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随动恒张力宏微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72861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340000.1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空间随动恒张力宏微控制系统包括:机座、大伺服电机、小伺服电机、姿态固定装置、第一联轴器、制动器、换向器、第二联轴器、第三联轴器、减速器、卷筒、带拉力传感器的吊具和拉绳,在机座的下端装有姿态固定装置,在机座还装有大伺服电机、小伺服电机、第一联轴器、制动器、换向器、第二联轴器、第三联轴器、减速器和卷筒,大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换向器的第一端口相连,制动器与换向器的第二端口相连,小伺服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换向器的第三端口相连,第三联轴器的一端与换向器的第四端口相连,第三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减速器与卷筒相连,在卷筒上装有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带拉力传感器的吊具的上端,带拉力传感器的吊具的下端装有目标飞行器。

    空间随动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610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39998.3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本发明空间随动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对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的设备。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飞行器进行飞行测试的空间随动系统。本发明包括两个竖直支架(37)和一个水平支架(38),水平支架固定在两个竖直支架上,水平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二轨道梁(14),第二轨道梁的上方设有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上方设有垂直随动系统,垂直随动系统通过垂直牵引绳(39)吊装有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的下方依次安装有空间随动恒张力宏微控制系统、目标飞行器(40),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通过水平牵引绳(41)与六个空间姿态稳定系统相连。

    可移动大跨度薄型台体车台

    公开(公告)号:CN101653663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177513.9

    申请日:2009-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大跨度薄型台体车台,具有可移动的两侧车体(20)和设置在两侧车体之间的大跨高比体外预应力钢梁结构,钢梁结构(21),设置在一对车体(20)之间,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梁(1),每根主梁的一端与所述一对车体之一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中另一呈浮动连接,每根主梁(1)下部的位置设置预应力张拉索(17)。本发明的车台在主梁受重载而产生较大的变形时,允许主梁相对车体产生适当的水平位移,从而释放了很大的水平拉力,大大降低轮压,消除了主梁在重载大挠度下对车台两侧车体产生的水平附加荷载。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332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92450.X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涉及一种用于通过轨道和滚轮进行运动的运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运动机构平稳运行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本发明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驱动减速机(5)转动,减速机(5)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332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392450.X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涉及一种用于通过轨道和滚轮进行运动的运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运动机构平稳运行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本发明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驱动减速机(5)转动,减速机(5)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

    空间随动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6610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339998.3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本发明空间随动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对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的设备。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飞行器进行飞行测试的空间随动系统。本发明包括两个竖直支架(37)和一个水平支架(38),水平支架固定在两个竖直支架上,水平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二轨道梁(14),第二轨道梁的上方设有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高速重载行车齿轮同步传动系统上方设有垂直随动系统,垂直随动系统通过垂直牵引绳(39)吊装有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的下方依次安装有空间随动恒张力宏微控制系统、目标飞行器(40),空间浮动式快速随动装置通过水平牵引绳(41)与六个空间姿态稳定系统相连。

    空间随动恒张力宏微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7286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40000.1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空间随动恒张力宏微控制系统包括:机座、大伺服电机、小伺服电机、姿态固定装置、第一联轴器、制动器、换向器、第二联轴器、第三联轴器、减速器、卷筒、带拉力传感器的吊具和拉绳,在机座的下端装有姿态固定装置,在机座还装有大伺服电机、小伺服电机、第一联轴器、制动器、换向器、第二联轴器、第三联轴器、减速器和卷筒,大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换向器的第一端口相连,制动器与换向器的第二端口相连,小伺服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换向器的第三端口相连,第三联轴器的一端与换向器的第四端口相连,第三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减速器与卷筒相连,在卷筒上装有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带拉力传感器的吊具的上端,带拉力传感器的吊具的下端装有目标飞行器。

    垂直随动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648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39882.X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一种垂直随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卷筒、钢丝绳,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依次通过第一制动器、第一减速机、第一联轴器连接卷筒中心轴的左端,第二电机依次通过第二制动器、第二减速机、第二联轴器连接卷筒中心轴的右端,六根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卷筒两侧分别设有三个支撑轮组,每个支撑轮组均包括一个水平定滑轮及第一、第二垂直定滑轮,各钢丝绳绕过卷筒后再分别绕过一组支撑轮后下垂,各钢丝绳依次绕过水平定滑轮、第一垂直定滑轮、第二垂直定滑轮,所述六根钢丝绳的下垂点分别位于一正六边形六个边框的交点处。本发明垂直随动系统,可以高速精确提升重载荷的飞行器,并且占用空间小。

    可移动大跨度薄型台体车台

    公开(公告)号:CN101653663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77513.9

    申请日:2009-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大跨度薄形台体车台,具有可移动的两侧车体(20)和设置在两侧车体之间的大跨高比体外预应力钢梁结构,钢梁结构(21),设置在一对车体(20)之间,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梁(1),每根主梁的一端与所述一对车体之一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中另一呈浮动连接,每根主梁(1)下部的位置设置预应力张拉索(17)。本发明的车台在主梁受重载而产生较大的变形时,允许主梁相对车体产生适当的水平位移,从而释放了很大的水平拉力,大大降低轮压,消除了主梁在重载大挠度下对车台两侧车体产生的水平附加荷载。

    垂直随动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28839U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20477110.8

    申请日:2013-08-06

    Abstract: 一种垂直随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卷筒、钢丝绳,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依次通过第一制动器、第一减速机、第一联轴器连接卷筒中心轴的左端,第二电机依次通过第二制动器、第二减速机、第二联轴器连接卷筒中心轴的右端,六根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卷筒两侧分别设有三个支撑轮组,每个支撑轮组均包括一个水平定滑轮及第一、第二垂直定滑轮,各钢丝绳绕过卷筒后再分别绕过一组支撑轮后下垂,各钢丝绳依次绕过水平定滑轮、第一垂直定滑轮、第二垂直定滑轮,所述六根钢丝绳的下垂点分别位于一正六边形六个边框的交点处。本实用新型垂直随动系统,可以高速精确提升重载荷的飞行器,并且占用空间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