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7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1378.1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沾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1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44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信息化及智慧工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大跨斜拉桥施工进度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大跨斜拉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数据预处理;建立并划分斜拉桥点云数据集;建立并训练基于超点的图神经网络模型,获得桥梁点云构件的语义分割网络模型;基于最优模型对实际进度点云进行语义分割;基于凸包长度比值计算构件POC值。本发明采用点云数据记录斜拉桥的实际与计划进度,进度数据获取方面更加细致且准确,便于可视化显示;采用基于超点的图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斜拉桥点云的语义分割,计算更加高效,且准确率较高;使得大跨斜拉桥各构件的POC值计算避免了人工跟踪的低精度和低效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99166.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离散交通网络设计的仿真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迭代地将仿真计算资源,分成多次分配给各个备选方案,在每轮迭代中,先使用现有的排序和选择方法智能地将计算资源分配给每个备选方案;S2、在每轮迭代中,使用贝叶斯筛选过程,筛选出可能成为最佳选择的备选方案,去除不可能成为最佳选择的备选方案;S3、在每轮迭代中,使用自适应方案确定下一轮迭代的计算预算资源。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优化框架来解决基于仿真的离散交通网络设计问题,即混合排序和选择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2056.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原位扩建的移动工作平台结构及其施工工法,本发明的隧道原位扩建的移动工作平台结构及施工工法,采用可移动的工作平台以及移动式行车保护装置,保留了既有隧道的通行能力,同时移动式行车保护装置对行车安全起到保障作用,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顶部掘进组件以及侧向掘进组件对隧道进行扩挖,并且可以同时进行,简化了施工步序,减少了施工周期;保留扩挖隧道拱脚处的围岩,与既有隧道拱脚处未拆除的支护结构共同作为简易拱脚加固措施,有利于扩挖隧道的稳定,提高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13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E21D9/01 , E21D9/00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B7/00 , E21B33/13 , C04B28/04 , C04B28/26 , G01V11/00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扩建隧道围岩破碎带超前锚注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隧道围岩体进行地质探测,确定围岩破碎带分布情况;S2、对未扩挖围岩体进行加固,加固范围至围岩破碎带边缘;S3、扩挖隧道至临近围岩破碎带时,在掌子面前方斜向钻孔施作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贯穿围岩破碎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既有隧道存在的时空间优势,在改扩建隧道施工前精准定位需要预加固的关键位置,并对围岩破碎带进行超前注浆填充,显著提高了围岩整体强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因破碎带引起的应力释放和变形风险,促进改扩建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改扩建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2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31082.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铺装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全系钢渣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该全系钢渣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位于路基上,自下而上依次为路基改善层、组合式基层和沥青面层,其路基改善层为全钢渣粒料改善层;组合式基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含细钢渣集料的半刚性基层和含大粒径钢渣集料的柔性基层;沥青面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高钢渣掺量的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和高钢渣掺量的抗滑磨耗表面层。本发明的路面结构与传统沥青路面完全不同,通过不同结构层钢渣含量及规格的差异化应用,使得钢渣粗细集料得到全系应用,仅提高了钢渣使用率,节省了砂石集料等筑路材料的应用,经济社会效益巨大;而且所得沥青路面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28068.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钢渣集料的沥青路面铺装方法。所述沥青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粘结层施工;钢渣改善层施工;半刚性基层施工;柔性基层施工;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抗滑磨耗表面层施工。该铺装方法结合不同结构层的具体性质,创新性地针对不同结构层设计出不同施工方式,将施工条件与混合料级配有机结合在一起,既避免了钢渣因遇水易膨胀而存在路面发生破坏的潜在风险,又大大提升了钢渣的应用率,实现每层均可掺入钢渣集料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35240.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磷酸基地聚合物半刚性基层材料及其应用,具体采用磷酸基地聚合物净浆与级配碎石混合搅拌而成。半刚性基层材料主要包括以下配料:磷酸激发剂、硅铝质固体废弃物、级配碎石,其中所述磷酸激发剂的摩尔浓度为10‑60%;所述磷酸基地聚合物净浆由硅铝质固体废弃物与磷酸激发剂组成;所述地聚合物体系的Si/Al摩尔比为1‑4,Si/P摩尔比为7‑10,H2O/Si摩尔比为1‑2;所述磷酸基地聚合物净浆的质量占级配碎石质量的3‑12%。本发明有效避免了硅酸盐体系半刚性基层材料生产中的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了硅铝酸盐体系半刚性基层材料耐久性差、易开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93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18770.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6/2458 , G06Q30/018 , G06Q50/26 , G06F17/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公路各属性阶段资源消耗量计算碳减排量的方法及装置,聚焦于碳减排场景下各属性阶段资源消耗的特点,分析相应的碳减排机理,并确定合理的基准线、形成基准线排放量核算模型,有效提高了基准线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公路碳减排量计算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挖掘碳资产开发潜力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以及为在后的公路碳资产交易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314783.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乐民 , 江贝 , 王鹏程 , 郭悦如 , 郭光明 , 高红科 , 王相龙 , 黄玉兵 , 高亮 , 王帅 , 高有湖 , 刘国山 , 满新杰 , 王明法 , 李月祥 , 周洋洋 , 徐长靖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锚固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根据获取的锚固相关参数,分别计算预应力锚固支护的预应力损失率、轴力提升率、预应力转化效果评价指标和锚固端锚固效果评价指标;根据获取的围岩控制相关参数,分别计算围岩等效强度提高率、围岩应力释放率、围岩变形控制率和围岩塑性区变化率;综合各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值;对比综合评价指标值和预设阈值,若综合评价指标值小于阈值,则优化预应力锚固支护的设计方案。本发明基于现场勘测结果,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较为综合、准确的对围岩锚固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1964.0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扩建期路侧感知设备多目标优化布设方法及系统,涉及交通感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改扩建期间道路线形数据、历史卡口数据、改扩建前路段事故数据、运营期设备点位要求;根据改扩建期间道路线形数据,构建微观仿真道路模型;根据历史卡口数据及微观仿真道路模型,获取碰撞指标;根据改扩建前路段事故数据,获取事故黑点位置信息;以碰撞指标覆盖范围最大、事故黑点覆盖最大、设备成本最低为目标,结合运营期设备点位要求,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路侧感知设备布设方案。本发明能够在道路改扩建前实现路侧感知设备的最优布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