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12919.5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包括相互呈反对称设置的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均包括承台、半拱圈、转换平台、纵梁、斜撑组合和若干桩基,承台固定在若干桩基上,半拱圈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台和转换平台上。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斜撑组合及转换平台固定连接,斜撑组合固定在所述承台上,第一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和第二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固定相连,半拱圈上设有梯步道。本发明取梁、拱两种结构形式各自的优点,通过几何关系组合成一种新型反对称拱梁体系,并利用拱圈与地面衔接布置梯步道作为行人通道。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强、挠度小、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特点,且无赘余结构,线型优美,外形简约。

    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112919.5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包括相互呈反对称设置的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均包括承台、半拱圈、转换平台、纵梁、斜撑组合和若干桩基,承台固定在若干桩基上,半拱圈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台和转换平台上。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斜撑组合及转换平台固定连接,斜撑组合固定在所述承台上,第一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和第二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固定相连,半拱圈上设有梯步道。本发明取梁、拱两种结构形式各自的优点,通过几何关系组合成一种新型反对称拱梁体系,并利用拱圈与地面衔接布置梯步道作为行人通道。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强、挠度小、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特点,且无赘余结构,线型优美,外形简约。

    一种预应力结构在城市下穿通道分岔段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5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25387.X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结构在城市下穿通道分岔段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排桩支护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底标高后,设置砂碎垫层,并在砂碎垫层上设置C20素混凝土垫层;S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隧道底板施工;S3、钢筋混凝土侧墙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隧道顶板施工;S4、预应力钢绞线施工及张拉;S5、隧道防水施工及基坑回填;该方法可将下穿通道结构顶板和底板的厚度控制在1.2m,从而减少了下穿道路的埋深,使道路纵坡减缓,且基坑开挖深度减少,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基坑开挖风险,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降低施工难度与风险且有利于隧道运营阶段的管养和维护。

    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199324.3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近距离下穿现状构筑物的顶推施工方法,包括S1.开挖始发基坑;S2.将管廊划分为始发基坑段、顶推段与接收基坑段;在始发基坑底部浇筑滑板,在滑板顶部现浇顶推段,并安装钢刃脚;浇筑套拱,并施打超前管棚;S3.在套拱范围内与超前管棚支护下朝现状构筑物方向顶进顶推段,并开挖钢刃脚范围内土体,将顶推段顶推到位。本发明能够在管廊与现状构筑物间距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套拱与超前管棚支护,并采用顶推工艺,使管廊穿越现状构筑物下方土体,以完成管廊在现状构筑物下方的布设,施工过程中可避免现状构筑物的破除与再恢复,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

    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

    公开(公告)号:CN21220001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201385.9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对称梁拱组合结构人行桥,包括相互呈反对称设置的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第一拱桥部和第二拱桥部均包括承台、半拱圈、转换平台、纵梁、斜撑组合和若干桩基,承台固定在若干桩基上,半拱圈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承台和转换平台上。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斜撑组合及转换平台固定连接,斜撑组合固定在所述承台上,第一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和第二拱桥部的转换平台固定相连,半拱圈上设有梯步道。本实用新型取梁、拱两种结构形式各自的优点,通过几何关系组合成一种新型反对称拱梁体系,并利用拱圈与地面衔接布置梯步道作为行人通道。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强、挠度小、安全、适用、美观的特点,且无赘余结构,线型优美,外形简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步道边坡的隐蔽式新型生态截水沟

    公开(公告)号:CN219060263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546356.4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步道边坡的隐蔽式新型生态截水沟,设置在步道边坡沟槽内的截水沟本体,所述截水沟本体包括防渗层、透水管、透水性填充物、第一透水层、粗砂垫层、第二透水层和种植层,所述防渗层铺设在步道边坡沟槽内壁,所述透水管设置在防渗层内侧的步道边坡沟槽并将透水性填充物填充在其周围,所述第一透水层、粗砂垫层、第二透水层和种植层从下往上依次铺设在透水性填充物上,雨水沿步道边坡落在所述种植层上并从上往下依次渗透入透水管。本实用新型用于步道边坡,实现了能够隐蔽、不易腐蚀破坏、不易淤堵和排水顺畅的新型生态截水沟。

    一种城市下穿隧道横截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196193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20339308.3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下穿隧道横截沟结构,包括墙体,墙体内部相对设置有两个隧道洞室;所述隧道洞室下方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检修道;外侧的所述检修道靠近道路一侧设置有排水沟,内侧的所述检修道与排水沟之间设置有横截沟,且横截沟一端与排水沟连通;所述检修道和排水沟沿隧道洞室长度方向设置,横截沟沿隧道洞室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截沟两侧壁分别浇筑有塑钢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塑钢纤维混凝土层上端预埋有套筒;所述横截沟上端铺设有重型铸铁盖板;所述重型铸铁盖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孔,一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且其下端并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横截沟上方的重型铸铁盖板上开设有漏水孔,通过漏水孔将道路上的水分排入横截沟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