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元件及半导体存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91871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68220.4

    申请日:2004-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55 H01L27/10852 H01L28/65 H01L28/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容元件及半导体存储装置,电容元件(22),具有立体形状的下部电极(19),和该下部电极(19)相对形成的上部电极(21),和在下部电极(19)和上部电极(21)之间形成的由结晶化的铁电体构成的电容绝缘膜(20)。电容绝缘膜(20)的膜厚设定在12.5nm以上而且在100nm以下,进一步,铁电体具有多结晶结构时,其结晶粒径设定在12.5nm以上而且在200nm以下。从而在具有立体形状的下部电极和由铁电体构成的电容绝缘膜的电容元件及使用它的半导体存储装置中,通过简易的方法,防止铁电体中的极化特性劣化,不给电容元件的数据保持特性带来不良影响。

    铁电电容元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9078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03103803.4

    申请日:2003-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56

    Abstract: 一种铁电电容元件,由下部电极、铁电膜构成的电容绝缘膜和上部电极构成的铁电电容元件中的铁电膜具有:由Bi2O2构成的多个氧化铋层21、和由至少一个第1层(22)及至少一个第2层(23)构成的多个类钙钛矿层交互地叠层的铋层状结构。第1层(22)由BO4(其中,B是5价的金属)构成,第2层(23)由(A1-xBi2x/3)B2O7(其中,A是2价的金属,B是5价的金属,x满足条件0<x<1。)构成。由此,在将具有铋层状结构的铁电膜作为电容绝缘膜使用的铁电电容元件中,可防止因泄漏电流增加和耐压降低造成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其半导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38060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510003676.7

    申请日:2005-01-10

    Abstract: 本发明防止在强电介质膜电容器中,强电介质膜的成分在膜厚方向上的不均匀,以实现具有良好电气特性的电容器。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下部电极(S11);接着,通过使用第一原料气体的CVD法,在下部电极上形成第一强电介质膜(S13a);然后,通过使用第二原料气体的CVD法,在第一强电介质膜上形成第二强电介质膜(S13b);此后,在第二强电介质膜上形成上部电极(S14);其中,包含于形成第一强电介质膜工序(S13a)中使用的第一原料气体中的铋浓度与包含于形成第二强电介质膜工序(S13b)中使用的第二原料气体中的铋浓度不同。

    电容元件及半导体存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15191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68220.4

    申请日:2004-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55 H01L27/10852 H01L28/65 H01L28/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容元件及半导体存储装置,电容元件(22),具有立体形状的下部电极(19),和该下部电极(19)相对形成的上部电极(21),和在下部电极(19)和上部电极(21)之间形成的由结晶化的铁电体构成的电容绝缘膜(20)。电容绝缘膜(20)的膜厚设定在12.5nm以上而且在100nm以下,进一步,铁电体具有多结晶结构时,其结晶粒径设定在12.5nm以上而且在200nm以下。从而在具有立体形状的下部电极和由铁电体构成的电容绝缘膜的电容元件及使用它的半导体存储装置中,通过简易的方法,防止铁电体中的极化特性劣化,不给电容元件的数据保持特性带来不良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