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弹簧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6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5516.X

    申请日:2017-06-29

    Inventor: 梅野纯

    Abstract: 配置于车辆悬架机构部的稳定器(10)具有稳定器杆(20)和橡胶套筒(60)。稳定器杆(20)包括由钢材料制成的杆本体(40)和覆盖杆本体(40)的涂布膜(41)。涂布膜(41)形成于杆本体(40)的表面上,由与水的接触角超过65°的树脂形成。通过使存在于安装部(20a)的涂布膜(41)的接触角变小的表面处理将安装部20a的接触角变为65°或更小。将未硬化的液态粘合剂(70)涂布于橡胶套筒(60)的内表面(被粘合表面)(64)(65)。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等对包括稳定器杆(20)的安装部(20a)的区域进行加热,之后加橡胶套筒(60)重叠到安装部(20a)上。然后在对橡胶套筒(60)加压的状态下,固化粘合剂(70)。

    下侧弹簧承受部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087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10399.9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一种下侧弹簧承受部件(36),其在下侧承受悬挂装置(10)的、具有翘起部(T)的形状的悬挂弹簧(18),局部呈圆环形状,具有:基端部(ST),其设置于一端侧,用于安装所述悬挂弹簧(18)的端部;斜坡部(SL),其设置于另一端侧,以沿着所述悬挂弹簧(18)的翘起部(T)的形状的方式,在剖视观察时其厚度发生变化;保持部(HL),其设置于所述基端部(ST)与所述斜坡部(SL)之间,用于保持所述悬挂弹簧(18),在所述斜坡部(SL)的底面侧形成有减重部(Nk),所述减重部(Nk)在其内部具有在径向上剖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山形、且在所述悬挂弹簧(18)的弹簧载荷输入前的状态下与设置面(44)相抵接或者不与其相抵接的山脊部(Rd)。

    车辆用弹簧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6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780045516.X

    申请日:2017-06-29

    Inventor: 梅野纯

    Abstract: 配置于车辆悬架机构部的稳定器(10)具有稳定器杆(20)和橡胶套筒(60)。稳定器杆(20)包括由钢材料制成的杆本体(40)和覆盖杆本体(40)的涂布膜(41)。涂布膜(41)形成于杆本体(40)的表面上,由与水的接触角超过65°的树脂形成。通过使存在于安装部(20a)的涂布膜(41)的接触角变小的表面处理将安装部20a的接触角变为65°或更小。将未硬化的液态粘合剂(70)涂布于橡胶套筒(60)的内表面(被粘合表面)(64)(65)。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等对包括稳定器杆(20)的安装部(20a)的区域进行加热,之后加橡胶套筒(60)重叠到安装部(20a)上。然后在对橡胶套筒(60)加压的状态下,固化粘合剂(70)。

    车辆用稳定器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8800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03154637.4

    申请日:2003-08-21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稳定器,具有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扭转部和从该扭转部的两端向车辆前方或后方延伸的臂部,设于扭转部的两端附近的直线形部分和臂部的前端的4个部位安装在车辆上,直线形部分通过衬套安装在车辆上,其中,在直线形部分的任意一个上设有阻止该直线形部分相对于衬套在轴向上作规定量以上的移动的限位件。

    下侧弹簧承受部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8729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80010399.9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一种下侧弹簧承受部件(36),其在下侧承受悬挂装置(10)的、具有翘起部(T)的形状的悬挂弹簧(18),局部呈圆环形状,具有:基端部(ST),其设置于一端侧,用于安装所述悬挂弹簧(18)的端部;斜坡部(SL),其设置于另一端侧,以沿着所述悬挂弹簧(18)的翘起部(T)的形状的方式,在剖视观察时其厚度发生变化;保持部(HL),其设置于所述基端部(ST)与所述斜坡部(SL)之间,用于保持所述悬挂弹簧(18),在所述斜坡部(SL)的底面侧形成有减重部(Nk),所述减重部(Nk)在其内部具有在径向上剖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山形、且在所述悬挂弹簧(18)的弹簧载荷输入前的状态下与设置面(44)相抵接或者不与其相抵接的山脊部(Rd)。

    中空稳定器及其中空稳定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5007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03110483.5

    申请日:2003-04-15

    Abstract: 一种中空稳定器及其制造方法,在中空稳定器(11)的端部(11a)形成有安装稳定器控制链节(12)用的偏平状的安装部(20)。稳定器控制链节(12)具有螺栓(33)和防尘盖(37)。安装部(20)具有:设有螺母(38)侧的第1紧固面(61)和面对防尘盖(37)的第2紧固面(62)。第1紧固面(61)形成于安装部(20)上的凹部(65)的内侧。第2紧固面(62)形成于比凹部(65)浅的凹部(70)的内侧。第1紧固面(61)与第2紧固面(62)间的壁厚中心(C)比稳定器端部(11a)的中心(X)更加靠近于第2紧固面(62)侧。

    悬架用线圈弹簧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406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580015055.2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线圈弹簧(12)的基座卷曲部(12a)包括第1部分(12a1)、第2部分(12a2)、第3部分(12a3)。第1部分(12a1)不受线圈弹簧(12)受到负荷影响,与弹簧基座常态连接。第2部分(12a2)当线圈弹簧(12)受到负荷增大时与弹簧基座连接,负荷变小时与弹簧基座分离。第3部分(12a3)不受负荷大小的影响,与弹簧基座常态分离。具有橡胶弹性的绝缘材料(50)安装在基座卷曲部(12a)的裸线(40)下方。所述绝缘材料(50)至少位于第2部分(12a2)的下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