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4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17603.1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
IPC: B63B4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4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船舶稳性和降低船舶重心的固定压载物,其包括钢板固定压载物,连接扁钢,固定压载物通过连接扁钢与船体的连接型式,以及船舶内部结构与固定压载物的连接型式。本发明的优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该固定压载物对提高船舶稳性和降低船舶重心的效果较为明显,提高船舶营运航行性能。2.较低的设计及建造成本。3.该固定压载物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及安装,提高造船效率和节省了船舶建造周期。4.该固定压载物更易于船舶运营中的维护和保养。5.该固定压载物的固定方式紧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9351568U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21692795.7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
IPC: B63B4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船舶稳性和降低船舶重心的固定压载物,其包括钢板固定压载物,连接扁钢,固定压载物通过连接扁钢与船体的连接型式,以及船舶内部结构与固定压载物的连接型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该固定压载物对提高船舶稳性和降低船舶重心的效果较为明显,提高船舶营运航行性能。2.较低的设计及建造成本。3.该固定压载物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及安装,提高造船效率和节省了船舶建造周期。4.该固定压载物更易于船舶运营中的维护和保养。5.该固定压载物的固定方式紧固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9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263662.8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海床式静力触探作业设备,包括设置于作业海面上的作业平台,还包括有龙门固定组件、升降组件、补偿组件、加压组件、吸力锚组件和探杆。龙门固定组件固设于作业平台;升降组件固设于龙门固定组件且可上下移动;补偿组件固设于作业平台,补偿组件用于补偿升降组件的位移、以及用于探杆在移动过程中所需的张力;加压组件通过探杆与升降组件连接固定,加压组件用于驱动探杆下压或起拔;吸力锚组件与加压组件连接固定,吸力锚组件用于吸附贯入海床或加压顶出海床;探杆的顶端设置有静力触探探头。本发明利用轻型吸力锚良好抗拔性能特点,代替重型海床式CPT的重型基座,实现轻型结构满足重型静力触探驱动贯入静力触探作业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63662.8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海床式静力触探作业设备,包括设置于作业海面上的作业平台,还包括有龙门固定组件、升降组件、补偿组件、加压组件、吸力锚组件和探杆。龙门固定组件固设于作业平台;升降组件固设于龙门固定组件且可上下移动;补偿组件固设于作业平台,补偿组件用于补偿升降组件的位移、以及用于探杆在移动过程中所需的张力;加压组件通过探杆与升降组件连接固定,加压组件用于驱动探杆下压或起拔;吸力锚组件与加压组件连接固定,吸力锚组件用于吸附贯入海床或加压顶出海床;探杆的顶端设置有静力触探探头。本发明利用轻型吸力锚良好抗拔性能特点,代替重型海床式CPT的重型基座,实现轻型结构满足重型静力触探驱动贯入静力触探作业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58550.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21B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深部钻探钻井作业钻柱悬持方法,起钻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井内设置立根和临时连接钻杆;步骤2:地面液压吊卡夹持立根,以将立根固定悬持住;步骤3:下放顶驱液压吊卡至低位,扣住临时连接钻杆;步骤4:上提顶驱液压吊卡,受力后松开地面液压吊卡,地面液压吊卡移离井口;步骤5:顶驱液压吊卡提起立根;步骤6:待立根的最上端的钻杆的上接头提升至相应高度后,再次将地面液压吊卡移入并将立根接头夹持;步骤7:顶驱液压吊卡下放释放钻柱重量,地面液压吊卡承载重量;步骤8:顶驱液压吊卡上提立柱。本发明提高钻柱承载能力,改变承载点,解决了切换动力吊卡的难题,减少卡瓦夹持对钻柱伤害以及解决了上扣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596665.1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科考钻探船,包括机舱区、泥浆区、生活区、月池区和采油树和防喷器的下放区。机舱区位于船尾,其包括错开且呈三角形布设的三个机舱;泥浆区布置在船尾,泥浆区包括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和泥浆混合处理室,泥浆混合处理室与泥浆泵室、泥浆池室布置在不同的甲板层,泥浆池室围绕所述泥浆泵室间隔分布;生活区布设在船首,每一舱室房由模块化钢板组合而成;月池区布置在船中;采油树和防喷器的下放区,布置在月池区的后部;船体的长度为150~180m,宽度为28~33m,高度为15~17m。本发明的科考钻探船结构更加紧凑,船型尺寸大幅减小,经济性能好,效率高,船体功能与经济能够有效匹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464852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318816.4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船舶的太阳能声光报警电话亭装置,包括:支撑本体,多个肘板,声光报警发生器、太阳能电池板、盖板;其中,支撑本体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用于加强固定的多个肘板;盖板位于支撑本体的顶部并与船舶甲板平行,在盖板上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声光报警发生器,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向声光报警发生器供电;本实用新型使用声光报警装置,来电提醒功能大大增强,有效解决船舶开敞甲板噪音影响导致来电漏接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USB接口,解决了附近作业船员手机等用电设备充电问题,大大提升船员品质生活;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减少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施工,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465681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343127.9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E02B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停靠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动式岸上橡胶防撞装置,该防撞装置包括圆筒状橡胶护舷、封板和两组侧板,所述封板固定安装在两组侧板顶端和侧边、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两组侧板,所述两组侧板之间设置有中心轴,所述橡胶护舷可转动套设在中心轴上并伸出至所述两组侧板外。便于安装和维护,可减小船体靠泊时的摩擦力,提高适应性;包括橡胶护舷、封板和两组侧板,封板安装在两组侧板顶端,两组侧板之间设置有中心轴,橡胶护舷可转动套设在中心轴上。
-
公开(公告)号:CN210948536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095387.4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1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隔水管的钻杆防撞导向保护装置,包括呈喇叭状的保护筒体和扶正器,所述保护筒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扶正器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下筒体的顶部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底部直径大于所述上筒体的顶部直径,所述下筒体的底部直径大于所述下筒体的顶部直径,所述上筒体的底部直径等于所述下筒体的顶部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扶正器和保护筒体,使钻杆能避免与月池或其他结构物的尖角碰撞,不但能有效地提高钻杆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对月池的结构进行保护,从而使得钻杆在无隔水管钻井作业状态时更加平稳及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8802140U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21391053.0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的低噪音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房和居住区,所述居住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居住舱室,所述空调机房的内壁铺设有减震隔音阻尼层,所述空调机房内设置有空调器风机,所述空调器风机与所述居住区之间通过扁圆形螺旋风管连接;所述扁圆形螺旋风管内设置有扁圆形风管消音器,所述扁圆形螺旋风管的出风端连接有扁圆形消音分风器;所述扁圆形消音分风器的一端设置有分风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分风出口连接板;所述分风出口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分风出口和第二分风出口,所述分风入口与所述扁圆形螺旋风管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分风出口和第二分风出口分别通过分风风管与所述居住区内的两个居住舱室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