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状态估计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5408.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车状态估计方法,首先,建立包括纵向、横向以及横摆三个自由度的智能车动力学模型;其次,根据所建立的智能车动力学模型,选取智能车辆状态估计系统的状态量、观测量、系统的输入,并建立智能车状态估计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最后,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和强跟踪滤波设计具有高估计精度和强鲁棒性的智能车状态估计算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智能车状态的高精鲁棒估计,为智能车的操纵性、稳定性等运动控制提供准确的车辆状态信号。

    一种分布式线控转向车辆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96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5470.9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线控转向车辆容错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分布式线控转向车辆动力学模型、二自由度参考模型和转向电机失效模型;在上层容错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其具有鲁棒性强,参数自适应变化的特点,能够在保证目标跟踪性能的同时兼顾系统的鲁棒性。在下层转矩、转角优化分配重构控制器设计中,引入失效因子,在最小化轮胎负荷率的基础上,多建立了两个目标函数,确保优化目标函数有解的同时减小纵、侧向力与期望目标值之间的误差以及横摆力矩和附加横摆力矩的误差。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转向失效时系统的不确定性,能够在保证目标跟踪性能的同时兼顾系统的鲁棒性,以提高转向失效时分布式线控转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一种智能线控转向车辆鲁棒稳定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9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5369.3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线控转向车辆鲁棒稳定性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求解稳态工况下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然后,对车辆稳定性控制的控制目标进一步修改,并基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鲁棒控制器设计的参考模型;最后,设计并求解基于#imgabs0#混合灵敏度控制的线控转向车辆鲁棒稳定性控制器,用于进行线控转向车辆鲁棒稳定性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智能线控转向车辆的鲁棒稳定性以及轨迹跟踪性能。

    一种融合驾驶员偏好的纯电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1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939997.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驾驶员偏好的纯电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优化方法,利用NSGA‑II算法,对加速度值a优化求解,得到考虑加速时间,能量消耗,乘坐舒适性的多目标优化的Pareto非支配解;通过该方法得到的Pareto非支配解能满足驾驶员对于加速时间、能量消耗以及乘坐舒适性的需求,该需求可能是倾向于优化某一指标或者权衡优化,即为驾驶员提供适应其偏好的最优加速度值,优化加速驾驶过程。

    一种融合驾驶员偏好的纯电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1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9997.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驾驶员偏好的纯电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优化方法,利用NSGA-II算法,对加速度值a优化求解,得到考虑加速时间,能量消耗,乘坐舒适性的多目标优化的Pareto非支配解;通过该方法得到的Pareto非支配解能满足驾驶员对于加速时间、能量消耗以及乘坐舒适性的需求,该需求可能是倾向于优化某一指标或者权衡优化,即为驾驶员提供适应其偏好的最优加速度值,优化加速驾驶过程。

    一种考虑能耗与时间的电动汽车驾驶策略权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33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40097.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能耗与时间的电动汽车驾驶策略权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蓄电池参数和电机参数;根据行驶距离、蓄电池参数和电机参数,构建电机效率最大化和能量消耗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计算最优速度;基于最优速度,构建最小化加速持续时间和加速所需的最小化能源消耗的多目标化模型,计算加速到最优速度的最优加速度;根据所述最优速度和最优加速度,构建最小化能源消耗和最小化持续时间的多目标化模型,得到最优的驱动策略。本发明可以辅助制定驾驶策略,减少电动汽车行驶路程中的能耗以及行驶时间。

    一种可适用于动力电池互换模块化的PHEV分布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12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82004.0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动力电池互换模块化的PHEV分布式控制方法,在基于反馈的CS模式控制器基础上,采用控制信号相对于电池参数灵敏度的分析方法,提出VSC和BSC之间的一种控制器分布结构,最后通过求解一个双层优化问题,获得实现电池CSM的分布式控制器。本发明能够降低车辆系统的耦合风险,扩大时纯电动里程,同时满足闭环系统稳定性,电池电荷可持续性和部件可靠性的限制。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单体布置结构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038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40309.8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单体布置结构的优化方法,根据电动汽车的基本参数确定电池数量,设计初步电池组单体布置结构;然后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电动汽车仿真模型,仿真电动汽车在不同循环工况和不同放电倍率下的运行情况并获取锂电池的充放电数据,采用Fluent软件对电池组单体在不同放电倍率下和不同循环工况下进行仿真,以获取电池组单体的温度场分布,并分析对比电池组单体的温度值对电池组单体结构进行修改,得到最优的电池组单体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电池组单体相应的温度值的不同,对电池组单体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改善在充放电过程中各电池单体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提高电池组的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循环寿命。

    一种基于双电机驱动系统的台架试验装置及其功能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12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28454.6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机驱动系统的台架试验装置及其功能实现方法,包括驱动电机、ISG电机、两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升速箱、飞轮组、电力测功机、动力电池、第一转速转矩传感器以及第二转速转矩传感器;所述的ISG电机直接集成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ISG电机的输出轴经所述的第一转速转矩传感器连接至所述两档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输入轴,所述两档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输出轴依次经所述第二转速转矩传感器、升速箱连接至所述飞轮组的输入轴,所述飞轮组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电力测功机的输入轴;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有所述的动力电池。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台架试验。

    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油门开度检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46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01490.X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燃料发动机油门开度检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旋转电位计和与油门拉绳相连接的油量调节杠杆,所述旋转电位计的转轴上设有一联动摆杆,所述油量调节杠杆与所述联动摆杆经一传动拉绳相连接,所述传动拉绳的长度与所述旋转电位计的转轴中心到所述油量调节杠杆的旋转支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传动拉绳和联动摆杆的连接点到所述转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传动拉绳和油量调节杠杆的连接点到所述旋转支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可以保证旋转电位计的旋转角度真实反映发动机实际的油门开度信息,使油门开度与旋转电位计输出信号保持可靠的线性关系,提高油门开度检测的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