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49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649584.9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该车身高度调节方法包括:确定目标高度;采用分段调节的方式调节车身的高度,以使目标车轮对应的空气弹簧的实际高度逐渐逼近目标高度。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车身高度调节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车身高度超调和震荡。

    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058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41301.1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该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不是控制空气悬架正常高度调节,就是禁止空气悬架高度调节,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第二调节信息控制多个空气弹簧工作以将其分别对应处的当前车身高度朝向标准高度调节,更加充分地利用了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能力。且在控制每个空气弹簧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根据第二信息控制多个空气弹簧分别对应处车身的多个当前车身高度朝向平衡高度调节以使多个空气弹簧分别对应处车身的多个当前车身高度一致,确保了调节过程中或调节完成后,车身姿态保持平衡、稳定。

    半主动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0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05930.1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半主动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俯仰角速度;根据俯仰角速度,确定车辆上每一目标减振器的基础阻尼,以及根据俯仰角速度,确定车辆上每一目标减振器的运行状态,其中目标减振器包括安装在车辆前轴的至少一个前轴减振器和安装在车辆后轴的至少一个后轴减振器;针对每一目标减振器,根据目标减振器的基础阻尼和运行状态,确定目标减振器的目标阻尼;根据目标减振器的目标阻尼,确定目标减振器的目标电流,并将目标电流施加到目标减振器对应的减振器上。如此,能够使得到的目标阻尼与起伏路面相适应,进而提高抑制车身的俯仰运动的效果,提高车内人员的乘车舒适性。

    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控制器、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221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62185.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控制器、车辆及存储介质。该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悬架变形量;在确定所述悬架变形量大于第一预设变形阈值的情况下,增大悬架的减振器的目标阻尼至预设阻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变形阈值小于边界变形值,所述边界变形值为悬架初始接触限位块时的悬架变形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悬架变形量大于第一预设变形阈值时,通过控制悬架的减振器的目标阻尼增大至预设阻尼,即使减振器的阻尼变硬来减小悬架变形量,从而降低悬架撞击限位块的概率,提高舒适性。

    车辆悬架控制方法、装置、车辆控制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330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9322.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悬架控制方法、装置、车辆控制器及车辆。其中,该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包括计算车辆的第一行驶位移;当第一行驶位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对后轮悬架施加第一目标阻尼,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对后轮悬架施加第二目标阻尼,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间。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不仅能够识别单根减速带,还能够识别多根减速带,能够提前预判到后轮即将通过减速带,能够及时有效地将阻尼力输送到后轮悬架上,能够有效减缓后轮通过减速带时带来的冲击,可以提升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021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50046.5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其中,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惯性传感器检测车身的垂向加速度、俯仰角速度和侧倾角速度;根据垂向加速度、俯仰角速度和侧倾角速度确定车轮位置对应的车身簧上垂向加速度,并根据车身簧上垂向加速度确定车轮位置对应的车身簧上垂向速度;根据车轮位置对应的车身簧上垂向加速度和车轮位置对应的车身簧上垂向速度确定最佳阻尼系数;根据最佳阻尼系数对车轮位置对应的半主动减振器进行控制。由此,本实施例能够保证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使车辆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路况,并且,还可以降低车辆悬架的控制成本,充分提高用户体验。

    车辆空气悬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0220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470909.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空气悬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所在路面的坡度值和所述车辆的速度值;在所述车辆未进入长下坡工况模式、所述车辆所在路面的坡度值处于目标坡度范围内的连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且所述速度值大于速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车辆切换至长下坡工况模式;根据所述坡度值和所述车辆的轴距值确定所述车辆的前空气悬架的第一目标高度;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高度对所述前空气悬架的高度进行升高。由此,一方面可以对车辆行驶的工况模式进行准确识别,另一方面可以对车辆处于长下坡工况模式的情况进行调节,保证车辆中空气悬架控制与车辆实际行驶状态之间的匹配性。

    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058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44155.8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该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每个空气弹簧对应处的当前车身高度和目标车身高度,确定每个空气弹簧的第一工作模式;根据每个空气弹簧的第一工作模式和多个空气弹簧对应处的多个当前车身高度,确定每个空气弹簧的第二工作模式;控制每个空气弹簧执行对应的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以使多个空气弹簧对应处的多个当前车身高度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在使用空气悬架控制系统进行车身高度调节的过程中或调节完成后,车身姿态保持平衡、稳定。

    车辆原地转向助力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01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794417.4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原地转向助力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助力补偿模型,助力补偿模型为预先对方向盘的力矩和转角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拟合并求解得到的函数模型;在检测到车辆处于原地转向工况时,将车辆当前的方向盘转角作为助力补偿模型的输入,计算得到助力补偿系数;根据助力补偿系数对助力电机的原始助力力矩进行补偿,得到目标助力力矩,并根据目标助力力矩控制助力电机对方向盘的助力;本发明中,直接将方向盘转角输入助力补偿模型得到助力补偿系数,进而基于助力补偿系数对实现对方向盘进行助力补偿,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补偿算法减小原地转向工况时方向盘的力矩波动,从而提升了原地转向的舒适性。

    车辆原地转向助力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01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794417.4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原地转向助力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助力补偿模型,助力补偿模型为预先对方向盘的力矩和转角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拟合并求解得到的函数模型;在检测到车辆处于原地转向工况时,将车辆当前的方向盘转角作为助力补偿模型的输入,计算得到助力补偿系数;根据助力补偿系数对助力电机的原始助力力矩进行补偿,得到目标助力力矩,并根据目标助力力矩控制助力电机对方向盘的助力;本发明中,直接将方向盘转角输入助力补偿模型得到助力补偿系数,进而基于助力补偿系数对实现对方向盘进行助力补偿,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补偿算法减小原地转向工况时方向盘的力矩波动,从而提升了原地转向的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