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29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180164.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PVC gel人工肌肉性能测试平台,属于一种测量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测试基架、安装在基架上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基架上的力传感器、用于传递PVC gel输出位移和输出力的信号传递器、信号发生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该装置既能实现PVC gel驱动器在不同电压下恢复力和恢复位移的测量,又能实现其收缩力、收缩位移的测量。本发明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可控性强、测量精准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8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1618252.1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液驱动双稳态电吸附尺蠖运动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平整表面实现大负载的驱动能力和双稳态快速响应性能,提高了尺蠖运动机器人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液驱动双稳态电吸附尺蠖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包括躯干、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躯干两端的电吸附脚以及电连接所述电吸附脚的电压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919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115467.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8L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黏脱附装置、仿生干黏附材料及制备工艺,所述仿生黏脱附装置包括机架、直线驱动装置、黏附脱附机构和黏附材料,黏脱附装置可通过类似壁虎脚掌的翻折运动实现对物体的吸附,脱附;黏附材料为使用聚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环氧树脂基、聚氨酯基等制备的仿生干黏附材料,具有圆柱状、倾斜支杆状、蘑菇状等微纳米级别结构的表面。本发明的黏附抓取装置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实现对印刷电路板等物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吸附、搬运、释放,具有吸附性好、构造简单、适应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815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68961.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VC gel的驱动黏附一体化柔性抓取装置,包括抓取部上盖体和下底座;所述抓取部夹装于上盖体和下底座之间,沿上盖体边缘均匀分布,并设有若干段伸出端;所述抓取部主体为PVC gel驱动部,边缘伸出端下表面包括一层黏附阵列;所述上盖体下表面与PVC gel驱动部对应位置铺设有上部电极,所述下底座与PVCgel驱动部对应位置铺设有下部电极,所述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由导线连接供电;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固化法脱模制备PVC gel驱动部的具体步骤,基于制备的PVC gel符合材料,当施加正向电压时,PVC gel驱动部向下弯曲,实现加紧物件效果,当施加反向电压时,PVC gel驱动部向上弯曲,松开物件;黏附阵列还可以提供黏附力,用于抓取较大平面的物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042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47601.0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软驱动器领域,提供了一种线控反向多层PVC gel驱动器,包括封装外壳和多层PVC gel驱动器,所述封装外壳包括:上盖、下盖、壳体、下输出板、上输出板、直线轴承、导向杆、多个绕线器、多条导向细线、多条输出细线;所述上盖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下盖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下输出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上输出板设置在上盖的上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控反向多层PVC gel驱动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层PVC gel驱动器恢复时不能输出拉力、输出位移和输出力方向难以控制、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使多层PVC gel驱动器恢复时的推力转变为拉力,并使输出位移和输出力沿一定的方向输出,提供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222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53203.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IPMC基膜粗化工艺的自动粗化装置,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驱动机构,进给调节机构,承载定位机构和辅助导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左侧来带动进给调节机构运动实现往返打磨;所述进给调节机构置于驱动机构伸出臂上用于调节打磨进给量,控制打磨力的大小;所述承载定位机构置于进给调节机构下方用于放置基膜适应不同厚度的基膜;所述辅助导轨机构设置于基座右侧与驱动机构联动起支承进给调节机构的作用。该装置实现了IPMC制备过程中的基膜粗化工艺的自动化,能够实现稳定的基膜粗化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18252.1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液驱动双稳态电吸附尺蠖运动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平整表面实现大负载的驱动能力和双稳态快速响应性能,提高了尺蠖运动机器人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液驱动双稳态电吸附尺蠖运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包括躯干、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躯干两端的电吸附脚以及电连接所述电吸附脚的电压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7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14039.2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9C48/05 , B29C64/118 , B33Y10/00 , C23C1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磺酸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方法及导管主动导向装置,属于3D打印智能材料应用领域。开发了全氟磺酸复合材料的熔融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其工艺流程有:(1)Nafion前驱线材挤塑成型;(2)Nafion前驱膜打印;(3)Nafion前驱膜水解;(4)导电电极制造,实现全氟磺酸复合材料的快速制造。全氟磺酸复合材料与电极贴合并嵌入固定导头中,导线通过导管与电极相连,通过调节电信号从而实现手术导管主动弯曲,基于全氟磺酸复合材料手术导管不仅可以减轻导丝插入和抽出过程中病人的痛苦程度,还可以大大降低微创介入手术的难度,减少对医生操作技能的依赖,在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具有较高的商业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90338.X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nventor: 潘辉 , 尹自清 , 陈成 , 林乐怡 , 何青松 , 于敏 , 尹国校 , 吴雨薇 , 刘玉兰 , 张昊 , 杨飘若 , 孙正 , 杨俊 , 陆吉 , 刘小芳 , 田成博 , 赵泽芳 , 仲启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氯乙烯凝胶驱动的仿生水母机器人技术,提出一种新的仿生水母机器人驱动方案,属于智能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基于聚氯乙烯凝胶(PVCgel)驱动的仿生水母,通过PVCgel的不同运动组合,实现仿生水母在水下不同的游动模式,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无噪音、功耗低等特点。该仿生水母机器人在海洋生物考察、海洋救援、海洋资源勘探以及军事侦察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226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189797.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肌肉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液混合驱动器,该电液混合驱动器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力较大以及驱动位移较大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液混合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包括驱动模块、连接在驱动模块左右两侧的连接带模块以及设置在驱动模块上下两侧的电磁发生器;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驱动导向部以及两个连接器:其中一个连接器与外壳左侧外表面连接,另一个连接器位于外壳右侧外部且穿过外壳与驱动导向部的右侧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