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0128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10059879.2
申请日:2003-06-24
IPC: H01L27/04 , H01L27/115 , H01L29/7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半导体衬底;含形成在所述衬底中的沟槽和埋入在沟槽内的绝缘膜的元件隔离区;形成在所述衬底中的有源区,该有源区包括其上形成有栅绝缘膜的阱区,该栅绝缘膜上形成有栅电极,阱区包括与栅电极相对应地设置的源和漏扩散区,其中,沟槽中的埋入绝缘膜具有平面延伸到衬底中的底表面,且该埋入绝缘膜包围着有源区,该底表面延伸的深度比扩散区深;埋入绝缘膜有至少包围源和漏扩散区的凹陷的上部平表面,以防止元件隔离区所引起的晶体缺陷,所述凹陷的上部平表面的深度从衬底的平表面算起大于等于所述源和漏扩散区的杂质分布的峰值浓度的深度;沿沟槽中的埋入绝缘膜的侧面和底面形成有氮氧化物膜,该氮氧化物膜与衬底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682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59879.2
申请日:2003-06-24
IPC: H01L27/04 , H01L27/115 , H01L29/7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半导体衬底;含形成在所述衬底中的沟槽和埋入在沟槽内的绝缘膜的元件隔离区;形成在所述衬底中的有源区,该有源区包括其上形成有栅绝缘膜的阱区,该栅绝缘膜上形成有栅电极,阱区包括与栅电极相对应地设置的源和漏扩散区,其中,沟槽中的埋入绝缘膜具有平面延伸到衬底中的底表面,且该埋入绝缘膜包围着有源区,该底表面延伸的深度比扩散区深;埋入绝缘膜有至少包围源和漏扩散区的凹陷的上部平表面,以防止元件隔离区所引起的晶体缺陷,所述凹陷的上部平表面的深度从衬底的平表面算起大于等于所述源和漏扩散区的杂质分布的峰值浓度的深度;沿沟槽中的埋入绝缘膜的侧面和底面形成有氮氧化物膜,该氮氧化物膜与衬底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558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094395.1
申请日:1998-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日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1L21/762
Abstract: 借助于降低半导体衬底上元件隔离沟槽的沟槽上边沿周围应力的产生,制造了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沟槽隔离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此沟槽隔离结构在沟槽上边沿处具有所需的曲率半径而不形成任何台阶,从而优化了元件隔离沟槽的形状,并使器件更精细,且改善了器件的电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301554C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99120218.X
申请日:1999-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H01L2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4/10 , H01L23/50 , H01L23/5286 , H01L23/552 , H01L23/645 , H01L23/66 , H01L24/13 , H01L2224/05001 , H01L2224/05008 , H01L2224/05022 , H01L2224/05024 , H01L2224/05569 , H01L2224/05571 , H01L2224/05572 , H01L2224/13 , H01L2224/13099 , H01L2224/16 , H01L2924/01004 , H01L2924/01005 , H01L2924/01006 , H01L2924/01013 , H01L2924/01023 , H01L2924/01024 , H01L2924/01029 , H01L2924/01033 , H01L2924/01074 , H01L2924/01077 , H01L2924/01079 , H01L2924/01082 , H01L2924/014 , H01L2924/10253 , H01L2924/12042 , H01L2924/14 , H01L2924/19041 , H01L2924/30105 , H01L2924/30107 , H01L2924/3025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提供可靠性高,能够以低噪声进行高速动作的半导体器件。在同一个面内形成电源布线1003a、接地布线1003b和电信号布线1003c,与信号布线至少一部分的两侧相邻地形成电源布线或者接地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293634C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02152632.X
申请日:2002-1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H01L27/04 , H01L27/108 , H01L29/772 , H01L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42 , H01L21/823412 , H01L21/823481 , H01L27/10873 , H01L27/1089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使用特性相同的多个场效应晶体管的电路的半导体器件中,提供晶体管特性优良的可靠性高的半导体器件。采用在该晶体管中,把与已形成了理想的是特性相同的晶体管的有源区相邻的浅沟元件隔离的沟宽作成为相同的办法,使得归因于相邻的浅沟元件隔离而在有源区内产生的应力,在该晶体管彼此间变成为相同,因而具有可以得到相同特性晶体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252832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3148711.4
申请日:2003-06-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联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9/78 , H01L27/115 , H01L21/8247 , G11C1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526 , H01L21/28123 , H01L21/76224 , H01L21/823481 , H01L27/105 , H01L27/115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地抑制在衬底上产生的晶体缺陷,性能良好的半导体器件和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具有上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沟和埋入到上述沟内的埋入绝缘膜的元件隔离区,和与上述元件隔离区相邻接且形成有栅极绝缘膜和栅极绝缘膜上边的栅极电极的有源区域,上述栅极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元件隔离区上边,且存在有上述栅极电极的第1元件隔离区的上述埋入绝缘膜的上侧的第1端面,位于比不存在上述栅极电极膜的第2元件隔离区的上述埋入绝缘膜的第2端面更往上边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7C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97198006.3
申请日:1997-09-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H01L21/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76235
Abstract: 在具有沟槽隔离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中,在用常规方法选择氧化沟槽结构之后,再次氧化衬底的整个表面,同时只有衬底或沟槽表面的氧化膜暴露出来,并给沟槽上端部附近的氧化膜的形状提供曲率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5070C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99804201.3
申请日:1999-03-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7314 , G01R1/06744 , G01R3/00 , G01R31/2863
Abstract: 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工艺过程包括为了以大范围一次全部的方式测试被测物中的导电焊接点把具有数量与被测物中的测试目标区域上形成测试目标导电体的数量相等的电学上独立的凸出部的测试装置主体部分压向被测物的电特性测试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505839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1820204.7
申请日:2001-1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H01L27/0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42 , H01L21/823807 , H01L21/823814 , H01L21/823842 , H01L27/09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n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和p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中该两个晶体管都具有优异的漏电流特性。具有n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10)和p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30)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用作涂敷n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10)的栅电极(15)的应力控制膜(19)的膜,其膜应力偏移到拉应力。该器件还包括用作涂敷p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30)的栅电极(35)的应力控制膜(39)的膜,其膜应力更多的是压应力而不是n沟道型场效应晶体管(10)的膜(19)那样的应力。这样,期望n沟道型和p沟道型晶体管来改善漏电流。因此,整体的特性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8012C
公开(公告)日:2002-01-16
申请号:CN96103918.3
申请日:1996-03-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H01L21/316 , H01L21/324 , H01L29/78 , H01L27/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28185 , H01L21/28202 , H01L21/28211 , H01L21/321 , H01L21/76202 , H01L29/518
Abstract: 通过在衬底上形成氧化膜,以800℃或以上的温度在惰性气氛中热处理氧化膜,接下来是形成晶体管的普通步骤,以此方法制作的半导体器件由于在氧化膜内或在衬底表面中产生的应力的减弱而在电学可靠性方而得到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