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表面电解粗化剂及其粗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27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65219.5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锈钢表面电解粗化剂及其粗化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粗化方法首先将不锈钢基材进行表面前处理;然后将经过表面前处理的不锈钢基材放入表面预处理剂中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得不锈钢基材表面形成均匀的微米级粗糙表面;将表面预处理后的不锈钢基材在无机酸清洗液中进行表面清洗,然后将不锈钢基材浸泡入表面电解粗化剂中通入直流电在室温下进行表面电解粗化,表面电解粗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基材表面形成纳米级粗糙表面。本发明可以使得不锈钢表面粗糙度达到40~500nm,能够显著提高不锈钢与其它金属板材加工后之间的结合力,显著增加结合强度,有效提升不锈钢的应用性能。

    基于动静组合液池的板料充液拉深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993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483432.8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动静组合液池的板料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属于金属板材液压成形技术领域。该成形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动静液池开始时型腔互不连通,静液池内充注液体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动液池被顶起到设定位置;动液池内加注液体;板料放置在动静组合液池上面;压料板下行,板料被动静组合液池和压料板夹紧;动液池液压系统启动实现板料预胀和对动液池内液体控压;凸模开始下行,压力按预设值随凸模行程改变而变化;凸模下行到板料与动液池底部接触后与动液池一块下行,动静液池间的密封失去作用,动静液池的液体通过动静液池的间隙连通,液体压力作用到板料上;凸模继续下行,静液池内液体按照设置的压力和凸模行程曲线变化直至成形结束。

    一种98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中锰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77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423314.5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98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中锰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传统中锰钢为原料,无需添加任何其余合金元素,成本低。制备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连轧、连续退火;连续退火时将冷轧板加热到Ac3‑30℃~Ac3+20℃;随后缓慢冷却至640~670℃;最后以15~30℃/s的冷却速率冷至Ms+20~50℃进行过时效配分处理。本发明提供的98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中锰钢的制备方法,获得细小等轴铁素体、下贝氏体体与奥氏体或下贝氏体与奥氏体复合组织,制备得到的冷轧中锰钢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低屈强比及成形性能好等特点,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对工艺装备要求不高,在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上即可生产。

    一种增加管嘴壁厚的铝合金气瓶的收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082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658070.0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加管嘴壁厚的铝合金气瓶的收口方法,属于旋压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有芯模和无芯模旋压,在此方法中先对管材进行几个道次的无芯模半椭圆或圆轨迹收口,在管件的端部形成圆形空腔后,使用芯棒控制管嘴内径并旋压收口,最后在通过几个道次的旋压完成收口成形。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可以使得管嘴处的厚度得到有效控制,管嘴厚度分布均匀,内部的圆度好,有利于口部攻螺纹,同时也可以使得管嘴圆弧处的厚度有明显的增加,有效的避免了此处由于厚度不足带来的质量缺陷,提高了气瓶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一种不锈钢表面电解粗化剂及其粗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273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965219.5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锈钢表面电解粗化剂及其粗化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粗化方法首先将不锈钢基材进行表面前处理;然后将经过表面前处理的不锈钢基材放入表面预处理剂中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得不锈钢基材表面形成均匀的微米级粗糙表面;将表面预处理后的不锈钢基材在无机酸清洗液中进行表面清洗,然后将不锈钢基材浸泡入表面电解粗化剂中通入直流电在室温下进行表面电解粗化,表面电解粗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基材表面形成纳米级粗糙表面。本发明可以使得不锈钢表面粗糙度达到40~500nm,能够显著提高不锈钢与其它金属板材加工后之间的结合力,显著增加结合强度,有效提升不锈钢的应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