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858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223745.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狄升贯 , 王朝辉 , 殷卫永 , 王新岐 , 高志伟 , 代景旺 , 范巧娟 , 曾伟 , 周骊巍 , 李明剑 , 付晓敦 , 高立鑫 , 李文珍 , 罗雪坤 , 马柱 , 李凯峰 , 王珏 , 刘伟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地基或基层及建筑软弱地基注浆加固补强方法,首先在设定加固位置钻取注浆孔;然后根据注浆孔的深度,制备大于其深度的注浆管体,并将注浆管体连接至注浆泵;安插好注浆管体后,开启注浆泵,浆液流入注浆管体,当浆液流至注浆管体末端时,浆液分流,流入导流管;此时,导流管在浆液压力作用下,沿着导流槽向下滑动,并呈“十”字形向外伸展,使嵌套式导流管逐级展开;浆液从注浆管体和导流管上设置的出浆孔分别流出,浆液扩散至预先确定的注浆加固位置和范围;最后停止注浆,拔出注浆管。本发明方法使得浆液扩散范围更广,更加均匀分布在软弱地基内,出浆速度快,注浆加固效果好,可避免二次注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449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11710.X
申请日:2013-01-12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路用阻燃抑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抑烟沥青按重量份由基础沥青100份、水滑石粉2~10份、氢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镁10~20份、消烟剂0~5份、偶联剂0~5份组成,制备方法是先将基础沥青升温并保持在熔融态,然后按比例加入水滑石粉、氢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镁、消烟剂、偶联剂,并通过搅拌器搅拌均匀;再用剪切机分两次高速剪切。本发明的阻燃抑烟沥青属于环保无机类复合沥青,阻燃抑烟效果优良,氧指数较高,能够抑制沥青烟和氯化氢的生成,无毒、无腐蚀、稳定性好,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该环保路用阻燃抑烟沥青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较低,生产环保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应用广泛,适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14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165309.5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冯炜 , 王朝辉 , 张贵生 , 李天宇 , 王新岐 , 李继昉 , 练象平 , 刘俊 , 王志华 , 王艳宁 , 高志伟 , 贺海 , 唐颖 , 甄曦 , 朱彬 , 杨越 , 狄升贯 , 梁毅超
IPC: G01K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场测试路面内部温度的装置及现场钻孔方法,包括基座、连接杆、传力杆、下压横板、钻探铁芯和薄钢套筒;基座上端的两侧分别与一连接杆的下端铰接;传力杆有两个,该两个传力杆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接杆铰接,该两个传力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下压横板的两端铰接;下压横板位于基座的正上方,该下压横板的中心设有旋孔,基座的中心设有通孔;钻探铁芯的上端固设有与旋孔内表面相配合的螺纹,下端安装有薄钢套筒,该钻探铁芯的上端穿过旋孔配合安装,下端由基座的通孔内穿过。本发明能够方便快速地将路面的测温部位开凿一个一定深度的规则孔洞,在对路面的破坏尽可能小的前提下,使测温仪器很好的接触到路面待测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471080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117390.5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沥青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沥青100份,镁橄榄石粉3~10份,钇铝石榴石纤维1~5份,苯丙树脂1~5份,二亚苄基丙酮0.5~2.2份,对苯二酚0.2~1.4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7份。本发明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改性沥青,在明显改善沥青路用性能的同时,兼具阻燃抑烟、热拌减排等多重环境功效,满足低碳环保、安全可靠的绿色交通建设要求,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且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制备过程中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640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022352.7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曾伟 , 王朝辉 , 王新岐 , 刘润有 , 王晓华 , 狄升贯 , 高志伟 , 王选仓 , 李忠峰 , 韩海生 , 王志华 , 周骊巍 , 练象平 , 张国梁 , 高立鑫 , 康娟萍 , 葛娟 , 张洋 , 苑红凯 , 张占领 , 段晓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淤泥固化剂及其应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水泥8~20份,麦饭石粉5~10份,叶腊石粉2~5份。本发明的淤泥固化剂中的水泥主要用来提高淤泥的固化强度,麦饭石粉和叶腊石粉可以发挥其较强的吸水效果,麦饭石粉和叶腊石粉为层状硅酸盐矿物,二者协助发挥其粘土矿物的特性,可以保证淤泥固化后具有较好的抗冲刷和抗冻融性能,最终达到提高固化淤泥最佳含水率,更好的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压实要求。本发明开辟了麦饭石和叶腊石在固化剂领域的应用,还降低了道路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61329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311054.0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中外建天利(北京)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基下大型沉管隧道基础水下注浆浆液配方及其注浆工艺。基础采用60cm厚碎石基础加40cm厚钠基膨润土砂浆基础,即达到隧道基础刚性要求,又能满足基础抗震、抗水流冲刷要求;浆液由水泥、细砂、粉煤灰、钠基膨润土组成;注浆工艺上进行改进,采用预埋注浆孔管内注浆,这样不需要大型船只在河面上作业,减少了潜水员下水作业与通航风险,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减少工程运日后营阶段不均匀沉降,在沉管隧道领域上,首次采用了二次注浆技术。本发明基于软基下大型沉管隧道基础水下注浆工艺可为大型码头工程、沉管隧道工程、市政软土基础加固工程、高震区基础工程设计等类似工程提高了可参考依据与经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59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40031.0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曾伟 , 王朝辉 , 王晓华 , 王新歧 , 刘润有 , 狄升贯 , 于明明 , 王伟 , 李忠峰 , 韩海生 , 谢沛祥 , 汤笑 , 王刚 , 王志华 , 白子建 , 周骊巍 , 练象平 , 张国梁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及其改进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方法,根据交通安全参数的最终值、公众满意度参数的最终值、降噪参数的最终值、空间伸缩参数的最终值、道路绿化参数的最终值、视觉美感参数的最终值及土地利用参数的最终值获取DEA模型;对DEA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判断各参数的最终值是否满足绿色生态标准,如果否,对不满足绿色生态标准的参数进行调整。本方法通过对不满足降噪效果和绿化效果的道路等进行改进,降低了道路的噪声,提高了路面自身的降噪能力、提高了道路的绿化效果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81784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228986.2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冯炜 , 王朝辉 , 王晓华 , 孙晓龙 , 王新岐 , 梁毅超 , 王志华 , 刘润有 , 练象平 , 高志伟 , 甄曦 , 张贵生 , 李继昉 , 杨越 , 刘俊 , 贺海 , 朱彬 , 徐真真 , 严西华 , 狄升贯 , 郑建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无机改性沥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基础沥青100份,方硼石5.5~15.5份,钠长石3.5~10.5份,硅胶粉4~8份,微晶纤维素1~2份,三乙醇胺0.5~1份,助剂2~4份;所述助剂为伊朗橡胶油抽出油或糠醛抽出油。本发明涉及的无机改性沥青不仅控温功效显著,且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23745.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狄升贯 , 王朝辉 , 殷卫永 , 王新岐 , 高志伟 , 代景旺 , 范巧娟 , 曾伟 , 周骊巍 , 李明剑 , 付晓敦 , 高立鑫 , 李文珍 , 罗雪坤 , 马柱 , 李凯峰 , 王珏 , 刘伟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地基或基层及建筑软弱地基注浆加固补强方法,首先在设定加固位置钻取注浆孔;然后根据注浆孔的深度,制备大于其深度的注浆管体,并将注浆管体连接至注浆泵;安插好注浆管体后,开启注浆泵,浆液流入注浆管体,当浆液流至注浆管体末端时,浆液分流,流入导流管;此时,导流管在浆液压力作用下,沿着导流槽向下滑动,并呈“十”字形向外伸展,使嵌套式导流管逐级展开;浆液从注浆管体和导流管上设置的出浆孔分别流出,浆液扩散至预先确定的注浆加固位置和范围;最后停止注浆,拔出注浆管。本发明方法使得浆液扩散范围更广,更加均匀分布在软弱地基内,出浆速度快,注浆加固效果好,可避免二次注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108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31757.3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狄升贯 , 高志伟 , 王鑫 , 王新岐 , 王朝辉 , 苑红凯 , 赵娟娟 , 曾伟 , 周骊巍 , 李明剑 , 高立鑫 , 张国梁 , 段晓沛 , 葛娟 , 代景旺 , 李凯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方法,形成该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该方法采用透水性材料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部分矿粉。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透水性仅从混凝土级配着手的局限性,从拌和混凝土材料本身出发,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矿粉,能够更好的实现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