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5926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1336962.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硬质合金顶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11~13wt%的Co、0.85~1.15wt%的Cr3C2、0.001~0.003wt%Y和余量的碳化钨,其中:所述的WC平均晶粒度为0.50~0.70μm,且WC最大晶粒度≤2.0μm。本发明的硬质合金粘结相重量百分含量在11%~13%,保证了断裂韧性不降低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更细0.50~0.70μm WC晶粒,提高合金的抗压强度。本发明的原料采用添加含量为0.85~1.5wt%的Cr3C2和稀土Y作为复合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WC晶粒的异常长大,从而有效保障合金中WC最大晶粒度≤2.0μm;避免了添加VC对合金晶界的有害影响;从而提高合金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本发明中添加0.001~0.003wt%稀土Y可以净化硬质合金晶界,提高顶锤材料的抗剪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72879.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由10~15wt%的钴、10~15wt%的镍、0.6~2.5wt%的碳化硅和余量的碳化钨的组成。本发明采用了Si强化Co‑Ni粘结相来增强硬质合金,其有序强化相弥散分布到粘结相中。在相当条件下,与现有Co‑Ni粘结相硬质合金相比,本发明的Co‑Ni‑Si为粘结相的增强硬质合金,可实现室温和高温抗弯强度提高20%以上;而且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可控,有利于实现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41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13277.5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8 , C22C1/051 , C22C29/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包括:5-10wt%的钴、0.5-1.5wt%的碳化铬和余量的碳化钨,碳化钨包括非片状碳化钨晶粒和片状晶碳化钨,其中片状晶碳化钨占总硬质合金质量18-40wt%。本发明提供的硬质合金中含有合适量的片状晶碳化钨,可以在相当硬度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合金的抗粘着磨损性能,将其用作不锈钢线材轧制用辊环,可实现不锈钢线材轧制吨位的30%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32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701168.5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热钢结硬质合金,包括硬质相和粘结相,其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数计:硬质相由WC和TiC组成,重量百分数为10~50,余量为粘结相;粘结相中:Co:18~38,Ni3Al:23~53,Mo:0~2,W:0~2,余量为Fe;其制备包括:选取形成硬质相原料的0.1~34.8 WC和3.0~49.3饱和固溶体TiC‑WC(3:7)粉末,与形成粘结相原料的9.0~34.2的Co、11.5~47.7的Ni3Al、0~1.8的Mo、0~1.8的W粉末和余量的Fe粉,其中形成硬质相的原料总重占混合粉末总重的10~50%;按球料比(按重量计)≥6,液固比600~900ml/Kg,强化湿磨,湿磨时间≥48小时;湿磨混合料经喷雾干燥、压制成型;1250℃~1350℃真空固相烧结后获得耐热钢结硬质合金,其中粘结相重量百分比为50%~90%;适合在600~900℃使用,高温抗氧化和高温冲击韧性方面具有较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49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564724.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Al合金化粘结相的抗高温磨损硬质合金,硬质相为WC和/TiC,粘结相为NiAl合金化的Co和/Fe,体积百分比为10~40%;制备包括:按Ni-50at.%Al的成分比例,把0.03~21.04wt%镍粉和铝粉,与碳化物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石墨容器中铺平,非氧化性气氛下,升温加热至660~1300℃,保温,然后自然冷却,获得碳化物与NiAl的混合物;碾磨、破碎、过筛,获得混合粉末;400±50℃的氢气氛下脱氧预处理;将45.77-96.34wt%的混合粉末,与余量的Co和/Fe粉末湿磨;湿磨混合料喷雾干燥、压制;压坯1350~1550℃低压液相烧结获得抗高温磨损硬质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322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701168.5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热钢结硬质合金,包括硬质相和粘结相,其化学组成按重量百分数计:硬质相由WC和TiC组成,重量百分数为10~50,余量为粘结相;粘结相中:Co:18~38,Ni3Al:23~53,Mo:0~2,W:0~2,余量为Fe;其制备包括:选取形成硬质相原料的0.1~34.8WC和3.0~49.3饱和固溶体TiC-WC(3:7)粉末,与形成粘结相原料的9.0~34.2的Co、11.5~47.7的Ni3Al、0~1.8的Mo、0~1.8的W粉末和余量的Fe粉,其中形成硬质相的原料总重占混合粉末总重的10~50%;按球料比(按重量计)≥6,液固比600~900ml/Kg,强化湿磨,湿磨时间≥48小时;湿磨混合料经喷雾干燥、压制成型;1250℃~1350℃真空固相烧结后获得耐热钢结硬质合金,其中粘结相重量百分比为50%~90%;适合在600~900℃使用,高温抗氧化和高温冲击韧性方面具有较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49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64724.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Al合金化粘结相的抗高温磨损硬质合金,硬质相为WC和/TiC,粘结相为NiAl合金化的Co和/Fe,体积百分比为10~40%;制备包括:按Ni-50at.%Al的成分比例,把0.03~21.04wt%镍粉和铝粉,与碳化物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石墨容器中铺平,非氧化性气氛下,升温加热至660~1300℃,保温,然后自然冷却,获得碳化物与NiAl的混合物;碾磨、破碎、过筛,获得混合粉末;400±50℃的氢气氛下脱氧预处理;将45.77-96.34wt%的混合粉末,与余量的Co和/Fe粉末湿磨;湿磨混合料喷雾干燥、压制;压坯1350~1550℃低压液相烧结获得抗高温磨损硬质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1984110A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1010576917.8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分均匀、粒度细小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Fe2Al5的预合金粉末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将铁粉和铝粉按Fe2Al5的质量百分比配料,球磨混合、过筛,获得均匀的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置于容器中铺平,在真空或非氧化性气氛下,加热至铁—铝主要固相反应温度进行烧结,保温4~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获得的Fe2Al5金属间预合金碾磨、过筛,得到铁—铝金属间化合物Fe2Al5的预合金粉末;本发明工艺简单、高效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21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44224.1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线轧机成品机架的硬质合金辊环及其制备方法,该辊环有优良的耐磨性和抗热裂纹扩展能力,WC晶粒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有清晰的边界,合金的平均晶粒度大于3.2μm,粘结相分布均匀,β相分布为(1~2)μm;其制备过程中,粗晶WC采用黄钨工艺,高温还原制备所需的粗晶W粉,对制备的粗晶钨粉进行气流分级筛选,选取Fsss粒度大于9.0μm的W粉进行高温碳化生产,制备的粗晶原料WC的Fsss粒度为(9~17)μm;采用碾磨的方法对WC、粘结相和成型剂等进行均匀分散,用特殊工艺降低碾磨效率,保证粗晶WC的完整性;用喷雾干燥法干燥混合料,压制辊环,采用氢气脱蜡低压烧结一体工艺进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4199.2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用金属陶瓷粉末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将由TiC粉末和Ni粉末混合而成的组合物与成型剂进行湿磨混合反应,得到湿磨混合料;步骤S20、将所述湿磨混合料进行喷雾干燥反应,得到喷雾混合料;步骤S30、对所述喷雾混合料进行筛分,获得目标粒径大小的喷雾混合料;步骤S40、将目标粒径大小的所述喷雾混合料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煅烧,得到金属陶瓷粉末;步骤S50、过筛所述步骤S40中得到的所述金属陶瓷粉末。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形度好、陶瓷相稳定及适用于3D打印的金属粉末,且本制备方法成本较低,金属粉末粒度大小可控,工艺较为简单,方便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