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69964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永磁磁浮列车,涉及跨座式单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单轨梁;永磁轨道,永磁轨道设置在单轨梁的上表面;构架,构架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列车车体,列车车体设置在构架的上方;悬浮永磁体,悬浮永磁体与构架相连;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设置在单轨梁的两侧壁上,移动端与构架相连。本申请通过悬浮永磁体与永磁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列车车体的悬浮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进行承重,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的磨损,解决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走行轮和轨道梁之间由于摩擦系数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99647.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永磁磁浮列车,涉及跨座式单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单轨梁;永磁轨道,永磁轨道设置在单轨梁的上表面;构架,构架设置在永磁轨道上方;列车车体,列车车体设置在构架的上方;悬浮永磁体,悬浮永磁体与构架相连;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固定端设置在单轨梁的两侧壁上,移动端与构架相连。本申请通过悬浮永磁体与永磁轨道之间的配合实现列车车体的悬浮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进行承重,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橡胶轮胎的磨损,解决了传统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走行轮和轨道梁之间由于摩擦系数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287705.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定位方法,包括(1)选取CFRP实验受测区域并构建应变传感器测试网络;(2)用不同重量的质量块依次施加在CFRP上模拟损伤,并获取应变特征信号;(3)构建集成学习算法模型,并训练所述集成学习算法模型;(4)利用得到的最优集成学习模型实现损伤定位。本发明集成学习组合多个弱学习器形成强学习器,有效提升学习器的预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31137.0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定位装置及一种试验方法,包括:底板,可水平放置并可拆卸安装固定在水平振动台和垂直振动台中的任意一者上并且可满足能够同时水平放置并可拆卸安装固定至少两个底板;基座,设置在底板上方或通过一旋转定位装置设置在底板上方;过渡连接件,包含至少两种过渡连接块,每种过渡连接块上的过渡连接件侧专用连接结构可安装特定种类被测对象;其中,底板能够在水平振动台和垂直振动台中至少水平振动台上以至少两个可选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进行水平放置并可拆卸安装固定,并且/或者,通过旋转定位装置对基座的角度调节,以使得基座在水平振动台和垂直振动台中至少水平振动台上的方向是可调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1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96948.7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试验系统,其包括:垂直振动台侧工装,所述垂直振动台侧工装包含垂直振动台侧支架,所述垂直振动台侧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垂直振动台台面上而上端安装有运行状态第一模拟装置;水平振动台侧工装,所述水平振动台侧工装包含水平振动台侧支架,所述水平振动台侧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振动台台面上而上端安装有运行状态第二模拟装置;其中,所述运行状态第一模拟装置和所述运行状态第二模拟装置中一者用于根据被测机构的真实运动状态对被测机构进行动支撑而另一者用于根据被测机构的真实运动状态通过柔性连接方式对被测机构进行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519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15423.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武汉大学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兴文 , 谢钦 , 廖永亮 , 任愈 , 张敏 , 舒冬 , 郭钦 , 雷崇 , 殷勤 , 姚应峰 , 代刚 , 石航 , 张明 , 王俊 , 葛红 , 种传强 , 刘曦洋 , 赵文涛 , 于龙 , 占栋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服役周期内限界动态演变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获取车辆悬挂元件动力学参数的非线性特性,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车辆在实际运营条件下悬挂元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之类的响应特性;S200:根据车辆悬挂元件的动力学参数分布特性修正所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车辆各截面控制点的随机动态偏移量;S300:基于悬挂元件的退化过程,获取不同车辆服役时间各截面控制点的退化动态偏移量;S400:获取车辆静态轮廓的各截面控制点数据,基于S200和S300所述的随机动态偏移量和退化动态偏移量,最终获得车辆服役周期范围内限界动态演化规律,使得车辆运行限界的设置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49066.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向架振动疲劳的钢轨波磨维护限值定义方法,包括采集轴箱振动加速度、钢轨波磨幅值,根据welch方法,计算转向架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同理,根据钢轨波磨幅值得到钢轨波磨幅值功率谱密度;以钢轨波磨幅值功率谱密度为输入,轴箱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为输出,得到轨道、车轮、轴箱组成的轮轨系统的系统传递函数;根据设定的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通过系统传递函数得到钢轨波磨幅值的功率谱密度;根据钢轨波磨幅值的功率谱密度,得到波磨幅值,所述的波磨幅值为钢轨波磨的打磨限值。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得到限值,考虑了不同波长的影响,更加具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215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539872.0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车辆的差速器耦合轮对,该耦合轮对通过高摩擦自锁差速器耦合左右两侧的独立轮对,高摩擦自锁差速器带有主从动摩擦片组,其能够提供预紧摩擦力矩,使得差速器自锁。在直线段与大半径曲线段,左右车轮轮轨摩擦力矩差小于主从动摩擦片组的预紧摩擦力矩,此时差速器锁止,使得左右轮耦合在一起同步转动,具有传统车轮的自导向能力和自动对中能力;在小半径曲线段,左右车轮轮轨摩擦力矩差大于主从动摩擦片组提供的预紧摩擦力矩,此时差速器解锁开始差速,使得左、右车轮能够具有不同的转速,从而车辆能够顺利通过小半径曲线。该轮对解决了城市轨道车辆轮轨磨耗和小半径曲线通过的问题,其与传动轮对具有相同接口,互换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747032.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K9/12 , B61L15/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动力学的车轮多边形粗糙级限值测量方法,通过分析车轮多边形故障下的轮轨力特性和规律,提出轮轨力级的概念,并利用KSM构造轮轨力级关于车速、阶次和0dB/1μm粗糙级的响应曲面,获得轮轨力级与粗糙级之间的关系,再分析轮轨力幅值与车轮粗糙级之间的关系,通过轮重减载率限值计算出轮轨力幅值的限值,再转化为粗糙级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29875.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频响函数的车轮多边形车载定量诊断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梳状滤波滤除钢轨粗糙度的影响,留下更“纯”的车轮多边形响应成分,后利用频率响应函数考虑并修正了结构固有模态的影响,从而由轴箱振动信号定量诊断多边形阶次和粗糙级。本发明解决了针对轴箱振动响应中车轮与轨道粗糙度振动成分混合在一起,导致诊断时容易导致轮与轨之间误判的问题,以及针对车载车轮多边形检测方法中,车轮粗糙度定量评估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