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和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090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724680.7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和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器、废气热量回收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热电装置、温度传感器、电荷状态指示器,所述废气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废气热交换器、第一分流阀,热能传递回路上设有第二分流阀/用于连通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废气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通过传热管与包裹在电池外部的电池盖板连接,第二热交换器与热电装置连接,热电装置与电池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和电荷状态指示器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和电荷状态,通过对第一分流阀和第二分流阀的控制对电池的加热和/或充电,使电池温度和电荷状态处于理想状态,提升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

    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4450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0451.8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属于汽车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麦弗逊悬架的弹簧上加设压电馈能模块,压电馈能模块中含有若干个压电振子,并套装在活塞杆上,利用压电振子受到挤压产生电能这一特点,回收减振器振动过程中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压电振子变形产生的电压可以经电压调节器变压后供给车辆供电网络或蓄电池。该装置完全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的振动能量进行转化发电,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可靠性高,安全、节能、环保。

    一种基于信号分析的纯电动汽车事故快速调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8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702396.4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分析的纯电动汽车事故快速调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纯电动汽车主要事故类型与“三电系统”主要故障间存在的内在关联关系;2、搭建包含“三电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数学模型;3、结合所述模型模拟纯电动汽车人为失效,采集故障条件下的系统易测信号;4、对系统信号进行特征分析,揭示信号输出典型特征;5、建立所述信号典型特征与“三电系统”主要故障及纯电动汽车主要事故类型间的逻辑关系;6、搭建基于所述逻辑关系的纯电动汽车事故快速调查系统,最终输出引起纯电动汽车事故的“三电系统”故障点。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三电系统”主要故障引起的纯电动汽车事故进行快速调查,系统成本低、可靠性好。

    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44509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100451.8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悬架装置,属于汽车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麦弗逊悬架的弹簧上加设压电馈能模块,压电馈能模块中含有若干个压电振子,并套装在活塞杆上,利用压电振子受到挤压产生电能这一特点,回收减振器振动过程中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压电振子变形产生的电压可以经电压调节器变压后供给车辆供电网络或蓄电池。该装置完全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的振动能量进行转化发电,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可靠性高,安全、节能、环保。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2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9962.X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机构,包括发动机、行星齿轮机构A、行星齿轮机构B、电机A、电机B、离合器A、离合器B、离合器C、制动器A、制动器B、齿轮Ⅰ、齿轮Ⅱ和差速器模块。行星齿轮机构A由太阳轮A、行星架A、齿圈A和行星轮A组成。行星齿轮机构B由太阳轮B、行星架B、齿圈B和行星轮B组成。发动机通过离合器A与行星架A相连,行星架A通过离合器B与齿圈B相连。本发明通过控制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合与松开,使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工作模式,同时能实现多档位的调节,满足汽车复杂的行驶工况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2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3108.0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前排锥齿轮、第二离合器、行星锥齿轮、齿圈、行星架、后排锥齿轮、圆柱齿轮、第三离合器、第二电机、第四离合器和第一电机。其工作方法存在7种工作模式:纯电动工作模式、停车发电工作模式、发动机启动工作模式、发动机单独工作模式、联合驱动工作模式、行车发电工作模式和再生制动工作模式。本发明通过齿轮机构实现多动力源的动力耦合,能实现多种运行模式,使整车燃油经济性和能量利用效率最优。

    一种基于特殊路面的车辆行进中无线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0116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4587.8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殊路面的车辆行进中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的高速公路路面上铺设特殊路面模块,并在车辆上装有发电模块以及能量回收与储存模块。特殊路面模块中含有永磁体,其加工成薄片状铺设在高速公路的路表,在路面上方产生磁场;发电模块中含有导线,起发电的作用;能量回收与储存模块可以将产生的电能回收并储存起来。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使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利用导线切割磁干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生成电能,并利用回收和储能电路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该装置完全利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动能进行转化发电,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安全、节能、环保。

    一种车辆驱动系统能量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25283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536301.1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驱动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属于汽车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的车辆驱动系统的传动轴上增设能量回收机构,能量回收机构包括蜗轮蜗杆装置,电磁离合器和电机。该装置可以在发动机输出功率高于整车功率需求时,将多余的能量在传动轴处通过蜗轮蜗杆装置以及电磁离合器传递至电机输入轴,带动电机发电,电机产生的电能可以储存到车载蓄电池中,供给整车用电网络。该装置可以使发动机更多的工作在效率较高的状态,同时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可以明显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以及能量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