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一种带钢厚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921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34327.8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轧机、一种带钢厚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首先,基于第一轧制参数对初始带钢进行轧制以得到中间带钢,并获取中间带钢的实际长度值,同时,基于轧机的轧制设定参数确定出中间带钢的理论长度值。接着,基于实际长度值以及理论长度值,判断中间带钢是否满足预设轧制要求,只有中间带钢满足预设轧制要求,才会基于第二轧制参数对中间带钢进行轧制来得到目标带钢,目标带钢的厚度小于中间带钢的厚度。由于避免了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厚度变化过快,能够减轻带钢出现断裂的几率,提高轧机轧制的成品率。

    一种提高电工钢厚度精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0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3244.4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工钢厚度精度的方法,属于电工钢冷连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得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入口处的温度T,获得电工钢到达连轧机组出口处的横向厚差△d;在TT0时,控制连轧机组的所有工作辊的窜辊值≥0;在T≥T0且△d>d1时,依次减小连轧机组倒数第二个机架至第一个机架的工作辊的窜辊值直至0≤△d≤d1,每个机架的工作辊的窜辊值的减小量为min(,D2‑D1);在T≥T0且所述△d<d2时,依次增加所述连轧机组倒数第二个机架至第一个机架的工作辊的窜辊值直至d2×70%≤△d≤0,每个所述机架的工作辊的窜辊值的增加量为min(,D3‑D2);本发明提供了电工钢的横向厚度精度,同时还保证了带钢的冷连轧稳定性。

    一种冷连轧设备的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78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14162.X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连轧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各机架切换至轧制力控制模式,控制各机架全开辊缝;针对第1机架,根据对应的第1轧制力调整所述第1机架的第1辊缝,控制冷连轧设备进行起车,待第1机架的第1变形区到达冷连轧设备出口时停车;针对第(n‑1)机架,根据对应的第(n‑1)轧制力调整第(n‑1)机架的第(n‑1)辊缝,控制冷连轧设备进行起车,待第1机架的第1变形区到达第(n‑1)机架出口时停车;针对第n机架,根据对应的第n轧制力调整第n机架的第n辊缝,控制冷连轧设备进行起车,待第1机架的第1变形区到达卷取设备时控制冷连轧设备进行稳定轧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冷连轧设备的起车顺稳。

    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77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779366.3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连轧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针对任意相邻的前卷带钢和后卷带钢,在前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后,后卷带钢未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前,确定冷连轧机组中的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目标差异数据;判断目标差异数据是否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若目标差异数据满足动态变规格模型触发条件,则确定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的控制模式为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使得目标机架在目标时刻采用动态变规格控制模式对目标机架进行控制。本实施例在后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之前,提前确定冷连轧机组中各个机架的调整参数,进而在后卷带钢进入冷连轧机组时以及进入之后,可以快速调整各个机架的参数,避免程序和设备的延时性,以提高轧制效果。

    一种冷轧板带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46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36884.6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板带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冷轧机中,所述冷轧机包括卷取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卷取机的设定张力;基于设定张力以及预设的厚度耦合张力系数,确定卷取机的厚度耦合起车张力,厚度耦合张力系数基于带钢的厚度所确定;基于厚度耦合起车张力以及设定张力,确定卷取机的给定张力;将给定张力带入预设电流计算模型中,确定出卷取机的第一目标电流;控制卷取机电流从初始值上升到第一目标电流,以完成带钢建张。根据带钢厚度对卷取机的给定张力进行调节,使得给定张力达到不同厚度的带钢的起车所需,有利于解决起车给定张力不足引起的各种故障情况。

    一种硅钢尺寸协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400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241917.3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尺寸协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得热轧计划中订单带钢宽度;根据所述订单带钢宽度,对切边宽度公差进行控制;获得热轧带钢宽度曲线;根据所述热轧带钢宽度曲线,对带钢最小宽度进行控制;获得所述热轧计划中订单的最终用户需求和成品硅钢的厚度;根据所述最终用户需求和成品硅钢的厚度,对所述硅钢的订单需求进行控制;获得热轧凸度仪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检测数据,对所述硅钢的轮廓进行控制。实现了宽度协同控制和轮廓协同控制,达到硅钢尺寸协同控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硅钢生产过程中的切边窄尺、冷轧横向厚差无前馈控制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硅钢生产的稳定性和成品尺寸水平的技术效果。

    一种硅钢尺寸协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40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1917.3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钢尺寸协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得热轧计划中订单带钢宽度;根据所述订单带钢宽度,对切边宽度公差进行控制;获得热轧带钢宽度曲线;根据所述热轧带钢宽度曲线,对带钢最小宽度进行控制;获得所述热轧计划中订单的最终用户需求和成品硅钢的厚度;根据所述最终用户需求和成品硅钢的厚度,对所述硅钢的订单需求进行控制;获得热轧凸度仪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检测数据,对所述硅钢的轮廓进行控制。实现了宽度协同控制和轮廓协同控制,达到硅钢尺寸协同控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硅钢生产过程中的切边窄尺、冷轧横向厚差无前馈控制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硅钢生产的稳定性和成品尺寸水平的技术效果。

    一种冷连轧机起车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944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48801.5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连轧机起车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需要轧制的目标厚度的带钢,为轧机设定与目标厚度的带钢对应的第一轧制力参数;根据预设的初始轧制参数与第一轧制力参数进行轧机起车;基于轧机的相邻机架间的张力数据与预设的第一判断条件,获得第二轧制力参数;当轧机中的各个机架出口处的带钢厚度符合第二判断条件时,增加轧机的轧制速度;然后,调整轧机的末尾机架的工作辊和中间辊的弯辊力,直到末尾机架出口处的带钢厚度与目标厚度的偏差满足预设的误差条件时,根据第二轧制力参数与轧机正在使用的参数,获得最终轧制参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可大大提高了轧机的控制精度,提高了新钢种的原料板起车的成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