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4678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130361.7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1/2338 , B60R2021/0004 , B60R2021/003 , B60R2021/23386 , B60R2021/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外用安全气囊。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稳定展开时及展开后的姿态的车外用安全气囊。该车外用安全气囊包括:一对侧缘气囊(1),其以在位于汽车(M)的前挡玻璃(W)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前支柱(P)的各自前方从前支柱(P)的下端侧沿着前支柱(P)向上方延伸的形式展开;以及姿态保持部件(3),其将一对侧缘气囊(1)的上端侧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94678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130092.4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外用安全气囊。提供一种能够在宽广的范围内保护保护对象者的车外用安全气囊。具有:下缘气囊(1),其在汽车(M)的前挡玻璃(W)的前侧以沿着下缘部延伸的方式展开;一对侧缘气囊(2),其在前挡玻璃(W)的前侧以沿着两侧缘部延伸的方式展开;以及上缘气囊(3),其在前挡玻璃(W)的前侧以沿着上缘部延伸的方式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319278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584996.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构造,其提高了在与行人碰撞时承受负荷的高度的设定自由度。该车辆用保险杠构造(1)具备:保险杠正面部(100),其在车身前端部暴露于车辆外部而配置;负荷传递部件(200),其前端部与保险杠正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面部对向配置,并且其后端部固定于车身构造部件(300),其中,在负荷传递部件的上部或下部,形成有成为响应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压缩负荷而使负荷传递部件弯曲的起点的槽部G1。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2861.6
申请日:2015-02-03
IPC: B60R2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021/34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装卸的气囊装置。气囊装置(20)的特征在于,具备:气囊(10),在展开时在车辆的外侧至少覆盖发动机罩(4)或挡风玻璃(6)的一部分;气体发生器(11),向气囊(10)内喷出气体;罩底部件(21),收纳膨胀前的气囊(10)及气体发生器(11);罩盖部件(22),将收纳有气囊(10)的罩底部件(21)覆盖;及托架(29),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支撑于车辆(1)的车身,并对罩底部件(21)及罩盖部件(2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进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873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80002860.1
申请日:2015-02-03
IPC: B60R2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36 , B60R21/215 , B60R2021/34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迅速地展开并且能够安装于现有的车身的气囊装置。气囊装置(20)的特征在于,具备:气囊(10),在展开时在车辆的外侧至少覆盖发动机罩(4)或风挡玻璃(6)的一部分;气体发生器(11),向气囊(10)内喷出气体;罩底部件(21),收纳膨胀前的气囊(10)及气体发生器(11);罩盖部件(22),具有将收纳有气囊(10)的罩底部件(21)覆盖的罩盖部(22a);及前围罩(28),在发动机罩(4)与风挡玻璃(6)之间安装于罩盖部(22a)。
-
公开(公告)号:CN10319278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584996.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构造,其提高了在与行人碰撞时承受负荷的高度的设定自由度。该车辆用保险杠构造(1)具备:保险杠正面部(100),其在车身前端部暴露于车辆外部而配置;负荷传递部件(200),其前端部与保险杠正面部的车辆后方侧的面部对向配置,并且其后端部固定于车身构造部件(300),其中,在负荷传递部件的上部或下部,形成有成为响应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压缩负荷而使负荷传递部件弯曲的起点的槽部G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