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7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23743.4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苑红凯 , 陈志国 , 张德利 , 张宝刚 , 赵亚琴 , 曾伟 , 王新岐 , 李仙 , 杨辉 , 魏继合 , 焦占武 , 段晓沛 , 张国梁 , 孙立强 , 郎瑞卿 , 张占领 , 程海波 , 葛娟 , 谢国栋 , 张立文 , 赵宁 , 柏正云 , 位树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边载效应的公路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以太沙基深基础承载力公式为基础,引入边载作用概念,根据静力平衡,推导考虑边载效应的侧摩阻力fs;其次,根据静力平衡,计算基础底部附加应力p0;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地基沉降S。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太沙基深基础理论假定更为贴近实际,考虑了基础周围土体对沉降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工程中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与实测沉降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108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17390.5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沥青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沥青100份,镁橄榄石粉3~10份,钇铝石榴石纤维1~5份,苯丙树脂1~5份,二亚苄基丙酮0.5~2.2份,对苯二酚0.2~1.4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7份。本发明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改性沥青,在明显改善沥青路用性能的同时,兼具阻燃抑烟、热拌减排等多重环境功效,满足低碳环保、安全可靠的绿色交通建设要求,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且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制备过程中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7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6459.0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触探仪,属于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设备。一种动力触探仪包括探杆本体,探杆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凸出节。本发明提供的动力触探仪,代替传统上在探杆上划线标志,击打过程中通过辨别直径加粗位置及接杆连接处来记录击打次数,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及勘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811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12718.0
申请日:2011-10-15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赵巍 , 白子建 , 王晓华 , 李伟 , 刘伟 , 郑利 , 邢锦 , 王海燕 , 刘虹 , 刘大为 , 柯水平 , 周骊巍 , 杨福增 , 李东 , 练象平 , 曾伟 , 靳灿章 , 段绪斌 , 冯炜 , 张磊 , 杜鹏 , 李明剑 , 张国梁 , 代茂华 , 狄升贯 , 张洋 , 张占领
IPC: E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港区道路交叉口最小间距确定方法,该方法对与交叉口相连的港区道路的换道频繁区域以及交叉口进行二维元胞划分,其它部分采用一维元胞,构建交叉口附近港区道路的元胞模型,包括下列的步骤:(1)构建驾驶员感知模块(2)构建行为模块(3)设定各种车型在主路上出现的比例、速度及各种车辆发车频率,在不同交叉口间距和发车频率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分析仿真得到交通流时空图和车辆延误数据,得到不同交通条件下合适的交叉口最小间距。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交叉口间距对港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从而为不同条件下的港区道路交叉口间距的确定提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6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3044.6
申请日:2011-10-15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郑利 , 白子建 , 王晓华 , 钟石泉 , 柯水平 , 赵巍 , 王海燕 , 邢锦 , 张磊 , 贺海 , 姚晓春 , 张友明 , 练象平 , 曾伟 , 金学松 , 张占领 , 刘炤伟 , 魏伟 , 段绪斌 , 李明剑 , 葛娟 , 冯炜 , 周骊巍 , 王志华 , 张洋 , 狄升贯 , 张国梁 , 代茂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道路施工限速标志设置位置和限速大小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设计驾驶员SOAR智能体工作记忆结构;(2)设计初始长期记忆规则,建立驾驶员SOAR智能体的长期记忆规则库;(3)建立驾驶员SOAR智能体的决策周期;(4)设置不同限速标志设置位置和限速大小及不同的道路载荷系数进行仿真,根据当前车辆和相邻车辆占用道路元胞的重叠程度对交通冲突及严重程度进行判别,选择交通冲突及严重程度较低的仿真条件,得到不同交通条件下合适的施工作业区限速标志设置位置和限速大小。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限速标志设置位置和限速大小对道路施工通行能力的影响,从而为道路施工限速标志设置的提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20766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104942.5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PC: G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为提供一种地下道路交通标志动态视认性评价方法,正确评价提高地下道路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道路交通标志动态视认性评价方法,通过地下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颜色特征描述,地下道路交通标志轮廓特征提取,地下道路交通标志轮廓边界判断,地下道路交通标志轮廓特征感知获取地下道路交通标志的静态向量,描述包括类型、尺寸、朝向几种类别的静态向量,类型指交通标志类型,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和指路标志。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动态视认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360530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10313710.6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贺海 , 白子建 , 王晓华 , 李伟 , 刘虹 , 周骊巍 , 白桂南 , 赵巍 , 郑利 , 王海燕 , 邢锦 , 张月辉 , 郑明坊 , 段绪斌 , 李明剑 , 袁继东 , 付向东 , 王永成 , 练象平 , 曾伟 , 张朝清 , 申婵 , 张磊 , 狄升贯 , 张洋 , 张占领 , 黄文 , 于洪兴 , 孟祥源 , 张国粱 , 代茂华 , 刘超
IPC: G08G1/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评价技术领域。为检验道路设计的线形是否具有连续性,从而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道路线形的修正,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港区道路是否采取客货分离等交通管制提供数据支撑,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面向港口集疏港基本路段的速度一致性检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进行路段划分;(2)确定不同等级港区道路的初始运行速度;(3)对不同的路段的交通流进行仿真;(4)确定速度一致性评价的标准;(5)对道路进行等级划分和相关分析,提出线形修改或其他交通管制建议。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道路交通能力评价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36052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14737.7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周骊巍 , 白子建 , 王晓华 , 李伟 , 刘虹 , 贺海 , 周浩 , 郑利 , 张守忠 , 于洪兴 , 赵巍 , 王海燕 , 邢锦 , 张红岩 , 王芳 , 曾伟 , 李明剑 , 段绪斌 , 訾建峰 , 张磊 , 冯炜 , 黄文 , 吴琰 , 张国粱 , 代茂华 , 狄升贯 , 张洋 , 张占领 , 张朝清 , 申婵 , 刘超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评价技术领域。为结合港区交通特点,提出一种面向港口集输港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涉及交叉口服务水平的评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分析港区车辆的加速度;第二步:分析信号灯对车辆行为的影响;第三步:确定车辆跟驰规则;第四步:确定车辆的换道规则;第五步:建立模型得出仿真结果后。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道路评价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876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525480.5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王晓华 , 白子建 , 周骊巍 , 刘润有 , 王新歧 , 李东 , 杨万军 , 龚凤刚 , 贺海 , 刘凯 , 梁青山 , 练象平 , 曾伟 , 苑红凯 , 冯炜 , 张洋 , 段绪斌 , 张国梁 , 李明剑 , 刘超 , 付晓敦 , 狄升贯 , 张占领 , 高立新 , 靳灿章 , 程海波 , 曹凌峰 , 王志华 , 代茂华
IPC: E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港区道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重型拖车车轮轨迹偏差和甩尾的弯道加宽设计方法,包括:选取一种重型拖挂车;设定车辆不会侧滑的条件;设定车辆会发生甩尾现象时,半挂车的甩尾角度;确定牵引车部分与半挂车部分的折角θ的计算方法;设定车辆没有发生侧滑等事故时车辆对路面的占用宽度;设定车辆发生甩尾事故时占用的车道宽度;采用上面的参数,建立交通流仿真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并选取合适的超高。本发明通过量化与超高相关的影响因子,能够得到在特定道路线形设计下最优的弯道宽度,具有高精确性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235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00237.9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白子建 , 钟石泉 , 冯炜 , 周骊巍 , 黄文 , 徐建平 , 王晓华 , 龚凤刚 , 贺海 , 张国梁 , 李明剑 , 张勇 , 张朝清 , 王寅弘 , 张占领 , 申婵 , 刘润有
Abstract: 本发明属港区交通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约集港模式下的港区交通疏导配流方法,用于有两个目标终点的港区交通疏导配流,按照下列几个方面实现疏导配流:建立和初始化知识库;评价诱导策略;阶段判断;诱导学习;生成路网状态对应的诱导策略。港区交通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发明方法在各关键路口设置诱导标志,使集港交通流均衡,充分利用交通设施特别是港区道路通行能力,从而达到对群体诱导的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