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5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59074.3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F17C13/12 , F17C13/00 , F17C13/02 , F17C13/04 , F16K31/06 , F23D14/02 , F23D14/60 , F23D14/46 , F23D14/64 , H02K7/18 , F02C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液氢储罐的安全处理装置,包括气相排出组件和燃烧组件,气相排出组件具有气相进入口,气相进入口位于车用液氢储罐内部,气相排出组件配置为将车用液氢储罐内部的气态氢气导出;燃烧组件包括壳体、燃烧器、电点火器和发电模块,壳体具有空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燃烧器设置在燃烧区域内,用于主动燃烧气相排出组件导出的气态氢气;电点火器与燃烧器连接,用于点燃燃烧器中的气态氢气;发电模块与电点火器连接,发电模块设置在发电区域,配置为将气相排出组件排出的气态氢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为电点火器的点火动作提供电能。本发明及时对气体氢气进行主动安全处理,避免燃烧事故发生,减少损失,控制灾害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3617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1194697.2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并联透平膨胀机机组的氢气液化设备,该氢气液化设备包括真空箱、氢气纯化装置、预冷装置、第一氢压缩机机组、第二氢压缩机机组、第一透平膨胀机机组、第二透平膨胀机机组、第一低温吸附器、第二低温吸附器、换热器、正仲氢转化器、调节阀、节流阀、液氢罐以及液氢储罐。上述氢气液化设备采用两个透平膨胀机机组并联制冷,并且与高压节流制冷并联的氢气制冷循环系统,原料氢气经过多级正仲氢转化器的转化降温液化,使得氢气能够100%被液化,仲氢含量达到99%以上,具有氢液化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34529.3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绝热气瓶,包括内胆和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的外壳,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固定端第一支撑部、固定端第二支撑部、连接短管以及固定支撑管。固定端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连接短管与所述内胆的固定端开口处固定连接;固定端第二支撑部与所述连接短管紧固连接,且所述固定端第二支撑部与所述连接短管之间夹设有隔热垫;固定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端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固定端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内胆与固定端第二支撑部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隔热连接方式,减小内胆与固定支撑结构的接触点,降低漏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899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2232.7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发射系统,包括超导发射平台和被发射装置。其中,超导发射平台用于为被发射装置提供发射动力。超导发射平台包括支撑底座、超导电磁体、液氢冷却装置和供电装置。超导电磁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下方,被配置为产生电磁力;液氢冷却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超导电磁体提供低温环境,以使所述超导电磁体处于超导工作温度下;供电装置与所述超导电磁体连接,被配置为向所述超导电磁体供电。被发射装置被配置为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被发射装置中设置有永磁体组件,所述永磁体组件在所述超导电磁体所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被发射装置从所述支撑底座上发射出去。本发明扩展了液氢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43663.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液氢罐箱,包括内容器和设置在所述内容器外侧的外容器,所述内容器和所述外容器之间在周线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滑动支撑结构,所述滑动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内容器,并在所述移动式液氢罐箱产生温差应力时使所述内容器相对于所述外容器沿轴线方向滑动。本发明通过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的滑动支撑结构设置为在周线方向上的多点连接方式,在实现支撑内容器的基础上减小内容器与外容器的接触面积,实现降低漏热的目的,而且内容器的受力良好,可以提高内容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364804.6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正仲氢催化转化的真空钎焊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该换热器的壳体内交替安装有隔板和板翅片,在壳体与板翅片、隔板之间形成互不连通的氢气通道和冷却介质通道;壳体在氢气通道的氢气进口、氢气通道连通的氢气出口、冷却介质通道的冷却介质进口以及冷却介质通道的冷却介质出口处均设置有封头和接管;在壳体与板翅片之间、氢气进口的封头内、以及氢气出口的封头内均填充有催化转化剂;在氢气进口和氢气出口的接管内均安装有过滤器。上述换热器将催化转化器和换热器的功能集中到同一个换热器中,减小了设备体积、焊口数,实现了正仲氢的连续催化转化,转化效率更高,并且降低了能量损耗、工时和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9166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7012.5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12 , F17C5/02 , F17C5/06 , F17C7/02 , F17C7/04 , F17C2221/033 , F17C2223/0161 , F17C2225/0123 , F17C2225/0161
Abstract: 液态储氢加氢站,其用于进行储氢瓶(罐)氢燃料的充装。该加氢站包括:液氢容器,其用于氢燃料以液态形式进行低压存储;液氢泵,将液氢容器内的低压液氢增压输送至汽化器的驱动装置;汽化器,其用于氢燃料由液相向气相转变,实现高压氢气的输出;缓冲气瓶,为高压氢气的缓冲、暂存装置;氢气加注机,向储氢瓶(罐)充装氢气,并带有计量装置的专用设备;换热器和循环泵,将液氢汽化过程产生的冷量通过冷媒传递给氢气,实现氢气温度降低;高压液氢加注机和低压液氢加注机,分别向不同储氢瓶(罐)充装高压液氢和低压液氢,并带有计量装置的专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09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6937.5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箭上保险阀门排气过程的模拟装置,用于低温火箭发动机或动力输送系统地面试验。由程序控制器、数据采集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组成推进剂贮箱压力测量和指令生成系统,根据需要设定保险阀门回座压力为Pmin,开启压力为Pmax,感知推进剂贮箱压力值P,并根据这三个值的大小关系生成“开”或“关”数字指令;由低温气动阀门、孔板组成指令执行系统,执行开启放气或关闭动作。可保证增压过程中压力满足Pmin≤P≤Pmax。若应用于高温气体增压的推进剂贮箱,只需将低温气动阀门更换为可在高温气体环境工作的阀门即可。本发明使用设备技术成熟,提高系统可靠性、适应性和使用率,减少设备及维护成本,提高人机交互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062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89515.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控制宽量程气体漏率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氢氧火箭低温阀门试验过程中的气体漏率检测。由摄像设备、数据处理器、单元控制台、测控电缆、集气管、流量计、气泡检漏仪、电磁阀、金属管组成。本发明通过单元控制调节测量量程,同时具备流量计和气泡检漏两种功能,均通过远程监测获取漏率数据。其中气泡检漏仪根据连通容器压力平衡原理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因气体低温负压引起检漏液体倒流而导致的冰冻事故。该装置实现了低温试验漏率检测的远程控制,实现了人机隔离的操作模式,不仅适用于不同漏率组合件的漏率检测,而且提高了试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5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59118.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 F17C3/08 , F17C13/00 , F17C13/08 , B60K15/07 , B60K15/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低温液体运输容器、车辆。运输容器包括外罐体和设置在外罐体中的内罐体,外罐体的筒体外侧设置有外支撑结构;还包括静态支撑结构和动态支撑结构,静态支撑结构设置于内罐体与外罐体间的环形空间内,静态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外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端与内罐体的筒体外壁可脱离‑接触地切换连接;动态支撑结构的第一端与内罐体的筒体外壁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过外罐体的筒体,并与其密封地可伸缩连接。运输时,动态支撑结构的第二端向靠近环形空间的方向收缩,静态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与内罐体的筒体外壁脱离接触;放置时,动态支撑结构的第二端向远离环形空间的方向伸展,静态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与内罐体的筒体外壁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