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掺金属粉末改性材料与雷达的沥青层厚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9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4877.1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掺金属粉末改性材料与雷达的沥青层厚度测量方法,包括在相邻两层的沥青层的分层处设置有用于粘接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包括采用第一粘接材料制成的第一粘接区以及采用第二粘接材料制成的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交替分布,所述第一粘接材料为掺杂有金属粉末的改性乳化沥青,且对于每一层沥青层,在该层沥青层的上方均具有至少一个可供电磁波穿过并抵达该层沥青层与下一层沥青层分层处的电磁波通道,向所述沥青层结构发射电磁波,根据所述电磁波在各沥青层结构中的反射时间计算各沥青层的厚度,该方法可精确识别与检测介电常数相近的不同沥青层厚度。

    一种排桩预留锚杆孔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4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2895.8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排桩预留锚杆孔定位装置及方法,排桩预留锚杆孔定位装置用于排桩预留的锚杆孔定位,包括固定模块和定位模块,定位模块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模块连接,固定模块用于将定位模块安装于锚杆孔的端口处,并且定位模块的轴线与锚杆孔的轴线共线;定位模块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绕着锚杆孔的轴线转动,使得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相对转动连接。本公开能够及时施加锚固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降低基坑失稳的风险;通过固定模块和定位模块的配合,以非破坏式的方式确定锚杆孔位置,保障了排桩的质量,确保排桩受力不受影响,从而提升了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港口码头钢管桩的修复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5492.0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港口码头钢管桩的修复方法,包括:表面处理;在表面涂布环氧富锌底涂层,并在环氧富锌底涂层表面打磨;在环氧富锌底涂层外粘贴第一布层,第一布层包括胶接的第一碳纤维布和第一玻璃纤维布,第一碳纤维布的外侧面贴靠并结合于环氧富锌底涂料的表面上;在第一玻璃纤维布外涂刷第一防腐涂料并烘干;第一防腐涂料包括以下组分:80‑10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60‑70份玻璃鳞片,成膜助剂5‑8份,流平剂1‑3份,消泡剂1‑2份,增稠剂1‑2份。本发明采用简单的设计和工艺即可实现抗海水腐蚀、抗渗透、抗酸碱、耐盐雾和提升力学性能等功效,既可实现对钢管桩的修补,又可实现对钢管桩的防腐和加固。

    一种桥梁结构隐性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3606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058470.3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结构隐性损伤识别方法,包括通过监测桥梁结构锈蚀、变形及环境数据;分析锈蚀类型与程度,识别锈蚀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对应的当前锈蚀程度;根据多个时间序列下的锈蚀程度,构建锈蚀预测及粘结力关联模型;对比监测数据评估锈蚀预测模型准确性,并调整锈蚀预测模型;对比监测数据评估关联分析模型准确性,并调整锈蚀预测模型;识别锈蚀影响的潜在隐患区域,分析通过的车辆对这些潜在隐患区域的影响;评估粘结力削弱程度并分类隐患区域,并将受影响区域分类。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桥梁锈蚀监测方法难以实时、准确识别锈蚀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通过精确的监测和预测,有效提升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

    一种桥梁结构隐性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36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58470.3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结构隐性损伤识别方法,包括通过监测桥梁结构锈蚀、变形及环境数据;分析锈蚀类型与程度,识别锈蚀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对应的当前锈蚀程度;根据多个时间序列下的锈蚀程度,构建锈蚀预测及粘结力关联模型;对比监测数据评估锈蚀预测模型准确性,并调整锈蚀预测模型;对比监测数据评估关联分析模型准确性,并调整锈蚀预测模型;识别锈蚀影响的潜在隐患区域,分析通过的车辆对这些潜在隐患区域的影响;评估粘结力削弱程度并分类隐患区域,并将受影响区域分类。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桥梁锈蚀监测方法难以实时、准确识别锈蚀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通过精确的监测和预测,有效提升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

    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裂缝长度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7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7598.4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裂缝长度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裂缝边缘提取模块、裂缝区域分割模块、形态学处理模块、裂缝尺寸测量模块和裂缝分析评估模块;本发明通过使用高精度图像采集装置、图像处理模块、裂缝边缘提取模块和裂缝区域分割模块,有效识别不同材料背景下裂缝的边缘特征,提高了裂缝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图像处理模块中的图像滤波去噪、对比度和亮度调整等技术,提高了对裂缝边缘的清晰度,克服了环境干扰对检测系统的影响,裂缝尺寸测量模块通过精炼后的裂缝区域图像,对裂缝的长度和宽度进行精确测量,解决了裂缝本身的宽度不一、走向复杂多变的问题,提高了裂缝尺寸测量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