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273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036687.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该系统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以及磁饱和影响建立磁共能模型,包括:电机工作点选取模块,用于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W个电机电流工作点,W=wI×wβ;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参数仿真法获取电机的磁共能数值解;磁共能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获取的磁共能数值解进行二维傅里叶级数展开,并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级数展开系数,获得不同电流激励下的磁共能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磁共能的数值模型入手,在充分考虑电机定转子结构特征上,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电机磁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获得电机磁共能的解析描述模型,具有精确度高等优点。

    一种集成驱动电机的手动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5458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12624.9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驱动电机的手动变速器,分别连接内燃机和驱动轮,包括:输入轴,通过离合器与内燃机旋转驱动连接;输出轴,与驱动轮旋转驱动连接;齿轮变速机构,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且配置有至少两个速比;电机,可工作于电动或发电状态;耦合机构,与所述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旋转驱动连接,包括用于实现电机与输入轴或输出轴连接的自动切换器;电子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电机和自动切换器连接,根据获得的驾驶员操作传感信号和内燃机信号控制所述自动切换器实现电机转矩输出路径切换,并控制电机转矩输出大小和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种充分利用旋变正交输出的电机交流电量同步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52251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980058.6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分利用旋变正交输出的电机交流电量同步采样装置,包括: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模块,用于输出时间同步的电机转子位置信号,所述电机转子位置信号包括电机转子位置的余弦信号和正弦信号;电机电量检测模块,用于输出至少两路时间同步的电机电量信号;同步转换模块,用于根据电机转子位置信号、电机交流电量信号及两者间的采样时间间隔获得k时刻同步电机交流电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克服电机交流电量与转子位置采样之间的延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交流电量同步采样,进而为高动态性能车用电机矢量控制奠定良好基础。

    一种集成驱动电机的手动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54583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612624.9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驱动电机的手动变速器,分别连接内燃机和驱动轮,包括:输入轴,通过离合器与内燃机旋转驱动连接;输出轴,与驱动轮旋转驱动连接;齿轮变速机构,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且配置有至少两个速比;电机,可工作于电动或发电状态;耦合机构,与所述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旋转驱动连接,包括用于实现电机与输入轴或输出轴连接的自动切换器;电子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电机和自动切换器连接,根据获得的驾驶员操作传感信号和内燃机信号控制所述自动切换器实现电机转矩输出路径切换,并控制电机转矩输出大小和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种具有三自由度和双中间轴的混合动力车用机电复合传动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48794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76096.1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7 F16H2200/0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自由度和双中间轴的混合动力车用机电复合传动总成,具有轴线平行布置的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输出轴和电机。为了实现内燃机动力和电机动力的多种模式耦合和切换,本发明通过设置同步器切换机构将上述轴系连同所属常啮合齿轮分割为三个相互可以构成可选驱动连接的独立旋转自由度,以满足混合动力车辆不同工况对动力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充分保留纵置变速箱传统单中间轴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改动小,兼容性好;另一方面为电机提供了不同速比的档位,且根据需要电机可灵活布置在多个位置,能有效满足混合动力使用工况需求,实用性好,性价比高。

    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273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0036687.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磁共能模型建立系统,该系统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以及磁饱和影响建立磁共能模型,包括:电机工作点选取模块,用于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W个电机电流工作点,W=wI×wβ;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参数仿真法获取电机的磁共能数值解;磁共能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磁共能数值解获取模块获取的磁共能数值解进行二维傅里叶级数展开,并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级数展开系数,获得不同电流激励下的磁共能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磁共能的数值模型入手,在充分考虑电机定转子结构特征上,计及齿槽、反电动势非正弦、电机磁饱和等非线性因素,获得电机磁共能的解析描述模型,具有精确度高等优点。

    一种同步电机转子励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046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516613.4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32 H01F38/14 H02J50/12 H02P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电机转子励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采用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将直流或交流电源的电能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给转子励磁绕组,实现转子电励磁或混合电励磁;所述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与机座固结,接收端随转子同步旋转并与转子励磁绕组连接,发射端包括相连接的谐振激励电路、发射端补偿电路和发射线圈,接收端包括相连接的接收线圈、接收端补偿电路和整流变换电路,整流变换电路与转子励磁绕组连接,谐振激励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接口,谐振激励电路从电源输入电能并持续激励发射线圈及发射端补偿电路工作于谐振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无线励磁,结构可靠,可调节励磁电流以满足电机在各工况下运行需求等优点。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多模式动力耦合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4118308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63841.9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多模式动力耦合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输入轴(I1)、第二动力源输入轴(I2)、与车轮驱动连接的输出轴(O);第一动力源输入轴(I1)与第二动力源输入轴(I2)平行布置,第二动力源输入轴(I2)与车轮驱动连接的输出轴(O)呈同轴布置;第一动力源输入轴(I1)可选互斥地与第二动力源输入轴(I2)或输出轴(O)旋转驱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精简的元件,通过优化的切换连接关系实现了最大化的特征模式,能满足混合动力特别是PHEV混合动力应用的多模式需求。

    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208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36628.8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建模方法包括:1)选取电机工作点:将相电流有效值和定子电流矢量相对转子位置d轴的空间相位角的电机实际工作区间分别等分,根据磁动势等效原则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电机电流工作点;2)求取各工作点下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的数值;3)对所述数值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4)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系数,并将气隙磁场波形转化为关于交直轴电流以及空间机械角度的数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电机的分布参数模型能更准确地对电机进行数学描述,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电机控制中,提高了控制精度。

    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2087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410736628.8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参数的电机气隙磁场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建模方法包括:1)选取电机工作点:将相电流有效值和定子电流矢量相对转子位置d轴的空间相位角的电机实际工作区间分别等分,根据磁动势等效原则获得同步直角坐标系下的电机电流工作点;2)求取各工作点下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的数值;3)对所述数值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4)以关于电机电流工作点的多项式拟合傅里叶系数,并将气隙磁场波形转化为关于交直轴电流以及空间机械角度的数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电机的分布参数模型能更准确地对电机进行数学描述,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电机控制中,提高了控制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