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6195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250827.6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5B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蓄能器及其制造方法。液压蓄能器包括装配进卡环(16)的环端部间隙(25)中的限制部(17)以限制卡环(16)的直径减小。卡环(16)通过压力机由金属片冲压制成。因此,装配进凹槽中的卡环(16)的一部分的两个相反表面中的一个由于塌边而形成倾斜表面。限制部(17)装配进卡环(16)的环端部间隙(25)中以限制卡环(16)的直径减小。因此,可以限制卡环(16)的倾斜表面在凹槽的角部上的依靠,从而可以限制卡环(16)从凹槽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66195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50827.6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5B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蓄能器及其制造方法。液压蓄能器包括装配进卡环(16)的环端部间隙(25)中的限制部(17)以限制卡环(16)的直径减小。卡环(16)通过压力机由金属片冲压制成。因此,装配进凹槽中的卡环(16)的一部分的两个相反表面中的一个由于塌边而形成倾斜表面。限制部(17)装配进卡环(16)的环端部间隙(25)中以限制卡环(16)的直径减小。因此,可以限制卡环(16)的倾斜表面在凹槽的角部上的依靠,从而可以限制卡环(16)从凹槽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2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80095625.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91 , H01M50/249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蓄电池装置能够高密度地搭载多个蓄电池单体,并且能够容易地保持多个蓄电池单体,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并列配置在两个外侧壁(33)之间,分别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及,保持机构(7),其配置在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之间,对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将蓄电池单体组(6)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将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分别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80095625.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91 , H01M50/249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蓄电池装置能够高密度地搭载多个蓄电池单体,并且能够容易地保持多个蓄电池单体,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并列配置在两个外侧壁(33)之间,分别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及,保持机构(7),其配置在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之间,对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将蓄电池单体组(6)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将多个蓄电池单体组(6)分别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11283754.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浅井香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61 , H01M10/6572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块及电动车辆,能够使用佩尔捷元件来适当控制电池组的温度。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包括所层叠的多个单电池单元;板状的佩尔捷元件,电流流经时,在吸热面吸热并在发热面发热;热传导构件,将电池组与吸热面连接;及框体,收容电池组、佩尔捷元件及热传导构件,且发热面接触框体的侧板,在电池组的外周面中与吸热面相向的侧面和吸热面之间、以及电池组的底面和框体的底板之间,设置着热传导率比热传导构件低的隔热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80095639.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其能够高密度地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而不会引起蓄电池单体组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每个蓄电池单体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地与热交换面可热交换地接触并保持,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配置在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间,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其设置于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中的至少一方,并流通可经由外侧壁(33)而与蓄电池单体(60)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及,保持机构(7),其对外装体(30)内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朝向具有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的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使蓄电池单体组(6)与外侧壁(33)可热交换地接触,并将蓄电池单体组(6)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42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623540.8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47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可兼顾层叠的电池单元的有效热交换与容易定位。电池装置(1)包括:外装体(30),具有两个外侧壁(33);电池单元群(6),将具有电极端子(602)的电池单元(60)层叠而构成;调温介质流路(36),设于外侧壁(33)的内部;保持机构(7),使朝外侧壁(33)按压的方向的压力作用于电池单元群(6),以将其保持于外装体(30)。电池单元(60)在上部具有电极端子(602),电池单元群(6)在下部具有朝外侧壁(33)突出的凸部(617),外侧壁(33)的内面(33a)在较调温介质流路(36)低的位置沿着外装体(30)的长度方向具有凹部(37),电池单元群(6)通过凸部(617)与凹部(37)的卡合由保持机构(7)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1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283754.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浅井香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61 , H01M10/6572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块及电动车辆,能够使用佩尔捷元件来适当控制电池组的温度。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包括所层叠的多个单电池单元;板状的佩尔捷元件,电流流经时,在吸热面吸热并在发热面发热;热传导构件,将电池组与吸热面连接;及框体,收容电池组、佩尔捷元件及热传导构件,且发热面接触框体的侧板,在电池组的外周面中与吸热面相向的侧面和吸热面之间、以及电池组的底面和框体的底板之间,设置着热传导率比热传导构件低的隔热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89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31284.6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 , F16H57/04 , F16C35/0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5/067 , F16C19/54 , F16C33/6677 , F16C2226/50 , F16C2226/60 , F16C2361/61 , F16C2361/65 ,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2057/02047 , Y10T74/2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止动结构,既不会导致变速器大型化又能够可靠地防止轴承脱落。在用于阻止以能够旋转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变速器壳体(7)的旋转体(G3b)的轴承(G3c)从变速器壳体(7)脱落的轴承止动结构中,变速器(1)具备与轴承(G3c)邻接的制动器(B1),制动器(B1)具备固定于变速器壳体(7)的固定部件(B1a),固定部件(B1a)与轴承(G3c)的轴向侧面卡合,从而防止轴承(G3c)从变速器壳体(7)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2424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880095639.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58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装置,其能够高密度地层叠多个蓄电池单体,而不会引起蓄电池单体组的大型化,并且能够使每个蓄电池单体操作性良好且容易地与热交换面可热交换地接触并保持,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具备:外装体(30),其具有两个外侧壁(33);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组(6),其配置在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间,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60)构成;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其设置于外装体(30)的两个外侧壁(33)之中的至少一方,并流通可经由外侧壁(33)而与蓄电池单体(60)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及,保持机构(7),其对外装体(30)内的前述蓄电池单体组(6)施加朝向具有第一温控介质流路(36)的外侧壁(33)按压的压力,由此,使蓄电池单体组(6)与外侧壁(33)可热交换地接触,并将蓄电池单体组(6)保持在外装体(30)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