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4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38352.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黄力平 , 刘锦辉 , 刘文武 , 陈小林 , 赵才友 , 王平 , 任博 , 卓文海 , 高鑫 , 李刚 , 郑晓练 , 陈帅 , 郑钧元 , 潘鹏 , 梁锦发 , 梁永超 , 韦安祺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16C60/0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屏障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铁路声屏障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声屏障设计降噪频段窄、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要点包括:获取声屏障需要控制的噪声频率范围和声屏障需要优化的结构参数;随机生成符合噪声频率范围的多组结构参数,并进行声学有限元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将多组结构参数和对应的计算结果输入超材料DNN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超材料DNN深度学习模型;创建一组随机的结构参数作为初始种群,以声传输降低值、通风量和结构重量的加权值作为适应度函数,结合训练好的超材料DNN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遗传算法迭代,得到最优的结构参数作为优化后的声屏障结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17095.1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5/00 , E02D29/045 , E04G2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拼装装置和拼装方法,其中,拼装装置包括:第一拼装机构和第二拼装机构。本申请的拼装装置能够同时完成中块和边块的运输和吊装功能。其次,本申请的拼装装置能够将中块和边块先分别移动至中块拼装位和边块拼装位中,然后再将将边块和中块进行拼装,能够避免中块或边块无法与中层组件进行拼接时需要将中块和边块拆离更换的繁琐步骤,相较吊装的方式,本申请实用液压缸顶推的方式的安全性更高。最后,通过对拼装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装,可使拼装装置适用于地铁车站不同部位预制构件的拼装,本申请的拼装装置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23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910652405.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市前海熙瑞大数据文化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易天建设工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轨行区点云大数据的应用方法,属于点云大数据应用领域,基于轨行区点云大数据的应用方法,可以实现对三维激光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分块、点云降噪及点云均匀化预处理,使得任意里程对应实际断面的十个衡量断面侵限值程度的关键点的坐标计算更加准确;根据平面及纵断面二维图所搭建的设计路线,确定理论断面的十个关键点坐标,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断面的侵限值以及疏散平台、接触网等设备尺寸;根据计算的断面十个关键点侵限值,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学习平、纵断面参数与侵限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随后采用梯度下降方法求取函数的极值,达到优化设计线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55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1005.4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利工 , 刘文武 , 罗信伟 , 史海欧 , 王迪军 , 吴嘉 , 翟利华 , 陈帅 , 卓文海 , 李平 , 涂勤明 , 潘鹏 , 欧熙 , 张新亚 , 申琼玉 , 俞泉瑜 , 曾向荣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板的等效厚度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在第一轨道板模型和第二轨道板模型的顶面分别施加预设荷载,以获取第一垂向位移和第二垂向位移;若第一垂向位移等于第二垂向位移,则以当前第一轨道板模型对应的第一轨道板截面厚度,作为待测轨道板的第一等效厚度;若不等于,则通过调整第一轨道板截面厚度,以计算得到第一等效厚度;其中,第二轨道板模型是根据待测轨道板的第一参数构建得到的三维非长方体模型,第一轨道板模型是根据第二参数构建得到的三维长方体模型。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到第一垂向位移等于第二垂向位移时的第一轨道板截面厚度,作为等效厚度计算结果,为待测轨道板的配筋和形心保持一致提供准确的配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6211.6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工业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深基坑的钢结构支护结构,涉及钢结构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四个一字型钢结构,四个所述一字型钢结构依次首尾相拼接并形成矩形框结构,所述一字型钢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围护墙上;所述一字型钢结构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均力机构,所述均力机构能够将土壤对围护墙的作用力均匀分布在一字型钢结构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深基坑的钢结构支护结构,通过设置的一字型钢结构、安装板与均力机构,在深基坑中,配合围护墙使用,能够将基坑侧壁土体、地下水的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动荷载等均匀分布在一字型钢结构上,减少出现钢围檩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应力集中被破坏结构,出现坍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5064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53074.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物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被地铁区间下穿的古建筑的加固结构,包括承台、承托桩、换托主梁、外夹墙梁、换托次梁、内夹墙梁以及托基小梁;承台的底部设有承托桩,承托桩设于地铁隧道的一侧,且承托桩与地铁隧道之间的间距大于1m,承托桩的底端低于地铁隧道的底端;古建筑基础的外侧连接有外夹墙梁,换托主梁通过多个换托次梁与外夹墙梁的外侧连接;古建筑基础的内侧连接有内夹墙梁,托基小梁设于外夹墙梁和内夹墙梁之间,古建筑基础设于托基小梁上,本加固结构既不需要调整地铁线路,又不受古建筑基础范围内的土体性能影响,同时能较好地控制古建筑的不均匀沉降和整体沉降。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6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50359.5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床改道用垫板结构。该道床改道用垫板结构包括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道钉固定区、钢轨支撑区以及弹条固定区,所述道钉固定区上设有长孔以及第一卡止部;道钉组件,包括道钉以及套装在所述道钉上的调距板,所述道钉插装在所述长孔内,所述调距板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止部相匹配的第二卡止部;以及扣件,所述扣件用于压紧固定钢轨。本发明通过对钢轨支撑区进行加厚,从而实现对钢轨的高度调整。道钉穿装在长孔内,调整垫板使钢轨之间的轨距达到设定值,通过调距板上的第二卡止部与垫板上的第一卡止部卡止定位,并固定道钉,从而实现两根钢轨轨距调整。本发明避免了将道床拆除重新铺设,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0344.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线隧道施工方法及其模板支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矿山法对下层隧道进行施工,其中二次衬砌时搭建模板支架结构进行施工,且二次衬砌完成后保留该模板支架结构;S2在下层隧道二次衬砌完成后即对上层区间隧道进行施工,并利用模板支架结构作为加固支架;S3拆除下层隧道中的模板支架结构,完成隧道整体的施工。本发明能够提高叠线隧道的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5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01717.3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公开了一种适用岩面变化大的盾构吊出井和横通道,吊出井上部土层围绕地间距布设有多个直立的钻孔桩,所述钻孔桩围成的内侧位置设置有沿竖向间距分布的环框梁,所述钻孔桩与所述环框梁相连,吊出井于中部土层和岩面交接面处的井壁上设置沿竖向间距分布的数个第一格栅钢架,所述第一格栅钢架通过纵向的连接筋与所述环框梁相连,吊出井于岩层处至井底的井壁上设置有第一砂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壁面,横通道于隧道壁上设置有喷射混凝土壁面和数个第二格栅钢架,临时仰拱、临时中隔壁,数个所述第二格栅钢架沿横通道间隔分布并通过钢筋相连。本发明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整体大大地节约了工期和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79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25674.7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晟亚 , 卓文海 , 任一恒 , 刘春杰 , 李恒一 , 丁先立 , 项宝 , 周前 , 黄河 , 叶亮 , 张文奇 , 昝子卉 , 李潇 , 彭潭 , 吴居洋 , 徐致远 , 彭伟 , 刘洋 , 严远忠 , 刘秋彤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通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通道,包括多个环状构件,各环状构件均包括多个块体;同一环状构件中相邻的两个块体之间预留有第一对接缝,相邻的两个环状构件之间预留有第二对接缝,各第一对接缝和各第二对接缝中均夹设有交叉布置的多根密封条,各密封条在各第一对接缝和各第二对接缝中分隔出多个密封仓;环状构件中相邻的两个块体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块间连接机构,各块间连接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于一个密封仓中,向各个密封仓中注浆,能够使得各块间连接机构的缝隙中均填充密封浆,防止块间连接机构松动;未设置块间连接机构的密封仓内填充的密封浆能够与密封条组成多重防水,避免防水胶条老化后渗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