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分析防淤堵结构演化行为的试验系统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8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42511.2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液两相流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分析防淤堵结构演化行为的试验系统及评价方法,其中的试验系统包括模型装置、气水分离装置、抽真空系统以及实时监测组件;所述模型装置与所述气水分离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真空管道连接,所述气水分离装置与所述抽真空系统之间通过第二真空管道连接;所述气水分离装置上设有真空表;所述实时监测组件包括智能实时微观监测系统、宏观试验系统以及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的评价方法为分析防淤堵结构演化行为的宏微观理论评价方法。本发明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过滤排水结构的防淤堵机理研究,为真空过滤防淤堵技术方案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一种排桩预留锚杆孔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4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2895.8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排桩预留锚杆孔定位装置及方法,排桩预留锚杆孔定位装置用于排桩预留的锚杆孔定位,包括固定模块和定位模块,定位模块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模块连接,固定模块用于将定位模块安装于锚杆孔的端口处,并且定位模块的轴线与锚杆孔的轴线共线;定位模块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绕着锚杆孔的轴线转动,使得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对转动连接。本公开能够及时施加锚固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降低基坑失稳的风险;通过固定模块和定位模块的配合,以非破坏式的方式确定锚杆孔位置,保障了排桩的质量,确保排桩受力不受影响,从而提升了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旧水泥路面破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6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87548.2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旧水泥路面破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车体、降尘组件和破碎组件,所述破碎组件处于车体的尾端;所述降尘组件包括有水箱、喷水盘、三通管路、活塞块和往复组件;所述水箱处于车体上且与三通管路进行连接;所述喷水盘从车体的顶端贯穿至车体的底端;所述三通管路处于车体的顶端且与喷水盘进行连接;所述活塞块处于三通管路内部,活塞块的外周壁与三通管路的内周壁进行间隙配合;所述往复组件与活塞块进行连接且用于驱使活塞块在三通管路进行往复运动,以此对三通管路的内腔空间进行压缩。本发明能够对工作区域喷洒水雾,并且在活塞块的作用下,能够周期性调节喷水盘的喷洒范围。

    一种适用于山区大坡道的自驱动拉索式轨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348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88434.2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大坡道的自驱动拉索式轨道结构,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轨枕以及轨枕上方的钢轨;转向架的下方设置有沿钢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拉索;转向架的下方连接有齿轮传动装置,拉索缠绕连接在齿轮传动装置上;拉索相对钢轨静止,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拉索缠绕在齿轮传动装置上的长度保持不变,从而令拉索对转向架的运行保持有牵引力以及制动力。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采用拉索取代传统齿轨铁路的齿条结构和齿条扣件,并采用车辆轮轴转动驱动缠绕拉索产生牵引力和制动力,同时通固定装置增强轨道结构的纵横向阻力,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保证轨道结构的无缝化,增强轨道与下部基础的适应性,提升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一种适应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0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43176.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无砟轨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座板、调整装置、预制轨道板和钢轨,调整装置包括流体调整层和弹性组件,流体调整层设置在底座板和预制轨道板之间,流体调整层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向流体调整层充入或抽出流体,以调整流体调整层的高度和刚度,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流体调整层内部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弹性组件被配置为当流体调整层的高度和刚度增加时,弹性组件的刚度减小,以及当流体调整层的高度和刚度减小时,弹性组件的刚度增加,使得调整装置的刚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钢轨通过扣件系统设置在预制轨道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适应基础沉降和上拱变形,调整方便,不影响线路运营。

    一种抗扰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56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56345.5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扰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交通工程修补技术领域,该抗扰动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复掺水泥100份,矿物掺合料20‑25份,纤维10‑15份,抗扰动外加剂0.1‑1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细骨料100‑160份,粗骨料150‑300份,水20‑30份;其中,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重量份比例为(0.8‑1.2):1;细骨料与胶凝材料的重量份比例为1:(0.8‑1.2)。本发明通过采用合理的胶砂比,采用具有高减水率、高保水的聚羧酸减水剂、不同矿物掺合料与抗扰动外加剂复合使用,解决普通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长等缺点;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早期抗扰动、抗裂性和耐久性,可在开放交通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并且可以抵御车辆行驶引起的桥梁振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

    一种适应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0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43176.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基础变形的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无砟轨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座板、调整装置、预制轨道板和钢轨,调整装置包括流体调整层和弹性组件,流体调整层设置在底座板和预制轨道板之间,流体调整层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向流体调整层充入或抽出流体,以调整流体调整层的高度和刚度,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流体调整层内部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弹性组件被配置为当流体调整层的高度和刚度增加时,弹性组件的刚度减小,以及当流体调整层的高度和刚度减小时,弹性组件的刚度增加,使得调整装置的刚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钢轨通过扣件系统设置在预制轨道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适应基础沉降和上拱变形,调整方便,不影响线路运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