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7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090591.X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高效的铁水渣层厚度测量系统,涉及铁水渣层厚度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基座、设于基座顶部的倾斜架和控制装置,固定架之间设有收卷辊,固定架的下方设有耐高温陶瓷外壳,安装管下部内设有耐高温陶瓷电导棒;倾斜架底部的外侧安装有热成像相机;控制装置的前端安装有电势差显示器;导向筒内设有驱动组件;传动盒内部设有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耐高温陶瓷电导棒与耐高温陶瓷外壳和起吊绳的配合,相比较普通测量高炉铁水渣层厚度的装置,通过记录电势差的骤变计算出耐高温陶瓷电导棒匀速下降的时间从而测得渣层厚度,能够控制耐高温陶瓷电导棒的插入铁水中的深度,提高耐高温陶瓷电导棒在下降时的匀速性和稳定性,使得测量精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7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423065.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800MPa级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38~0.42%,Si:0:10~0.30%,Mn:0.80~1.20%,Al:2.80~3.20%,P≤0.020%,S≤0.0030%,N≤0.0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连续退火时将冷轧板加热到830~860℃;随后缓慢冷却至700~730℃;最后以40~60℃/s的冷却速率快冷至350~400℃进行过时效配分处理。本发明Q&P钢板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48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25%,n≥0.20,屈强比≤0.75,冷成形性能良好。本发明对工艺装备要求不高,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55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462624.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1D1/26 , C21D1/74 , C21D8/02 , C21D9/573 , C23G1/08 , C23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17~0.21%,Si:1.80~2.20%,Mn:2.10~2.40%,Nb:0.03~0.05%,Ti:0.008~0.020%,Als:0.025~0.045%,P≤0.020%,S≤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Q&P钢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600MPa,抗拉强度≥1000MPa,延伸率≥20%,强塑积≥22GPa%。本发明采用较低的配分温度获得高强塑积Q&P钢,对工艺装备要求较低,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23071.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塑积大于30GPa%的热轧高强中锰钢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冶炼与连铸,然后热轧,热轧采用ESP薄板坯无头轧制技术,连铸坯经3-5机架粗轧,粗轧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然后经5机架精轧,精轧在未再结晶区与两相区轧制,轧至厚度0.8-2.5mm,轧后钢卷在600℃进行卷取;随后退火,采用罩式炉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600-640℃,保温10小时。本发明方法能够获得细小等轴铁素体、板条马氏体与奥氏体复合组织,所制备的热轧高强中锰钢具有高抗拉强度、低屈强比、连续屈服与高强塑积等优良性能,并解决了传统薄规格中锰钢冷轧生产流程长、成本高和能耗大等问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423071.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塑积大于30GPa%的热轧高强中锰钢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冶炼与连铸,然后热轧,热轧采用ESP薄板坯无头轧制技术,连铸坯经3‑5机架粗轧,粗轧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然后经5机架精轧,精轧在未再结晶区与两相区轧制,轧至厚度0.8‑2.5mm,轧后钢卷在600℃进行卷取;随后退火,采用罩式炉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600‑640℃,保温10小时。本发明方法能够获得细小等轴铁素体、板条马氏体与奥氏体复合组织,所制备的热轧高强中锰钢具有高抗拉强度、低屈强比、连续屈服与高强塑积等优良性能,并解决了传统薄规格中锰钢冷轧生产流程长、成本高和能耗大等问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3065.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800MPa级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38~0.42%,Si:0:10~0.30%,Mn:0.80~1.20%,Al:2.80~3.20%,P≤0.020%,S≤0.0030%,N≤0.0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连续退火时将冷轧板加热到830~860℃;随后缓慢冷却至700~730℃;最后以40~60℃/s的冷却速率快冷至350~400℃进行过时效配分处理。本发明Q&P钢板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48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25%,n≥0.20,屈强比≤0.75,冷成形性能良好。本发明对工艺装备要求不高,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62624.8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1D1/26 , C21D1/74 , C21D8/02 , C21D9/573 , C23G1/08 , C23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17~0.21%,Si:1.80~2.20%,Mn:2.10~2.40%,Nb:0.03~0.05%,Ti:0.008~0.020%,Als:0.025~0.045%,P≤0.020%,S≤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Q&P钢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600MPa,抗拉强度≥1000MPa,延伸率≥20%,强塑积≥22GPa%。本发明采用较低的配分温度获得高强塑积Q&P钢,对工艺装备要求较低,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