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7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056776.7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星发射中基于半功率带宽的卫星大型组件刚度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步:根据卫星各个轴向一阶刚度指标要求,获取卫星各个轴向一阶刚度参数,并建立卫星的刚度分析模型;第二步:结合第一步中建立的刚度分析模型,获取组合体A的刚度参数及动力学响应参数;其中,卫星与多星分配器形成组合体A;第三步:计算卫星各个轴向一阶频率和组合体A各轴向二阶弯曲频率的半功率带宽;第四步:根据第三步中的半功率带宽,制定卫星大型组件刚度控制指标;第五步:根据第四步制定的卫星大型组件刚度控制指标对卫星大型组件刚度进行设计;第六步:根据第五步设计的卫星大型组件刚度,进行刚度指标复核计算,满足设定要求则结束,否则返回第五步。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844323.9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蒸发器包括:金属管壳、金属化层和氮化硅陶瓷毛细芯;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一端为密封段,另一端加工有沿其轴向的蒸汽槽道;金属管壳同轴套装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外部;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外径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关系,且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外径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化层,在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过盈装配过程中,金属化层发生屈服变形,填充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之间的加工缺陷或缝隙;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装配,并在装配面形成密封,提高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力,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555158.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储液器及环路热管。所述蒸发器,包括外壳、毛细芯和液体引管;所述毛细芯和所述液体引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液体引管位于所述毛细芯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液体引管的外壁与所述毛细芯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液体干道,所述液体引管的出液端与所述液体干道连通,所述液体引管的进液端用于与储液器连通,所述蒸发器还包括过渡管段,所述过渡管段套设在所述液体引管的靠近所述进液端的位置;所述过渡管段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过渡管段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道,多个所述槽道沿所述过渡管段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槽道用于液体流动且阻止气泡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061921.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过载及背压的水升华器供水控制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水升华器在空间复杂的热、过载、背压因素下,避免“击穿”现象,同时完成较高散热量的目的。首先,根据第一约束条件确定所述水升华器的开启供水时间t1;根据任务需求和第二约束条件确定供水间隔t2;根据第三约束条件确定升华器的工作供水时间t3。然后,确定具体供水方案,开启水升华器,打开控制阀开始向其供水,时长为开启供水时间t1;关闭控制阀,停止供水,时长为停水间隔t2;再次打开控制阀,时长为工作供水时间t3;重复计算t2和t3,并按照其结果按时关断、打开控制阀,直到任务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4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35491.2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环路热管性能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确定待检测环路热管的多个性能检测维度;针对每一个性能检测维度,基于确定出的待检测环路热管中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设置结构,以及每个部件的外表温度;构建在该性能检测维度下的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检测待检测环路热管在每一个性能检测维度下的性能,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异常性能。这样,根据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性能检测维度,构建对应的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对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性能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在模拟微重力检测环境下的性能,有助于提高待检测环路热管性能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4723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320330.8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3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矢量投影的航天器光学敏感器视场分析方法,首先在完成光学敏感器构型布局设计的卫星模型中,获取敏感器视场中心坐标、遮挡物遮挡边缘各目标点坐标以及航天器本体系各轴与敏感器测量坐标系各轴的夹角,并得到由本体系到测量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其次计算遮挡边缘各目标矢量在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得到遮挡边缘各目标矢量在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中的极坐标;之后利用通过遮挡区域形成判据得到遮挡区域结果;然后获得在特定姿态轨道条件下、太阳方向矢量在本体坐标系下的分量,得到太阳方向矢量在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下的极坐标;最后通过判据对太阳受遮挡有效性和视场受照情况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064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43834.8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多约束多航天器飞行间距预示及碰撞规避方法,(1)根据在轨已发射航天器巡航姿态下姿控消耗推进剂的遥测数据值,确定姿控平均力的大小;(2)根据各航天器的初始星历信息以及步骤(1)中确定的姿控平均力进行高精度轨道预报,计算任一时刻各航天器在惯性坐标系的星历以及任一时刻各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距离,确定航天器间的最小相对距离;(3)改变姿控平均力的作用方向,重复步骤(1)、(2),计算各航天器最小相对距离的最小值,该最小值对应的姿控平均力作用方向即为最恶劣情况;(4)将步骤(3)中确定的最小值与最小安全距离进行比较,若最小值大于最小安全距离,则航天器无碰撞风险,否则在第一圈测控跟踪弧段内,选择其中一个航天器进行一次轨道机动,拉开航天器之间的距离,规避航天器碰撞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257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803907.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加热器的航天器动力系统推进管路的通用热控装置,极大降低热控设计和实施难度,节约实施时间,缩短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制和维护周期。该热控装置包括:绝缘胶带、电缆加热器、绝缘膜和多层隔热组件;绝缘胶带缠绕在推进管路的外壁上,用于推进管路电绝缘;电缆加热器为内部为电阻丝外部为绝缘层的丝状结构;电缆加热器均匀缠绕在电绝缘处理后的推进管路外部,电缆加热器通过引出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形成加热回路;绝缘膜缠绕在电缆加热器外部,用于二次绝缘;多层隔热组件缠绕在绝缘膜外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加热器的航天器动力系统推进管路的通用热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21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061921.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过载及背压的水升华器供水控制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水升华器在空间复杂的热、过载、背压因素下,避免“击穿”现象,同时完成较高散热量的目的。首先,根据第一约束条件确定所述水升华器的开启供水时间t1;根据任务需求和第二约束条件确定供水间隔t2;根据第三约束条件确定升华器的工作供水时间t3。然后,确定具体供水方案,开启水升华器,打开控制阀开始向其供水,时长为开启供水时间t1;关闭控制阀,停止供水,时长为停水间隔t2;再次打开控制阀,时长为工作供水时间t3;重复计算t2和t3,并按照其结果按时关断、打开控制阀,直到任务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135257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03907.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加热器的航天器动力系统推进管路的通用热控装置,极大降低热控设计和实施难度,节约实施时间,缩短航天器动力系统研制和维护周期。该热控装置包括:绝缘胶带、电缆加热器、绝缘膜和多层隔热组件;绝缘胶带缠绕在推进管路的外壁上,用于推进管路电绝缘;电缆加热器为内部为电阻丝外部为绝缘层的丝状结构;电缆加热器均匀缠绕在电绝缘处理后的推进管路外部,电缆加热器通过引出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形成加热回路;绝缘膜缠绕在电缆加热器外部,用于二次绝缘;多层隔热组件缠绕在绝缘膜外部。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电缆加热器的航天器动力系统推进管路的通用热控方法。
-
-
-
-
-
-
-
-
-