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71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218239.6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30/28 , B32B3/24 , B32B5/02 , B32B15/14 , B32B5/06 , B32B33/0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月面起飞上升器热防护装置及其隔热性能计算方法,能够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器精细化热防护。该月面起飞上升器热防护装置包括:耐高温覆盖层以及依次间隔层叠的辐射屏和间隔层;两层以上辐射屏和两层以上间隔层依次间隔层叠形成多层芯;采用该热防护装置能够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器精细化热防护。在隔热性能计算方法中提出了层间接触换热系数、层间对流换热系数和覆盖层吸收的羽流热流密度的热适应系数均按照温度和时间进行动态响应,解决了将羽流的热流密度简单的作为恒定的参数附加到模型中造成的羽流过大,产品过设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214370.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面工质排放等效试验装置及方法,该等效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工质的物理特性和工质排放的内外部环境,将工质排放过程按照驱动压力划分为内压驱动排放阶段、重力驱动排放阶段以及蒸发驱动排放阶段;确定各排放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工质排放影响因素与工质排放速率之间的分析模型;基于分析模型,构建模拟月面环境下工质排放的等效试验装置;采用等效试验装置模拟实际在轨状态、热边界和工质排放初始状态。上述方法能够通过等效试验装置的等效模拟,实现在地面1g重力环境下对月表1g/6重力环境下等效的工质排放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10423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17991.9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月面钻取表取采样的着陆器,包括着陆器主体、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机械臂、太阳翼、推进系统、监测系统及着陆缓冲系统;表取采样机械臂设置在着陆器主体上表面南侧,钻取采样装置设置在着陆器主体北侧;着陆器主体上表面设有支架,用于固连外部上升器,表取采样机械臂距月面距离与距上升器顶部样品容器距离一致;太阳翼设置在着陆器主体东、西两侧;推进系统用于为着陆器提供动力并根据监测系统的反馈进行调姿调速,监测系统用于测量着陆器与月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着陆器速度反馈给推进系统,着陆缓冲系统用于吸收着陆器降落月面的着陆冲击能量。本发明能够实现月球无人自动采样,并为上升器起飞上升提供稳定支撑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12605.7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面高温环境用水升华热排散系统,该水升华热排散系统包括两级并联设置的升华换热装置;工质贮存装置内部由隔膜分隔形成贮气腔和贮液腔;第一升华换热装置和第二升华换热装置;在主管路中安装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流通控制组件和第二流通控制组件;在第一支管路中安装有第三流通控制组件、第一压力监测组件和第一压力调节组件;在第二支管路中安装有第四流通控制组件、第二压力监测组件和第二压力调节组件;第一升华换热装置和第二升华换热装置可串联用作流体回路的一级热沉和二级热沉;流体回路中安装有多个测温元件。上述水升华热排散系统能够确保水升华散热在月面的长期稳定运行、高温启动和重力环境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58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603303.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重力影响的两相流体系统的特征参数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两相流体系统内的气液流动及气液分布的特点,确定两相流体系统的工作模式;第二步,根据两相流体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分析在1g的重力条件下,浮力、表面张力、惯性力、重力(浮力)、温度变化引起的浮力与黏性力对两相流体的影响,并计算得到特征参数d的取值范围;本发明通过分析重力条件对其相变工作过程工质流动换热的影响,以获得1g和0g
-
公开(公告)号:CN10985808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811603303.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重力影响的两相流体系统的特征参数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两相流体系统内的气液流动及气液分布的特点,确定两相流体系统的工作模式;第二步,根据两相流体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分析在1g的重力条件下,浮力、表面张力、惯性力、重力(浮力)、温度变化引起的浮力与黏性力对两相流体的影响,并计算得到特征参数d的取值范围;本发明通过分析重力条件对其相变工作过程工质流动换热的影响,以获得1g和0g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212617.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升华器供水压力地面等效模拟装置及方法,该地面等效模拟方法包括:提供水升华器供水压力地面等效模拟装置;计算水升华换热器在月面工作时的最大供水压力和最小供水压力;通过调节液体减压阀与水升华换热器之间的高度差、或者更换不同输出压力的液体减压阀来改变水升华换热器的供水压力,使水升华换热器的供水压力在启动性能试验中大于等于最大供水压力,并使水升华换热器的供水压力在散热能力试验中小于等于最小供水压力,完成对水升华换热器的启动性能试验和散热能力试验。上述方法能够在地面对月面工作的水升华器的供水压力进行等效模拟,完成月面水升华换热器的启动性能测试和散热能力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18239.6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30/28 , B32B3/24 , B32B5/02 , B32B15/14 , B32B5/06 , B32B33/0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月面起飞上升器热防护装置及其隔热性能计算方法,能够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器精细化热防护。该月面起飞上升器热防护装置包括:耐高温覆盖层以及依次间隔层叠的辐射屏和间隔层;两层以上辐射屏和两层以上间隔层依次间隔层叠形成多层芯;采用该热防护装置能够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器精细化热防护。在隔热性能计算方法中提出了层间接触换热系数、层间对流换热系数和覆盖层吸收的羽流热流密度的热适应系数均按照温度和时间进行动态响应,解决了将羽流的热流密度简单的作为恒定的参数附加到模型中造成的羽流过大,产品过设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061921.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过载及背压的水升华器供水控制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水升华器在空间复杂的热、过载、背压因素下,避免“击穿”现象,同时完成较高散热量的目的。首先,根据第一约束条件确定所述水升华器的开启供水时间t1;根据任务需求和第二约束条件确定供水间隔t2;根据第三约束条件确定升华器的工作供水时间t3。然后,确定具体供水方案,开启水升华器,打开控制阀开始向其供水,时长为开启供水时间t1;关闭控制阀,停止供水,时长为停水间隔t2;再次打开控制阀,时长为工作供水时间t3;重复计算t2和t3,并按照其结果按时关断、打开控制阀,直到任务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401968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06651.6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散热用平板式水升华冷板,主要由盖板、聚四氟乙烯垫块、密封圈、多孔板、金属泡沫或微孔翅片、基体、供水槽道密封压板、供水管路、连接螺栓和防松螺母组成;所述基体底面上设有沿周向的供水槽道,所述基体上表面预留有与金属泡沫或微孔翅片、多孔板及密封圈相匹配的安装空间,所述金属泡沫或微孔翅片位于安装空间内,多孔板位于金属泡沫或微孔翅片的上方,且通过多孔板与基体焊接将金属泡沫或微孔翅片压紧于基体上;基体与金属泡沫或微孔翅片厚度方向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供水槽道相通,盖板上设有加强筋和出气通道。本发明利用水工质的三相点特性和通过结构设计,使水工质升华从而达到散热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