的集电极区域(6、34)的选定部分上,发射极区域位于基极区域(8、22、38)的第一部分的选定部分上。基极接触(11、26、51)在绝缘区域(2、42)上的基极区域(8、22、38)的第二部分上与基极区域(8、22、38)电接触。集电极区域(6、34)在突起(5、45)的顶部上与集电极接触(13、25、50)电接触。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方法获得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0505208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580009066.6

    申请日:2005-03-11

    IPC分类号: H01L21/762

    CPC分类号: H01L21/76229 H01L21/020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和半导体主体(2),在该半导体主体中,形成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其中,在该半导体主体(2)中如下形成半导体岛(3):通过在半导体主体(2)的表面中形成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的壁由第一电介层(6)覆盖,其后借助于经由第一空腔(4)底部的钻蚀来除去半导体主体(2)的横向部分,由此在半导体主体(2)中形成空腔(20),在该空腔上形成半导体岛(3),并且其中,在半导体主体(2)的表面中形成第二空腔(5),所述第二空腔的壁由第二电介质层覆盖,并且覆盖有第二电介质层的壁之一形成半导体岛(3)的侧壁。根据本发明,选择相同的电介质层(6)用于第一和第二电介质层,选择第二空腔(5)的横向尺寸和电介质层(6)的厚度使得第二空腔(5)基本上完全由电介质层(6)填充,并且选择第一空腔(4)的横向尺寸使得第一空腔(4)的壁和底部设有由电介质层(6)构成的均匀涂层。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最少量的(掩模)步骤来形成与其环境隔离的半导体岛(3)。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3604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680028373.3

    申请日:2006-07-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衬底(12)和硅半导体主体(11)的半导体器件(10),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双极晶体管,该双极晶体管带有分别是第一导电类型的发射极区域、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区域和第一导电类型的集电极区域(1,2,3),包括集电极区域或发射极区域的第一半导体区域被形成在半导体主体(11)中,在该半导体主体的顶部出现的是包括基极区域的第二半导体区域,在该第二半导体区域顶部出现的是包括所述的集电极区域和发射极区域中的另外一个的第三半导体区域,在第一和第二半导体区域(3,2)之间的过渡位置,所述的半导体主体(11)被提供了压缩层,该压缩层是通过掩埋在半导体主体(11)中的电绝缘区域(26,27)形成的。按照本发明,在掩埋的电绝缘区域(26,27)上形成的半导体主体的部分是单晶体,这使得器件的横向小型化,并使晶体管具有卓越的高频特性。按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这样的器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