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68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1097407.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Abstract: 本发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性源核磁共振与激发极化联用装置以及探测方法。通过两种物探方发联用,可以为地球物理数据反演解释起到约束作用。测量时,首先选择激发极化模式,通过发射电极向大地提供稳定的低频交流电压,并采集地面两个接收电极间的电位差,进而通过计算得到极化率参数;再切换到核磁共振探测模式,向发射电极通入拉莫尔频率的交流脉冲,在停止发射后用接收电极接收核磁共振信号,得到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利用一套设备测量极化率和地下水分布,并解决了复杂野外环境线圈铺设困难的问题。(56)对比文件张荣.核磁共振法与激发极化测深法找水技术的应用对比研究.山西科技.2018,(第02期),全文.潘剑伟;占嘉诚;洪涛;王海红;李钦泽;李振宇.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找水.地质科技情报.2018,(第03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0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459074.X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Abstract: 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地面核磁共振成像方法,解决了传统地面核磁共振成像方法在进一步提高地下水解释精度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应用阻尼法最小二乘法,求解核磁共振电磁场与地震波动场方程,实现波场变换,得到测线上各接收线圈拟地震波场离散数据;通过对测线上各接收线圈拟地震波场离散数据求取反褶积,消除波场变换的波形展宽效应;基于相关叠加原理求取合成孔径范围内各点互相关系数,实现相关点叠加,提高探测信噪比,获取测线上的合成孔径虚拟地震波场合成值;采用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理论,求解拟地震波波动方程,实现地下含水结构偏移成像。本发明基于核磁共振响应扩散场与拟地震波动场之间的数学积分变换实现含水层的高精度成像,规避了传统核磁共振数据解释方法含水层边缘分辨率差等缺点,对地面核磁共振技术进一步的应用及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8325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45867.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半挂车闭环电控制动迟滞补偿装置,为克服汽车列车制动时挂车制动滞后与对挂车制动强度无法控制的问题,其包括牵引车机械部分、挂车机械部分和控制器(11);牵引车机械部分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挂车机械部分包括第一电磁阀(4)、第二压力传感器(6)与第二电磁阀(7);控制器(11)包括A/D转换芯片(24)、第一继电器(30)与第二继电器(31);第一压力传感器(3)的3端口与A/D转换芯片(24)的26端口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6)的3端口与A/D转换芯片(24)的27端口连接,第一电磁阀(4)和第一继电器(30)的5端口连接,第二电磁阀(7)和第二继电器(31)的5端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424919.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环境勘探领域,涉及一种磁共振浅地表土壤水和烃污染物含量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使用拖曳车作为移动平台,搭载多个平行排列的条形磁体,有效提高浅地表测区内背景磁场的强度和均匀区域范围;利用条形磁体磁感应强度随距离逐渐降低引起的不同深度处的磁共振频率不同的特点,通过修改CPMG激发序列的频率和幅度,能够对地表以下不同深度位置进行探测,结合T2弛豫分布可以对水和烃污染进行区分和测量;在浅地表探测深度范围内,通过调整激发脉冲的频率间隔,实现对浅地表不同厚度地层的测量,能够有效改善深度分辨率,实现水和烃污染物含量快速移动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7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07331.1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地面-井中联合的三维磁共振测深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地面仪器系统、地面发射线圈、地面-井中连接总线和井中仪器系统四部分。通过上位机向地面仪器系统配置探测参数,由地面仪器系统的发射单元发射磁共振激发脉冲,由井中仪器系统的三分量线圈接收三分量磁共振信号,并将发射参数和接收的信号数据发送给上位机分析。该装置结合地面探测和井中探测的优点,提高了磁共振测深的垂直和水平分辨率,并且利用井中三分量线圈作为接收传感器,实现了三维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8566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39391.7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发装置、极化装置、搭载阵列式冷线圈传感器的空中接收结构及所属探测线圈。极化发射机通过位置解析模块确定其与机载接收结构的位置,并确定其是否输出。探测中,极化装置首先极化水源,增强磁共振信号幅值;当极化电流快速平稳关断后,激发装置输出瞬时当地拉莫尔频率的脉冲激发水中氢质子;停止激发后,氢质子返回至初始能级,使用阵列式冷线圈传感器采集磁共振信号;最后通过无线模块将该信号传输至手持终端显示并保存。本发明使用分布式发射结构及阵列式冷线圈对地下水进行探测,具有抗噪性强、多维精细成像、高效率的优点,扩展了地下水勘探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11841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380037.1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车气压制动迟滞补偿装置,包括有踏板检测开关、检测气动活塞、四道气动管路、出气筒电磁开关和控制器,其中检测气动活塞固定在主车的车架上,踏板检测开关固定在检测气动活塞的一侧,检测气动活塞的上端连通有第一气动管路,检测气动活塞上与固定踏板检测开关的对应侧连通有第二气动管路,第二气动管路上还连接有单向阀,第三气动管路的后端与挂车制动系统的紧急继动阀的气动控制入口连接,踏板检测开关与出气筒电磁开关之间由导线连接,控制器设在导线上,有益效果:坚固耐用、寿命高且精度高;输出的电信号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807331.1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地面‑井中联合的三维磁共振测深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含地面仪器系统、地面发射线圈、地面‑井中连接总线和井中仪器系统四部分。通过上位机向地面仪器系统配置探测参数,由地面仪器系统的发射单元发射磁共振激发脉冲,由井中仪器系统的三分量线圈接收三分量磁共振信号,并将发射参数和接收的信号数据发送给上位机分析。该装置结合地面探测和井中探测的优点,提高了磁共振测深的垂直和水平分辨率,并且利用井中三分量线圈作为接收传感器,实现了三维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0202.9
申请日:2024-0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垂直相交椭圆纹理靶标的汽车三维重建检测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基于两垂直相交椭圆纹理靶标的汽车三维重建检测的问题。基于两垂直相交椭圆纹理靶标的汽车三维重建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像采集、靶标特征提取、内参数和外参数的标定以及深度相机(5)、中继靶标(1)的位姿解算与汽车点云重建等步骤。基于两垂直相交椭圆纹理靶标的汽车三维重建检测系统主要由中继靶标(1)、靶标连接块(2)、工业相机(3)、三角架(4)、深度相机(5)与标定靶标(6)等组成。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大尺度车身形貌测量、解算方便、性能稳定的基于两垂直相交椭圆纹理靶标的汽车三维重建检测方法与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856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639391.7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发装置、极化装置、搭载阵列式冷线圈传感器的空中接收结构及所属探测线圈。极化发射机通过位置解析模块确定其与机载接收结构的位置,并确定其是否输出。探测中,极化装置首先极化水源,增强磁共振信号幅值;当极化电流快速平稳关断后,激发装置输出瞬时当地拉莫尔频率的脉冲激发水中氢质子;停止激发后,氢质子返回至初始能级,使用阵列式冷线圈传感器采集磁共振信号;最后通过无线模块将该信号传输至手持终端显示并保存。本发明使用分布式发射结构及阵列式冷线圈对地下水进行探测,具有抗噪性强、多维精细成像、高效率的优点,扩展了地下水勘探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