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1726.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重庆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时栅传感器的增量信号输出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位移差测量模块、频率控制模块、相位控制模块和增量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位移差测量模块用于计算周期T内的位移差,并将所述位移差输入至所述频率控制模块中;所述频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增量信号的输出频率,并将所述增量信号的输出频率输入至所述相位控制模块中;所述相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步长,并根据所述步长进行相位累加,得到增量信号的相位,所述增量信号的相位输入至所述增量信号输出模块中;所述增量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增量信号的输出形式和所述增量信号的相位输出增量信号;通过上述系统,能够提高时栅传感器增量信号的精度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57222.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深圳市步频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传感器,包括:基座、安装座、保护片和检测组件。基座沿X轴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检测区域。安装座与基座的沿Z轴方向的一侧连接,安装座沿X轴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相对于第二侧靠近检测区域,安装座包括安装孔,安装孔沿X轴方向贯穿于安装座。保护片位于第一侧且盖合安装孔,安装孔的侧壁与保护片接触,安装座与保护片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保护片一体成型。检测组件与第二侧连接,检测组件的部分位于安装孔内。本申请的保护片、基座和安装座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在磁阻元件表面形成保护,以提高磁阻元件的使用寿命,防止颗粒物划伤磁阻元件从而降低故障率减小损伤的风险,同时还提高了基座和安装座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7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253531.7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IPC: G01D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压电传感器,涉及压电传感领域,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包括分板、压电薄膜和第一连接头;分板和第一电路板位于同一平面,分板位于第一电路板的镂空区域内并与第一电路板内的一端相连,令分板以第一电路板内的一端为支点产生位移;压电薄膜贴覆于分板并与分板电连接;第一连接头与压电薄膜同侧设置,第一连接头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第二电路板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相对并可拆卸的连接,第二连接头支撑第一电路板。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分离了压电薄膜和运算处理单元,并且压电薄膜可随时拆卸并测试,实现了压电薄膜电路板的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90817.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重庆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角位移测量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球阵列式磁阻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及位移测量方法,包括:定子和动子,定子包括定子基体和安装在定子基体内的多个钢球,动子包括动子基体和沿动子基体环形外表面布置的正/余弦绕组,正弦绕组上设置有S+激励绕组、S‑激励绕组和正弦感应绕组,余弦绕组上设置有C+激励绕组、C‑激励绕组和余弦感应绕组,当动子沿定子外表面绕圆心做圆周运动时,正弦感应绕组、余弦感应绕组分别产生U1、U2两路电信号,通过逻辑电路输出携带直线位移信息的行波信号U并与同频率参考信号Uf进行比相,实现位移解耦。本申请能够有效减小外界环境带来的误差干扰,增大传感器测量量程,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5793.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化多模态传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弹性传感器基板支撑层堆叠的片层之间存在的水分子增大了薄膜之间的粘附力和可延展性,弹性传感器基板黏附层与弹性传感器基板支撑层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增加了薄膜的可拉伸性;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曲面化多模态传感装置是利用水性聚氨酯(WPU)和MXene基二维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力诱导的曲面化工艺得到的,可以简便实现多模态传感器的集成,大幅减少传感器制备工艺流程复杂度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拓展曲面化器件的应用场景,与传统工艺器件相比成本更加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1440642.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迈来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模拟输出的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一种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111),所述传感器元件(111)被配置为测量外部参数并输出代表所述外部参数的一个或多个结果;输出缓冲器(113),所述输出缓冲器(113)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结果或其经处理的版本,并在传感器端子(114)上施加代表结果的模拟信号或代表多个结果的模拟信号时间复用序列,并且用于确定触发信号是否与传感器的ID匹配,并且用于当触发信号与传感器的ID匹配时在预定周期期间启用输出缓冲器(113)。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42224.8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IPC: G01D5/12 , C25D5/54 , C25D5/00 , C25D3/48 , G01N27/327
Abstract: 针对目前商业金电极存在的比表面积小、实际应用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玻碳电极制备金纳米平面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借助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实现金纳米平面电极的快速制备。通过所制备的金纳米平面电极的低倍和高倍扫描电镜表征,可见电极表面平整且分布有尺寸均匀的金纳米颗粒,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876260.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三丰
Inventor: 桐山哲郎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校正值计算方法、程序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极坐标计算步骤,用于针对N个相位角θi和与每个相位角θi相对应的利萨茹半径Ri计算平方半径Ri2;以及校正值计算步骤,用于基于每个相位角θi和平方半径Ri2,至少计算信号X的偏移误差Cx的校正残差ΔCx、信号Y的偏移误差Cy的校正残差ΔCy、信号X和Y的振幅比误差Ka的校正残差ΔKa和信号X与信号Y之间的相位差误差Py的校正残差ΔPy,然后基于校正残差计算校正值。使用每个相位角θi和与每个相位角θi相对应的平方半径Ri2,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近似表达式模型中的系数,并且从获得的系数获得校正残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59699.8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D5/12 , B82Y15/00 , B05D1/32 , B32B27/28 , B32B27/08 , B32B27/36 , B32B27/40 , B32B27/06 , B32B33/00 , A61B5/103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是以蚕丝蛋白为主要原料制备传感层,利用蚕丝蛋白轻薄柔性透气等优点,显著降低了传感器的厚度,提高传感器的柔韧性以及与人体兼容性,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性强、且能够实现人体动作与信号捕获的同步。此外,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调整复合材料层中蚕丝蛋白与PVP丙三醇水凝胶质量比,获得最佳压力传感或温湿度传感。当其应用与康复训练姿态矫正系统中时,提升了患者训练姿态和运动数据的监测和记录准确性。对中风、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4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409372.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浙江镭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支架,支架左侧连接有第一PCB板,其上侧连接有第二PCB板,其下侧开设有间隔开的光接收部容纳区和光投射容纳区;第二PCB板上分别电性连接有光接收元件和光投射元件,光接收部容纳区内设有光接收透镜,光投射容纳区内设有光投射透镜;外壳的下侧设置有透光区;外壳外设有贯穿至外壳内并与第一PCB板或第二PCB板电性连接的电缆。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支架,其减少了组件数量,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有效的降低了材料及人工成本;光接收元件外围布置有屏蔽罩,其目的提高光接收元件的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