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65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1417137.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泵用回油油路防护结构,该燃油泵用回油油路防护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燃油泵安装孔内的过滤板,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用于对流进燃油泵回油孔的润滑油进行过滤。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设置有该燃油泵用回油油路防护结构的燃油泵组件和发动机。本发明能够避免停机时未及时流回油底壳的润滑油内的颗粒杂质通过燃油泵回油孔进入燃油泵内,实现对燃油泵回油油路的防护,保证燃油泵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965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17137.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泵用回油油路防护结构,该燃油泵用回油油路防护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燃油泵安装孔内的过滤板,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用于对流进燃油泵回油孔的润滑油进行过滤。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设置有该燃油泵用回油油路防护结构的燃油泵组件和发动机。本发明能够避免停机时未及时流回油底壳的润滑油内的颗粒杂质通过燃油泵回油孔进入燃油泵内,实现对燃油泵回油油路的防护,保证燃油泵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22887048U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21753126.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加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油结构、缸盖罩及发动机。注油结构,包括:注油筒、支架和挡板;所述注油筒中间具有注油腔;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注油筒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相邻两个支架与注油筒侧壁、挡板之间形成注油口;所述挡板的中心向注油腔一侧凸起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为薄壁结构,内部形成排气腔,导流部的凸起端部设置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孔将注油腔和导流部内部的排气腔连通,所述导流部沿注油筒轴向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架沿注油筒轴向的长度。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大粒异物的滑入,从而提升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633293U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21590107.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体油道结构及发动机。所述机体中具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具有壁厚最小位置点,所述第一油道中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连通所述第一油道的油道入口和油道出口;所述衬套的管壁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所述衬套的轴向设置,且开口槽的两端延伸到管壁的两端;所述管壁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油道的直径,所述衬套过盈安装在所述第一油道内,所述管壁隔离在所述壁厚最小位置点,且开口槽在圆周方向上远离所述壁厚最小位置点。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在相同空间下布置更大尺寸的油道,从而提高润滑效率和散热性能,同时保持机体的轻量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1769074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098827.7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F3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垫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垫片及点火线圈,包括密封垫片本体以及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气孔,在所述通气孔外侧的上端面依次设置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密封环设有第一薄弱区,所述第二密封环设有第二薄弱区,所述第二薄弱区的密封压力小于所述第一薄弱区密封压力且大于大气压力,所述第一薄弱区密封压力小于线圈内排气压力;本实用新型可将线圈衬套内部的高压气体层层压力释放,将火花塞处泄露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同时由于第二薄弱区的反向密封能力,阻止空气中水分经排气通道进入线圈内部,避免造成火花塞锈蚀。
-
公开(公告)号:CN217107184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474107.X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高温散热器、高温水泵、发动机本体机和高温节温器,高温水泵和发动机本体机设于高温小循环中,高温散热器设于高温大循环中;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低温散热器、低温水泵、传动箱和低温节温器,低温水泵和传动箱设于低温小循环中,低温散热器设于低温大循环中;还包括中冷器、机油冷却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第一控制阀控制高温冷却水流向发动机本体机或中冷器,第二控制阀控制低温冷却水流向中冷器或传动箱,第三控制阀控制机油冷却器和传动箱的水流通断。根据发动机运行模式,自动切换冷却模式,提高热车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6198499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325958.6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气节流阀、发动机系统和车辆,该进气节流阀包括阀体、外壳、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固定安装于阀体内,阀体相对于外壳可移动,以令进气节流阀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当进气节流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气体能够流过阀体;当进气节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阀体能够阻挡气体的流通。由于加热机构固定安装于阀体内,则当气体流经阀体时能够被加热;这种进气节流阀在能够实现对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能够对气体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了进入发动机的气体温度和流量满足要求,能够保障发动机顺利启动;这种设置方式,在能够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的同时,还节省了发动机前端的进气管路,降低了漏气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374359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565091.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预分离器和发动机,包括具有分离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分离腔内设置有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包括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沿入口至出口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第一分离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分离段,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分离段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二分离部包括分离部本体和设置在分离部本体的朝向入口一侧的凸起;待分离油气通过入口进入分离腔,依次流经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由出口流出分离腔。本实用新型能够优化分离组件的结构,改善油气预分离器内各结构的布置方案,提高油气预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74357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601059.X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冷却系统、发动机和车辆,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水装置、用于从储水装置中抽取冷却水的水泵、节温器和用于对待流入发动机的机油进行冷却的机油冷却器,控制器与节温器电连接,用于控制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的通断。本实施例减少了发动机各部件的磨损,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1819560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2387552.3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加注口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油加注口组件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内管的外表面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部,所述内管的外表面的另一端设有圆筒部,所述内管以可移动的方式插接于所述外管,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圆筒部的结合处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机油加注口组件,在机油加注口组件的外管内增加了内管,在工作人员进行机油加注时可以将内管取出,取出的内管旋转一定角度可以抵接在第一限位部上,使得加油过程更加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机油加注口组件采用伸缩式设计,便于整机在整车上的布置和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