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4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380031379.6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 C21D1/40 , C21D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5 , B60G2206/427 , B60G2206/80 , C21D1/40 , C21D9/0068 , C21D9/08 , H05B3/023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截面变化中空构件作为原材料的情况下也容易地将中空构件整体均匀地加热到为了进行热处理所需要的温度为止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和加热装置。在预备加热工序中,在设置于大截面积部(113A)的两端部的截面变化部(114A、115A)的电极(211A、211B)彼此之间进行通电加热。能够对电极(211A、211B)彼此之间的大截面积部(113A)进行加热。在整体加热工序中,通过在设置于截面变化中空构件(100A)的两端部的电极(212、212)彼此之间进行通电加热,从而能够对电极(212、212)彼此之间的截面变化中空构件(100A)整体进行加热。在预备加热工序中,适当的是对与截面变化部中的截面积大的部分的截面积比为90%以上的部分进行通电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78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163019.9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08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16 , B60G21/0551 , B60G2204/1222 , B60G2204/41 , B60G2204/43 , B60G2206/427 , B60G2206/80 , B60G2206/8106 , B60G2206/8207 , F16F1/3821 , Y10T29/496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以倾斜状态安装在车身上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确保优异的操纵稳定性与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的车辆用稳定器衬套。该稳定器衬套构成为,相对于包括衬套主体(16)的中心轴线:Q的、与托座(56)的两个安装面(61、61)平行的基准面:α非对称地配置用于将衬套主体(16)分隔为外侧橡胶部(48)与内侧橡胶部(46)的两个分隔构件(30、30)的半筒部(32、32),并且通过对水平面沿铅直方向投影该各个半筒部(32、32)而获得的投影图中的、半筒部(32、32)的从周向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成为稳定杆(12)的直径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23481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075502.4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B29C65/52 , B29C65/02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42 , B29C65/02 , B29C65/4835 , B29C66/1122 , B29C66/24221 , B29C66/53241 , B29C66/612 , B29C66/71 , B29C66/73755 , B29C66/81423 , B29C66/81431 , B29C66/83221 , B29L2031/045 , B29L2031/30 , B29L2031/3055 , B29L2031/721 , B60G21/055 , B60G21/0551 , B60G2204/1222 , B60G2204/41 , B60G2206/427 , B60G2206/73 , B60G2206/80 , B60G2206/821 , B29K2007/00 , B29K2009/00 , B29C6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使用丁二烯橡胶与天然橡胶的混合聚合物制成的橡胶衬套后粘接于稳定杆时实现稳定的粘接性的、带橡胶衬套的稳定杆的制造方法。在利用以丁二烯橡胶和天然橡胶为聚合物的橡胶组成物的硫化成形来制作不具有中间板的橡胶衬套之后,在上述橡胶衬套的内周面和稳定杆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涂敷热固性粘接剂,形成热固性粘接剂层,将稳定杆插入并嵌合于橡胶衬套内。然后,利用固定治具将橡胶衬套以在25℃温度下的压缩率小于5%的方式向朝向嵌合于上述橡胶衬套内的稳定杆的方向加压,在该状态下进行加热,使热固性粘接剂固化,从而将橡胶衬套粘接并固定于稳定杆。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7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163019.9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08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16 , B60G21/0551 , B60G2204/1222 , B60G2204/41 , B60G2204/43 , B60G2206/427 , B60G2206/80 , B60G2206/8106 , B60G2206/8207 , F16F1/3821 , Y10T29/496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以倾斜状态安装在车身上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确保优异的操纵稳定性与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的车辆用稳定器衬套。该稳定器衬套构成为,相对于包括衬套主体(16)的中心轴线:Q的、与托座(56)的两个安装面(61、61)平行的基准面:α非对称地配置用于将衬套主体(16)分隔为外侧橡胶部(48)与内侧橡胶部(46)的两个分隔构件(30、30)的半筒部(32、32),并且通过对水平面沿铅直方向投影该各个半筒部(32、32)而获得的投影图中的、半筒部(32、32)的从周向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成为稳定杆(12)的直径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38787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80016173.2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88 , B21D9/15 , B21D11/02 , B21D17/02 , B21D22/025 , B60G21/051 , B60G2206/30 , B60G2206/80 , Y10T29/49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几乎不会导致生产性或成本方面的不利而可提高扭梁的疲劳危险部位即耳部的疲劳强度的发明。具体而言,在对管体(1)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扭梁时,将上述管体的一部分沿径方向压扁而成形为剖面大致U字状后,通过以底线(3)为腹侧的弯曲,对耳部(2)沿管长度方向赋予2~6%的拉伸侧的弯曲应变。
-
公开(公告)号:CN100448706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03802054.8
申请日:2003-07-09
Applicant: ZF雷姆伏尔德金属制品股份公司
IPC: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7/02 , B60G7/001 , B60G7/005 , B60G21/0551 , B60G2204/1224 , B60G2204/416 , B60G2204/422 , B60G2206/017 , B60G2206/11 , B60G2206/80 , F16C7/08 , F16C11/0623 , F16C2326/05 , Y10T403/32631 , Y10T403/32721 , Y10T403/327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摆动支承,它具有呈长形的且特别是空心的基体(1),其中,该基体(1,11,21,31)具有至少一个区域(1a,11a,21a,31a),该区域形成或具有万向球节的一个球碗。
-
公开(公告)号:CN1060439C
公开(公告)日:2001-01-10
申请号:CN96190633.2
申请日:1996-05-29
Applicant: 雷姆伏尔德金属制品股份公司
Inventor: R·布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9/00 , B60G7/001 , B60G2200/314 , B60G2200/34 , B60G2200/345 , B60G2202/13 , B60G2202/136 , B60G2204/148 , B60G2204/416 , B60G2206/012 , B60G2206/121 , B60G2206/20 , B60G2206/71 , B60G2206/722 , B60G2206/80 , B60G2206/81 , B60G2206/8101 , B60G2206/8102 , B60G2206/82 , B60G2206/8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特别是载重汽车的轴悬架,其中,为了车轴的导向,在车辆两侧大至相同的高度上至少各设置有一个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将车辆(1)与车身可作竖向运动地连接的车轮纵向摆动杆(2、3),另外在与车轮纵向摆动杆不同高度上还设置有一个多连杆构件(4),该构件一方面与车轴(1)铰接,另一方面与车身铰接,此外还设置有一个通过其扭转张力抵抗俯仰运动与左右摆动运动的稳定装置。多连杆构件与稳定装置制成一个一体的、兼有两个功能的、可扭转的四点支撑导向架(4),其一方面通过两个在横向上相互有一定间隔的铰链(7、8)与车轴(1)连接另一方面通过两个在横向上相互有一定间隔的铰链(5、6)与车身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23481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0075502.4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B29C65/52 , B29C65/02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42 , B29C65/02 , B29C65/4835 , B29C66/1122 , B29C66/24221 , B29C66/53241 , B29C66/612 , B29C66/71 , B29C66/73755 , B29C66/81423 , B29C66/81431 , B29C66/83221 , B29L2031/045 , B29L2031/30 , B29L2031/3055 , B29L2031/721 , B60G21/055 , B60G21/0551 , B60G2204/1222 , B60G2204/41 , B60G2206/427 , B60G2206/73 , B60G2206/80 , B60G2206/821 , B29K2007/00 , B29K20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使用丁二烯橡胶与天然橡胶的混合聚合物制成的橡胶衬套后粘接于稳定杆时实现稳定的粘接性的、带橡胶衬套的稳定杆的制造方法。在利用以丁二烯橡胶和天然橡胶为聚合物的橡胶组成物的硫化成形来制作不具有中间板的橡胶衬套之后,在上述橡胶衬套的内周面和稳定杆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涂敷热固性粘接剂,形成热固性粘接剂层,将稳定杆插入并嵌合于橡胶衬套内。然后,利用固定治具将橡胶衬套以在25℃温度下的压缩率小于5%的方式向朝向嵌合于上述橡胶衬套内的稳定杆的方向加压,在该状态下进行加热,使热固性粘接剂固化,从而将橡胶衬套粘接并固定于稳定杆。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855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80077998.4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9/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5/062 , B60G2202/312 , B60G2204/4308 , B60G2206/80 , F16F9/3207 , F16F9/38 , F16F2226/04 , Y10T29/49613
Abstract: 悬架装置(10)包括:减震器(12),其具有缸筒外筒(18);防尘罩(16),其上部区域被固定于上支架(22)侧;螺旋弹簧(14),其环绕防尘罩(16)。缸筒外筒(18)具有被设置于该缸筒外筒(18)的周围的一部分处的第一卡合部(30),防尘罩(16)具有被设置于该防尘罩(16)的下部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处并且与第一卡合部(30)卡合的第二卡合部(34)。通过使防尘罩(16)围绕减震器(12)的轴旋转而使被设置于缸筒外筒(18)的周围的第一卡合部(30)与被设置于防尘罩(16)的下部区域的周围的第二卡合部(34)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312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519346.1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EDAI技术单位经济利益分组
Inventor: 乔斯·拉蒙·莫斯泰罗戈约阿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7/001 , B21D53/88 , B23P15/00 , B23P2700/14 , B60G2206/013 , B60G2206/10 , B60G2206/11 , B60G2206/7104 , B60G2206/72 , B60G2206/73 , B60G2206/80 , B60G2206/8102 , B60G2206/8103 , B60G2206/8104 , B60G2206/811 , B60G2206/8201 , B60G2206/83 , B23P2700/50 , B60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获得汽车用悬臂的方法,包括获得两个相同的部件来形成本体,每个部件借助于以下步骤来获得:a)切割金属片材或复合片材以形成基部平面,使得中央部段和两个端部被限定,b)在每个端部中拉延出至少一个孔,c)对每个部件进行冲压以在其中央部段中形成两个凸缘,这两个凸缘由位于中央部段的相反两侧上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构成并且定向成垂直于基部平面,所述凸缘具有关于穿过两个端部的孔的几何中心并且垂直于基部平面的中间平面的非对称结构,第二凸缘与中间平面间隔开的距离等于第一凸缘与中间平面的间隔加上至少等于片材或板的厚度的值的距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悬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