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33480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80006603.6

    申请日:2006-02-23

    Inventor: 木下多贺雄

    Abstract: 提供具有高电迁移耐性铜布线的半导体器件。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是具有布线层的半导体器件,该布线层是通过在基板上形成的绝缘膜上形成槽或孔,在得到的基板上形成阻挡层,在阻挡层上形成铜晶种层,利用该铜晶种层,通过电镀法形成铜镀敷层,再除去表面的铜镀敷层和铜晶种层形成的,铜晶种层含有具备结晶粒径不同的小晶粒层和大晶粒层的多层,小晶粒层与阻挡层接触。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0565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80006603.6

    申请日:2006-02-23

    Inventor: 木下多贺雄

    Abstract: 提供具有高电迁移耐性铜布线的半导体器件。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是具有布线层的半导体器件,该布线层是通过在基板上形成的绝缘膜上形成槽或孔,在得到的基板上形成阻挡层,在阻挡层上形成铜晶种层,利用该铜晶种层,通过电镀法形成铜镀敷层,再除去表面的铜镀敷层和铜晶种层形成的,铜晶种层含有具备结晶粒径不同的小晶粒层和大晶粒层的多层,小晶粒层与阻挡层接触。

    氮化物半导体器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6003.X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氮化物半导体层叠结构(5),其形成在上述衬底(1)上,并且包括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3)和组成与上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3)不同的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4),在上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3)与上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4)的异质界面产生二维电子气;和绝缘膜(9),其覆盖上述氮化物半导体层叠结构(5)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且由Si‑H键量为6.0×1021cm‑3以下的氮化硅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