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式悬架检测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6212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624509.7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柱式悬架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形成有圆孔(2);固定旋转组件(3),用于固定减震器储油桶(4),与所述圆孔(2)配合使用;同轴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杆(5)、导向套(6)、滑杆(7)和检测笔(8),所述导向套(6)通过所述支撑杆(5)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滑杆(7)与所述导向套(6)插接连接,且可沿所述导向套(6)自由滑动,所述滑杆(7)上靠近所述圆孔(2)的一端设有固定环(9),所述检测笔(8)与所述固定环(9)插接固定。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检测减振器与螺旋弹簧的同轴度,且具有检测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与驱动轴的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9411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045501.7

    申请日:2016-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轴承与驱动轴的密封结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轴、转向节及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内部,以使所述轮毂轴承、所述转向节及所述驱动轴之间围成一安装空间,还包括: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转向节侧密封装置和驱动轴侧密封装置。在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驱动轴侧密封装置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转向节侧密封装置与所述驱动轴处于滑磨状态。本发明能解决现有轮毂轴承与驱动轴在车辆运动受力时产生间隙变化,易使防油和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汽车部件的使用寿命。

    摆臂结构、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47655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006091.5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臂结构、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及汽车,包括:上摆臂、上摆臂旋转轴、副车架的上摆臂安装部、下摆臂、前凸轮轴、后凸轮轴以及副车架的下摆臂安装部,在不影响整体性能的前提下,令上、下摆臂呈非平行的位置关系以提升抗点头能力,从而改善整车的操纵稳定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摆臂结构的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汽车。

    新型板簧卷耳衬套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04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907280.8

    申请日:2017-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1/12 B60G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板簧卷耳衬套,包括第一衬套(1)和第二衬套(2),所述第一衬套(1)与所述第二衬套(2)分别安装在板簧卷耳(8)的两端,二者结构完全相同且相对于所述板簧卷耳(8)的中线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衬套(1)和所述第二衬套(2)均包括外套管(3)、橡胶层(4)和轴承(5),所述橡胶层(4)和所述轴承(5)均设于所述外套管(3)内,所述橡胶层(4)位于所述外套管(3)与所述轴承(5)之间。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抗扭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衬套的使用寿命。

    一种摆臂衬套安装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64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9511.5

    申请日:2017-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7/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臂衬套安装结构,包括:摆臂衬套、摆臂、车架横梁和安装螺栓,摆臂衬套包括内套管、外套管以及硫化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的橡胶,内套管包括空心管和位于空心管两端的连接臂,两连接臂均设有第一通孔;摆臂的摆臂套管套设在外套管上;车架横梁的中部设有凸台面,两侧为水平板,两水平板均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安装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内套管和车架横梁,由于车架横梁为一体成型,刚度较高,直接通过安装螺栓连接,可使摆臂衬套与车架横梁连接更加可靠;安装螺栓提供的紧固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可避免对安装螺栓产生剪切力,在满足紧固力的情况下,可减少安装螺栓尺寸,降低重量。

    弹簧托盘螺旋升角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434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70595.2

    申请日:201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托盘螺旋升角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中枢轴2、连接件3、顶针安装板4、顶针5和划线笔6,所述底座1上设有同心布置的中枢轴座11、托盘安装座12和画线板13,所述托盘安装座12位于所述中枢轴座11与所述画线板13之间;所述中枢轴2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中枢轴座11内,所述连接件3活动安装在所述中枢轴2上,所述连接件3可沿所述中枢轴2上下滑动,所述顶针安装板4和所述划线笔6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的侧面上,所述顶针5固定安装在所述顶针安装板4的底面上。本发明能够准确且快速地检测出弹簧托盘螺旋升角是否合格,提高检测效率,且能够有效降低浪费。

    一种汽车副车架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1586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14725.1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和副车架,副车架固定于车身上;在车身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内螺纹孔;在副车架上与每个内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贯通副车架的套筒;在四个套筒中,包括三个固定套筒和一个调整套筒。本技术方案定位清晰,肉眼很容易看到,先定位后固定,安装方便;由于调整固定套筒内为腰形孔,在安装过程中,可吸收制造控制内的误差,可充分保证安装精度;固定套筒、调整固定套筒及副车架固定桩强度较高,可充分保证副车架的安装强度。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与驱动轴的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94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45501.7

    申请日:2016-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27/02 F16J15/3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轴承与驱动轴的密封结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轴、转向节及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向节内部,以使所述轮毂轴承、所述转向节及所述驱动轴之间围成一安装空间,还包括: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转向节侧密封装置和驱动轴侧密封装置。在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驱动轴侧密封装置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转向节侧密封装置与所述驱动轴处于滑磨状态。本发明能解决现有轮毂轴承与驱动轴在车辆运动受力时产生间隙变化,易使防油和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汽车部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发动机盖铰链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39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97748.1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铰链,包括固定板总成和旋转板总成;固定板总成的第一连接板的边沿上设有导向凹槽和碰撞凹槽;旋转板总成的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板主体和导向件,导向件自第二连接板主体的边沿朝向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且导向件与导向凹槽相配合;碰撞凹槽的内沿沿着旋转板总成相对于固定板总成朝向前围上盖板旋转方向上设有避让部和阻挡部;发动机盖铰链具有轻碰撞状态和重碰撞状态。本公开的发动机盖铰链上设有碰撞凹槽,当发动机舱受到较小力的碰撞时,避免发动机盖铰链损坏;当发动机舱受到较大力的碰撞时,有效避免发动机盖安装板上的螺栓穿透发动机盖,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盖与旋转板总成的发动机盖安装板连接处的HIC值。

    弹簧托盘螺旋升角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43429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970595.2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托盘螺旋升角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中枢轴2、连接件3、顶针安装板4、顶针5和划线笔6,所述底座1上设有同心布置的中枢轴座11、托盘安装座12和画线板13,所述托盘安装座12位于所述中枢轴座11与所述画线板13之间;所述中枢轴2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中枢轴座11内,所述连接件3活动安装在所述中枢轴2上,所述连接件3可沿所述中枢轴2上下滑动,所述顶针安装板4和所述划线笔6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的侧面上,所述顶针5固定安装在所述顶针安装板4的底面上。本发明能够准确且快速地检测出弹簧托盘螺旋升角是否合格,提高检测效率,且能够有效降低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