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维注意力机制的航天器热控薄膜镀膜缺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5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5030.4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维注意力机制的航天器热控薄膜镀膜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构建基于监测数据‑检测图像敏感特征‑镀膜缺陷的关联映射模型,通过构建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卷积核对航天器表面镀膜多类型缺陷的精准特征信息提取;通过随机旋转、镜像、对称、模糊、改变亮度、调整对比度、改变饱和度和添加高斯噪声等方式,对样本量较小的种类缺陷类别进行数据扩充并丰富数据集,解决多类型缺陷样本量不均衡问题;基于GhostConv的自适应幽灵卷积模块设计了轻量级模块(LM‑Block)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增强模块(FEM‑block),基于以上模块提出一种基于高效自适应卷积和通道‑空间金字塔池化的镀膜缺陷检测模型架构来实现缺陷的准确识别。

    一种薄壁件的加工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13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02071.1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件的加工装置,涉及薄壁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结构,所述液压结构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座板,所述上模座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击头,所述上模座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模座板,所述下模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薄壁件,所述下模座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本发明通过工字导柱和导柱的作用,对Y形支撑板进行导向,避免Y形支撑板在上下移动时,支撑不稳使Y形支撑板发生摆动的问题,并利用支撑弹簧一和支撑弹簧二的作用,对Y形支撑板的底部进行支撑和推动,便于对Y形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便于对Y形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一种钛合金叶片铣削用不对称减振锥形球头铣刀

    公开(公告)号:CN1154641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1010843.0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叶片铣削用不对称减振锥形球头铣刀,涉及铣刀领域。该钛合金叶片铣削用不对称减振锥形球头铣刀包括依次设置的刀柄部分、螺旋切削部分和球头切削部分及内冷部分,球头切削部分包含至少一对沿周向间隔不对称布置的主切削刃,主切削刃的两侧分别设有排屑槽和刀尖间隙,主切削刃朝向刀尖间隙的一侧具有第一后刀面;螺旋切削部分包含与排屑槽一一对应连通的螺旋槽及与第一后刀面一一对应连接的周刃第一后刀面;内冷部分包括与主切削刃一一对应的内冷孔,内冷孔的一端贯穿刀柄部分端面,另一端贯穿螺旋槽及其对应的排屑槽。钛合金叶片铣削用不对称减振锥形球头铣刀减小了振动,并能够使冷却液高效的进入切削区域来降低切削区域的温度。

    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6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7946.3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涉及刀具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机床刀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输送带,多个输送带之间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表面固定有多个凸板,且多个凸板分布设于多个输送带之间,还包括升降板和安装与支撑板底部的多个限位机构,升降板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圆环框,本发明通过输送带一次性输送多个刀具,再结合导向件和限位机构相互配合,使得刀具能够稳定传输到凸板上的指定位置,再配合定位柱将刀具进行限位,利用打磨机构和调节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两种打磨方式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对刀具的外侧的底部的全方面打磨,能够极大地避免刀具上毛刺的残留。

    一种盘铣刀刀具快速智能调刀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92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00484.8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铣刀刀具快速智能调刀方法及装置,包括带有电子显示区域的刀盒,二维码标签和刀具预调软件;在所述电子显示区域显示盒体内刀片所对应刀盘与刀槽的编号;所述刀盒设置为用于容纳同种误差或误差接近的刀片;二维码标签贴在刀盘上,用于存储刀盘上各刀槽误差信息;刀具预调软件,用于扫描二维码标签并对二维码标签对应刀盘上的刀槽信息与刀盒进行匹配,并设置为在匹配完成后,将刀槽所对应刀盒中刀片的信息传送到刀盒上的电子显示区域上进行显示;所述刀盒响应端设置为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方式对电子显示区域显示内容进行更改刷新。大力简化刀具调刀的操作过程,智能化调刀快速实现对刀,实现刀片一次安装到位,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高转速立铣刀质心参数优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05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17421.0

    申请日:2022-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化设计的高转速立铣刀质心参数优化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1)根据立铣刀的结构特征,提取其设计特征参数,获得立铣刀的待优化的特征并根据需求设定其可优化的约束范围;2)对立铣刀模型进行分析生成立铣刀模型质心参数;3)生成带有模型质心参数的立铣刀设计参数数据集;4)获取所述质心参数中的偏心量的最小值,并输出所述偏心量最小时对应的一组刀具设计参数;5)使用所述铣刀快速参数化建模程序将所述偏心量最小的一组刀具设计参数导入所述参数化模板模型,生成符合ISO 13399标准的产品数据包。本发明可以对立铣刀质心参数进行快速优化,提高了刀具设计效率。

    数字孪生驱动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及数控机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091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69248.4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及数控机床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数控机床铣削加工过程数字空间,进行实时的铣削加工仿真;建立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连接,获取来自物理空间的多源异构数据;对传感器采集的历史加工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的深度学习模型,导入预处理过的历史加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获得优化后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将来自传感器的实时加工数据输入到刀具磨损监测模型,得到刀具磨损的监测值,并实现三维可视化;刀具磨损的监测值超过刀具磨损值阈值一定时间后控制机床换刀。本发明可以显著提升对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状态分析的能力,有效提高刀具使用率、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一种盘铣刀的高效调刀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14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57267.3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铣刀的高效调刀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随机选取一个刀片分别安装在各盘铣刀刀槽,获取不同刀槽的深度凸出测量数据;选择任意一个所述深度凸出测量数据作为基准值;对刀槽按距离偏离所述基准值的偏差进行分组;测量任意一个待分组的铣刀片边长,求出各铣刀片以各自边长为依据的分组;根据分组选择对应的铣刀片安装到同组号的刀槽中。本发明通过简单分组标记对对盘铣刀刀槽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分组,安装时“对号入座”即可,尤其是在加工大批量换刀频繁的情况下可比传统安装方法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

    外覆盖件模具复杂曲面铣削稳定域预测装置及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5006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12300.3

    申请日:2015-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覆盖件模具复杂曲面铣削稳定域预测装置及预测方法。汽车外覆盖件模具是汽车生产的关键工艺装备,其制造难度大、加工质量及精度要求很高,凹、凸模部分结构复杂,在自由形面上又存在大量的诸如沟槽、转角、凸起、凹陷等包含曲率的型面。本发明组成包括:单点激光扫描装置(8)、立式加工中心(9),所述的单点激光扫描装置底部一侧具有垂直孔,所述的孔内有激光束(5)穿过,所述的单点激光扫描装置下方安装有轿车外覆盖件模具(6),所述的单点激光扫描装置按照预设路径通过所述的激光束扫描采集整个待加工件型面各处关键点。本发明用于外覆盖件模具复杂曲面铣削稳定域预测装置。

    一种考虑薄壁件变形的立铣刀侧铣加工切削力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9264.1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一种考虑薄壁件变形的立铣刀侧铣加工切削力建模方法,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立铣刀侧铣加工切削力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切削力模型加工精度低、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过程为:一、建立计算坐标系;二、设置参数;三、计算理论切削厚度;四、获得实际切削厚度;五、计算切向力、径向力和轴向力;六、得到笛卡尔坐标系中切削力;七、令l=l+1,重复三至六,直至获得刀齿j所有切削微元上的切削力;八、令j=j+1,重复三至七,直至获得所有刀齿所有切削微元上的切削力;九、令φ=φ+Δφ,重复三至八,直至φ=2π,获得所有刀齿所有切削微元所有刀具旋转角度上的切削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