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5501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43893.5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8G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换道预警方法及换道预警系统,它包括1)设置一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预警执行单元的换道预警系统,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内设置有临界安全距离计算模块和预警决策模块,包含有刚好能够进行换道的临界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和预警决策条件;2)采集自车所在的原始车道及换道的目标车道的前、后方给定范围内的距离自车最近的目标车辆与自车的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及自车速度信息;3)计算能够进行换道的临界安全距离,并将实际距离与计算出的临界安全距离进行比较,生成预警控制指令;4)根据预警控制指令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本发明可以全面地对自车周边的驾驶环境进行检测,判断不同工况下换道的安全性,有效预防换道过程中碰撞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05010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83495.7
申请日:201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真空助力器装置,它包括密封壳体,密封壳内设置有两个助力盘,橡胶膜片,阀体,主缸推杆和锁片,阀体向前方延伸,阀体的前端的凹槽内设置一放有反馈盘的反馈盘座,阀体内设置电磁阀部件;电磁阀部件包括电动壳体,电动壳体内设置有电磁阀衔铁,电动壳体内的凸缘周向设置有电磁阀线圈,电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线圈端盖,线圈端盖的凹缘内设置有衔铁端盖,衔铁端盖穿过反馈盘座顶在反馈盘后端,衔铁端盖和电磁阀衔铁与控制阀部件空气阀座通过螺栓连接,电动壳体的凸缘内设置有顶杆;电动壳体与空气阀座之间设置有电动套管,电动套管的前端顶在顶杆后端,电动套管后端在非工作状态下与橡胶阀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巡航、主动避撞等多种驾驶辅助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614754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58547.3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P15/00 , B60Q5/00 , G05B19/04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货车偏载动态检测方法及报警系统,它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一货车偏载动态检测报警系统,其包括一包括有左、右侧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感知单元、一包括有单片机的信息采集控制单元和一报警提示单元;单片机包括二A/D转换电路和一偏载动态检测模块,偏载动态检测模块中预置有偏载报警阈值及报警范围;2)左、右侧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货车左、右侧加速度信号;3)偏载动态检测模块计算出货车偏载系数;4)偏载动态检测模块依据计算出的货车偏载系数与预置的偏载报警阈值的差值,并结合预置的偏载报警范围,向报警提示单元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5)偏载动态检测模块完成偏载报警后,返回步骤2)。本发明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并能够在货车运输过程中主动、准确、及时提供货车偏载的报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822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3046.3
申请日:2009-04-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安全带的汽车行驶危险预警装置,它包括:一安全带扣,其包括一包括线圈、衔铁、磁轭和导线接口的电磁铁装置和一原车安全带扣;衔铁上和磁轭底部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原车安全带扣用的孔和一连接车辆座椅用的孔,线圈通过连接所述安全带扣控制器;一安全带扣控制器,其通过原车上车载CAN总线接收驾驶辅助系统提供的报警级别大小和车辆碰撞信号;当接收到报警级别信息时,安全带扣控制器控制线圈内电流通断,进而通过电磁铁装置中的衔铁控制原车安全带扣拉紧和放松安全带,以预警驾驶员;当接收到车辆碰撞信号时,安全带扣控制器控制安全带扣对安全带进行锁止,将驾驶员和乘客锁止在座椅上。本发明兼具危险预警及紧急锁止的功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28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080657.2
申请日:2009-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压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它包括一原车前制动回路、一原车后制动回路、一电控前制动回路和一电控后制动回路;电控前制动回路由前储气筒依次串接梭阀的一进气口、第一高速开关阀、第一单向阀、快放阀和前制动气室构成;电控前制动回路与原车前制动回路并联;电控后制动回路由后储气筒依次串接梭阀的另一进气口、第一高速开关阀、第二单向阀、继动阀和后制动气室构成;电控后制动回路与原车后制动回路并联;原车前制动回路中双腔制动阀的上腔与快放阀之间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快放阀与前制动室之间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继动阀与所述后制动气室之间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原车前制动回路中双腔制动阀的上腔与快放阀之间设置第二高速开关阀;原车后制动回路中双腔制动阀的下腔与继动阀之间设置第三高速开关阀。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380876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119655.5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爆胎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一种汽车爆胎安全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一个汽车爆胎安全控制系统,其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主控制单元、纵向安全执行单元和横向安全执行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车载CAN总线通讯;2)主控制单元在车辆爆胎发生时,向纵向安全执行单元和横向安全执行单元发出控制指令;3)纵向安全执行单元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通过节气门自动控制装置关闭节气门,并驱动纵向制动执行装置使车辆快速减速;4)与此同时,横向安全执行单元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转向辅助电机使车辆维持原有的行驶方向。本发明实现难度小、可靠性高且成本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593489C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10119657.4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的制动器自动冷却方法及装置,其是在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中并联一冷却回路,通过一控制系统自动为制动器进行气冷却。装置中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干燥器,过滤器/干燥器的输出管路上设置一进气三通,进气三通一条支路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温度调节膨胀阀连接到第一蒸发器,进气三通阀另一支路通过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温度调节膨胀阀连接到第二蒸发器,第一、二蒸发器的输出管路共同通过一出气三通回接到压缩机上。控制系统包括五条并联接地的支路,分别通过A/C联动开关和制动开关对驾驶室和制动器控制。本发明通过一组并联的冷却回路,使得系统能够对驾驶室和制动器分别制冷,达到需有所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835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2693.2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驾驶辅助功能的集成式电控制动系统,它包括一信息采集装置、一控制器和一制动执行器;其中,控制器包括预置有一控制策略计算模块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中的控制策略计算模块根据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自车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和自车前方障碍物信息,对自车当前状态进行判断和计算,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并输送给制动执行器,制动执行器依据所述控制量大小对自车实施相应的自动制动;当微处理器接收到人工制动信号时,微处理器中的控制策略计算模块停止计算控制量工作。本发明安全功能齐全,控制精度高,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50137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19658.9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车弯道防侧翻动态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一货车弯道防侧翻动态检测预警装置,它包括方向盘转角测量装置、横摆角速度测量装置、倾角测量装置和包括有单片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单片机内的固化程序设置有质心高度动态检测算法模块和防侧翻预警算法模块;防侧翻预警算法模块中预置有侧翻报警范围;2)采集方向盘转角信号,货车沿垂向的横摆角速度信号,货车车厢的侧倾角度信号,货车后轴的侧倾角度信号,货车的纵向车速信号;3)通过质心高度动态检测算法模块,计算出货车侧向加速度和质心高度;4)根据质心高度,通过防侧翻预警算法模块,计算出侧翻加速度阈值;5)依据货车侧向加速度与侧翻加速度阈值的差值和预置的侧翻报警范围,发出相应的报警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01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17172.1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控制原型的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方法,属于汽车模拟驾驶技术领域。首先利用监控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内核建立快速控制原型器的软件平台,并编译和下载驾驶仿真模型。其次,快速控制原型器接收驾驶模拟器的操纵信号后,计算所有模拟车辆的速度和方向,同时发送视景计算机和监控计算机,分别用于生成视景图像和对监控驾驶模拟过程。最后,驾驶模拟者或开发人员根据驾驶模拟者所在车辆及电控系统的性能要求,对驾驶仿真模型进行修改,重复驾驶模拟器过程,直至满足驾驶模拟者或开发人员的要求。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化了开发型驾驶模拟器,降低了开发成本,且适用于车辆电控系统的V型开发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