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7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092520.3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73 , E05F15/611 , B60J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对应于用户的喜好来变更自动动作的车门开闭速度的车门装置。包括:相对于车身进行摆动动作的车门(3);对车门(3)进行开闭驱动的致动器(4);进行致动器(4)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10);以及对车门(3)的开闭速度进行检测的车门开闭检测部(20)。控制部(10)判定车门(3)的开闭动作是通过用户的手动进行开闭的手动动作还是通过致动器(4)自动开闭的自动动作,在进行手动动作时,学习通过车门开闭检测部(20)检测的开闭速度,生成包含与所述开闭速度相关的信息的学习值,在进行自动动作时,使致动器(4)的驱动控制反映所述学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80078745.3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D11/1014 , B62J1/12 , E05D3/02 , E05Y2900/50 , E05Y2900/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座椅开闭结构,既能够抑制成本,又能够通过形成为简单的结构而提升使用便利性。座椅铰链(31)具有:设置于车体侧的车体侧铰链(51A);以及通过铰链销(55)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侧铰链(51A)上的座椅侧铰链(52),座椅侧铰链(52)具有向车体侧铰链(51A)延伸的突出部(52h),车体侧铰链(51A)上设置有具有能够与突出部(52h)抵接的顶部(64a)的板簧(64),在打开座椅时,突出部(52h)越过板簧(64)的顶部(64a),从而座椅侧铰链(52)被板簧(64)支承,座椅被保持为打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547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87452.9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622 , E05F15/73 , E05F15/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乘员的乘降性、进而能够有助于可持续运输系统的发展的车辆用门控制系统。车辆用门控制系统(1)具备:车门,其能够通过摆动动作而相对于车身开闭;驱动部(20),其能够切换容许车门向开闭方向移动的可开闭状态、和禁止车门向开门方向移动并且容许车门向关门方向移动的保持状态;和控制部(50),其控制驱动部(20),当车门在打开的状态下停止时,控制部(50)使驱动部(20)成为保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094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380078745.3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座椅开闭结构,既能够抑制成本,又能够通过形成为简单的结构而提升使用便利性。座椅铰链(31)具有:设置于车体侧的车体侧铰链(51A);以及通过铰链销(55)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侧铰链(51A)上的座椅侧铰链(52),座椅侧铰链(52)具有向车体侧铰链(51A)延伸的突出部(52h),车体侧铰链(51A)上设置有具有能够与突出部(52h)抵接的顶部(64a)的板簧(64),在打开座椅时,突出部(52h)越过板簧(64)的顶部(64a),从而座椅侧铰链(52)被板簧(64)支承,座椅被保持为打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231389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2147078.2
申请日:2002-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45 , B63B35/731 , B63H21/24 , B63H21/30
Abstract: 一种小型艇(10),在艇体(11)的大体中央具有鞍座式的座位(17),在座位(17)的下方朝向艇体(11)的前后方向地搭载发动机(18),朝艇体(11)的前后方向排列设于该发动机(18)的气缸(18a),使连通到气缸(18a)的第1-第4进气管(35-38)从发动机(18)的侧面(19)伸出,在发动机(18)与左侧壁(30)之间的空间(41)设置用于收容进气管(35-38)的空气箱(40)。由箱本体(42)和盖体(43)构成空气箱(40),与左侧壁(30)相向地配置盖体(43),在与盖体(43)相向的左侧壁(30)形成开口(31),在开口(31)可自由装拆地设置侧罩(50)。这样,可简单地进行进气系设备的整理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495095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6882.3
申请日:2003-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H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11/08 , B63B35/731 , B63H11/113
Abstract: 使可以调整喷射水的喷射朝向的喷嘴,与通常相比向下方摆动,若解除持握,则可以使喷嘴回复到通常的朝向的配平操纵杆装置(23),在转向手柄(14)上附设有可以将配平操纵杆(43)锁定于持握位置的杆锁定机构(44)。可以用持握转向手柄的手指,在持握配平操纵杆的几乎同时,用手指使杆锁定机构的杆动作,可以进行锁定。因此,用于使喷嘴摆动的左手的操作次数,用2次即可以完成。由于配平操纵杆可以增大操作力,所以可以使喷嘴快速地摆动。
-
公开(公告)号:CN1420055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2147078.2
申请日:2002-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淳
IPC: B63B35/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45 , B63B35/731 , B63H21/24 , B63H21/30
Abstract: 一种小型艇10,在艇体11的大体中央具有鞍座式的座位17,在座位17的下方朝向艇体11的前后方向地搭载发动机18,朝艇体11的前后方向排列设于该发动机18的气缸18a,使连通到气缸18a的第1-第4进气管35-38从发动机18的侧面19伸出,在发动机18与左侧壁30之间的空间41设置用于收容进气管35-38的空气箱40。由箱本体42和盖体43构成空气箱40,与左侧壁30相向地配置盖体43,在与盖体43相向的左侧壁30形成开口31,在开口31可自由装拆地设置侧罩50。这样,可简单地进行进气系设备的整理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420054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2147074.X
申请日:2002-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淳
IPC: B63B35/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8 , B63B35/731 , B63H21/24 , F02B61/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缩小艇体的左右侧壁间隔的状态下比较长地确保空气通气管的小型艇。小型艇(10)在艇体(11)的大致中央设置鞍座式座位(17),从该座位(17)的左右下缘(17a、17b)向下延伸罩状的侧壁(30、32),在上述座位(17)的下方朝向艇体的前后方向地搭载发动机(18),沿艇体(11)的前后方向排列设置在发动机(18)中的多个气缸(18a…),将与这些气缸(18a…)连通的第一~第四吸气管(35~38)从发动机(18)的侧面(19)延伸出,使上述第一~第四吸气管(35~38)沿上述座位(17)下的左侧壁(30)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18404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103261.X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车门的开闭角度改变也能够照亮适当范围进而能够有助于可持续的运输系统的发展的车辆用门装置。车辆用门装置(3A)包括能够通过摆动动作相对于车身(2)开闭的车门(10)、设置于所述车门(10)的照明部(20A)、检测所述车门(10)相对于所述车身(2)的开闭角度的角度检测部(31),所述照明部(20A)基于所述角度检测部(31)的检测结果变更以所述车门(2)为基准的光的照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417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810166198.5
申请日:2008-10-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29C49/20 , B29C2049/2017 , B29C2049/2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箱的注入口构造,其能够使基准板不会松动,并用简单的构造来正确定位。用吹塑成形来成形第一燃料箱之际,注入口部件(51)一体化到主体部(30)的平坦部(32)来设置竖起部(35),并在此安装燃料盖(50)。注入口部件(51)预先单独用注射成形来形成,在比板部(52)靠下方处突出形成有基准板部(53),且在比板部(52)靠上部分插入金属制的筒构件(55)并一体化。由于通过吹塑成形而使基准板一体化,因此能够不松动且正确地定位。另外,通过插入金属制的筒构件(55)可提高针对倾倒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